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样的古村谁不爱?屏南漈下古村如画,村民们拿起画笔修好老宅等你来……

2017-02-23 点我点我☞ 福建新闻频道

今年一开春,在屏南的漈下古村里,锯木头、凿大梁的各种木工活的声音此起彼伏,村子深处靠近山边的一片老房区仿佛变身成为了一个木工场,不少农民朋友们开始忙着修缮自己的老宅子。不仅如此,这里的农民还人手一支画笔,有不少都还是农民画家!想知道是咋回事吗?这原本应该手拿锄头的农民们,怎么就腾出手来拿画笔并且修葺起了老宅子呢?


屏南下村

风景如画的古村落




沿着漈下村小溪的两岸,锯木头,凿大梁,各种木工活的声音此起彼伏。




61岁的甘景社放弃在厦门打工机会

回乡边学画、边修建老宅


这是61岁的甘景社开工修理老宅的第二天,木工师傅进场,他自个还在挖土。



甘景社这百来平方米的老宅子原来都没办法住人,老漏水,而且老甘确实也许久不住这里了,前两年他还在厦门打工,可是今年却特意回来修房子,也不准备再出去了。





62岁的老木工甘春潮

因为会用老手艺修古宅

成了村里的抢手人物


和甘景社一样,62岁的甘春潮也是最近才回到村里干活的。但他和甘景社不一样的是,他回来不是修自己的老宅子,而是帮别人修房子,因为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位会用老手艺修古民居的木匠。



甘春潮17岁开始学习木工,可是后来因为干这行没赚头,便到外地锯木板,说起来有整整26年没有接触这个老手艺了。现在因为村里很多人要修老宅,他的手艺又有了用武之地,所以重操旧业。



陈爱惠的老宅还没修完

就已经全部预订出去了


这是村民陈爱惠的古宅子,这几天就可以停工了。



新修的老宅楼上楼下一共有八间房,空间都不大,但是住宿没有问题。而且还有留下一些可以聊天喝茶的空间,很是有些韵味。




陈爱惠说,她的这八间房都已经有人订下了。



房子还没有修好,房间就都预订了出去,这生意谁不想做啊!



村民们忙着修建老宅

是为了吸引外来游客、增加收入



漈下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出于古村落的保护,这些年也陆续有修缮一些濒临倒塌的古民居,大都有政府出钱,要求村民们必须要修,但这一次是村民们自发自觉地组织起修缮工作。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

这里的村民几乎个个都说爱画画

这好好的农民怎么就和画画扯上关系了呢?

画画和修老宅又有什么关联吗?


要说明白这事儿,咱得把时间往前倒两年……

2015年4月,画家林正禄运营团队考察了全国多个古村,最终决定落户屏南,推行“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艺术教学活动,让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村民学会画画,再试着把画卖出去。



所以现在,漈下村不但出现了优秀的农民画家,而且,在艺术教学期间,全国各地乃至国外都有家长带着子女一道慕名前来漈下古村学画并感受古村的千年风貌。每天数以百计的游客前来漈下古村旅游,也带动了漈下古村民宿与餐饮业的发展。



刚才那座古宅的主人,44岁的陈爱惠原先在村里摆摊卖肉,也种植一些水果,因为受到文创下乡的影响,她也成了一名油画爱好者,现在把十多年没住的老宅子修起来,一是可以给自己一个创作空间,二是也可以让更多有同样爱好的人聚在一起。



陈爱惠这一次修老宅子花了12万,对于她来说不是一笔小钱。但是她觉得值,不但把老房子留下了,而且还能靠着老房子增加收入,陈爱惠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据了解,“人人都是艺术家”已成为屏南县地标性品牌,活动开展以来,吸引了国内外上万名美术爱好者、艺术家、学者在屏南停留时间短者5-7天,长者几个月,有的就长期留在屏南生活、工作。



刚开春,漈下村的村民们

就把心愿都落在了修老宅子上

而修老宅又让他们的经济生活有了新的盼头

农民朋友们如此热情

当地政府会给予扶持吗?


过去几年,屏南县漈下村凭借着文创下乡的东风,让村民们学会了画画,村民也因此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也使古村有了新的文化韵味。今年一开春,又有一部分村民尝试通过修缮老宅子,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这又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它既保护了古村落,还让这个古村增添了新的希望。


节目视频建议在wifi下观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377eqbbq5&width=500&height=375&auto=0


新时代的农民真是不一样啊!

都说技多不压身

你瞧他们,屏南县漈下村的村民们

一手拿锄头、一手拿画笔

还成了出租房屋的“小老板”

这日子过得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重滋润呢!

为他们欣欣向荣的生活叫声好!




| 来源:福建新闻频道《现场深一度》,播出时间:19:10-19:3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