摘抄好词好句会严重损伤孩子的写作能力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运城市新港实验学校 | 南明教育旗下学校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一个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
旧文重发,以答某友。
传统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是众所周知的,伴随着这种少慢差费的,是一整套错误的语文知识系统及学习系统:拼音、识字、组词、造句、看图说话……我都一一批驳过。今天,我们来看看所谓的“摘抄好词好句”吧。
结论先给大家:摘抄好词好句,会严重损伤孩子的写作能力。
1、词语有好坏之分吗?
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把某些词认定是好词,例如“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所以常常要求孩子抄写以备用。显然,相对应的,汉语中有些词“必然”是“平庸的词”,甚至是“坏词”。
但我想问:
1、词语有好坏之分吗?
2、孩子在写作时,用上所谓的好词,文章真的就“蓬荜生辉”了吗?
一个极有天赋的孩子,在一篇描写初春的作文中,就自觉地使用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花儿们竞相开放,一个个都出落成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可惜,就像给一片春光烂漫中,忽然镶进了一块彩色的塑料条,它无法传递出春天的感觉。但孩子是有天赋的,所以在另一处,她写道,“春天到了”,草儿们“有了眉目”。
列位看官,请问在这里,“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好词呢,还是“眉目”是好词?
在我看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与“眉目”之争,是惊心动魄的。越来越多的好词取代了“眉目”这样平常但恰切的词,正是孩子用词语生动地描绘外部世界及内心世界的天赋被损害的过程。等小学毕业了,任你什么样的孩子,作文终于千篇一律了。
如果说“眉目”只是个平常或家常的词,我们再举个典型的坏词吧,例如“他妈的”,这算是坏词了吧?但请你读一读鲁迅先生的《论“他妈的”》,又是何等的生动?!
2、好词好句是如何破坏我们对语言的感觉的?
类似“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样的词语,在创造之初,是非常新鲜生动的。
词是对万物的命名,语言是一道光,照亮了世界,使原本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写作是什么?写作本质上也是命名,是借助语言又突破语言,不断地重新命名。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语言既是资源又是牢笼,而高手,恰恰是要利用语言完成陌生化,或创造新的语言。
就是说,真正的写作不是抄袭,而是创造语言。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并非不可用,要让这个词语重新生动起来,是一件困难的事,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创造。创造的不是这八个字,而是一种新鲜的语境或思想。
也就是说,词语本无好坏之分,只有用得好和用得不好的区别。贾平凹在一篇散文中开始就说:“我第一次进山东时,春正发生。”
好一个“春正发生”!春天立即动起来了,生动起来了!他巧妙地利用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将春天动词化,过程化,这就是高手的用词。他没有堆砌“莺歌燕舞,柳暗花明”之类。
孩子如果头脑里堆积了太多的好词好句,必然丧失真正的感觉。或者说,真正的感觉被陈词滥调钝化了。实际上,孩子成了“哑巴”,他无法创造出活的语言来。
这就像一个漂亮的姑娘,别人告诉他,金饰品是好的,鲜艳的衣服是好的……最终她会丧失对美的感觉,从而成为一个衣着恶俗的没有品味的人。
实际上,错误的语文教学,很容易培养出大量缺乏语言鉴赏品味的人。现在的中学生,在不知道作者,第一次接触的时候,能分辨出下面两个句子,哪个新鲜生动,哪个恶俗平庸么?
“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3、杀死语言,杀死感觉
好的语言,好的作文,是新鲜的,是从真实的活泼泼的生命中流溢出来的,而不是用好词好句组装而成的。
就是说,把所有最美的东西汇聚在一起,拼装成的东西,是丑陋而可怕的。它丧失了语言本质的东西,就是生机,是存在径由语言形成的磁场。
在前面,孩子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花,显然本身犯了极大的错误,“花”怎么能“羞花”呢,那是形容美人的专用词。这说明孩子并不真正领会这个好词的含义,——脱离了背景,孩子怎么可能真正领会,并灵活地运用?更重要的是,用了这么“好”的词,我们仍然不明白孩子看到的是怎样的“花”。因为,她并没有传神地传递出那一刻向她开放的真实的花朵的情态。
我们以机械的方式,将好词好句灌输给孩子,将庸俗的作文结构灌输给孩子,这些会让孩子的大脑产生真实的变化,或者说会塑造孩子的大脑,直至孩子的大脑被结构化,无法欣赏真正的作品,写出真正的文章。
王国维说:“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痛批的就是晚清文坛大量袭用陈言的后果,用在这里,也是恰当的。语文上之习惯,不是在杀死语言,杀死感觉么?
4、南明教育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
如果孩子三年级,写出结构规范的作文,那么,他的写作能力,很可能已经被摧毁了。
正确地使用语言,精确地使用语言,有感觉地使用语言,包括形成结构(纪律、秩序),乃是一种极高的能力,需要漫长的训练。但这种训练往往是隐性的,是从丰富的探索,混沌的写作中涌现出来的。而且,不是以线性的方式逐一涌现出来的,是在某一刻,以跳跃的方式涌现出来的。
在这里,过早地追求精确与成熟,意味着过早地定型和死亡,并且这种定型,必然是以幼稚的机械的方式达成的,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悲剧。
我们无法忍受孩子“语无伦次”,无法忍受孩子犯各种错误,我们意识不到错误的积极意义,意识不到孩子在寻找“自己的语言”,我们急于将庸俗不堪的好词好句塞满孩子的头脑……
南明教育强调先读后写,重读轻写。
在写作方面,为什么从读写绘入手?就是遵循整体优先、意义优先的原则,并将孩子的写作兴趣放在至高的地位。而我们对作文的精确教学,一直是被延后的,是为了让孩子充分地经历写作的浪漫期,自由地进行探索。探索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鼓励孩子。
写作自动化晚于阅读自动化一年时间,在写作自动化来临之前(它仍然是突然来临的,是涌现式的),需要耐心,需要大量地进入阅读,以丰富对语言的感觉。
并不是不能进行精确训练,但是精确的作文训练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四年级之前,必须处于从属的地位,丰富的自由的写作,才是本质性的。
5、偏见与恐惧一直在伤害孩子
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只是萧规曹随,重复着传统的偏见,以错误的方式教孩子。家长急于看到教育的成果,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要孩子当下显现学习成果。
很少有人想一想,那些初中和高中的孩子,为什么在经历了多年的语言学习之后,基本上没有写作能力?随之降低的,是思维水平。
教师不转变观念,家长不放下恐惧,最终加工出来的,一定是平庸的孩子。——不错,写作高手仍然会出现,那只是应试教育的幸存者。我就是应试教育的幸存者,我今天的写作能力,不来自我的语文老师,而来自大量的课外阅读。
我一直认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比一个争强好胜的孩子,更值得期待。不要总想着当下的速成,不要总想着胜过别人,跟孩子一起快乐的阅读,学习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成绩哪怕差一点有什么关系?在岁月深处,孩子将拥有面向未来社会的真正的能量,更重要的是拥有幸福的能力。
有些时候,要旗帜鲜明地向错误的学习方式说:不!
原创文章,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 END -
了解运城国际学校,请戳“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