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大师喊你来听课了
作为专注青年短片创作的电影展,平潭IM努力构建青年议题对话场。
围绕短片创作、两岸交流等议题,我们在青年作者与前辈之间展开的沟通,或许能找到某些问题的答案。除2场公开课、1场大师班以外,还有1场评审论坛将于9月12日、13日分别在平潭海岛客厅和西航国际影城5号厅举办。
马可·穆勒、李睿珺、耿军、阿美、陈玲珍、萧汝冠、孔劲蕾,以及黄豆豆、黄鸿端、徐元、周黎明等老师将从各自角度为青年人答疑解惑。
于青年导演而言,影像创作乃是内心情感的自由表达,是思想意象的自我传承,同时也是创作思维的不断迭代。从学生时代作品的萌发,到短片和长片的精雕细琢,都需要毅力与创新的探索。
在青年导演探索影像创作的旅途上,如何与市场密切交融,如何在国内外电影舞台上拥抱观众、实现自身价值,是持续进行的现实议题。马可·穆勒将以丰富经验,解答青年导演心中的疑虑,共同探索影像创作、项目开发、销售策略等关键话题,“打开青年影像创作的多维世界”。
在电影制作团队中,剪辑师常常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存在。他们展示出影像叙事的美妙与传奇,实现了独属于电影艺术的视听魔法,让电影拥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剪辑师的意志是什么? 剪辑师如何“救活”一部电影?制片人如何帮助剪辑师和导演做“加减法”? 什么是导演的“剪辑思维”? 你的电影一定要剪成长片吗?几位从业超过 20 年的资深导师将有关电影剪辑的深度思考倾囊相授。
创作者的经历、思考、眼界要通过镜头语言跟观众进行对话,在创作过程中保持一种对生命、生活、生物的探寻和叩问,而这些本质是与这个世界产生同频的核心。
创作者通过文本和影像与这个世界沟通交流,记录、传递对于生命之美的理解。他们在过去的阶段经历了何样的迷茫?又通过什么方式汲取灵感?他们对当前的电影行业有什么方面的观察与思考?几位导师将从自身经历出发,与青年电影人分享自己的创作之旅。
短片,一种言说单位,承载无数个体独特的生命经验和体认。当短片进入竞赛环节,进入评审视野,这种言说便需要建立起接受意义的评价维度。
在本届影展的评审过程中,评审们如何建构影展评审维度?他们在期待怎样的影像表达和青年精神?对于创作者而言,这是一次交流的机会,可以向他们直接提问:评委喜欢怎样的参赛片?
同时也感谢在线视频协作技术支持伙伴“阅流”对本届评审提供线上审片支持。
具体课程和论坛排期及报名听课方式,可通过文末“阅读原文”跳转官网,或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预约报名。
来源:IM两岸青年影展
编辑:郝晶
审核:曹智鹏、陈舒逸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