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处遇见你·第19期|伉俪情深六十载,半个多世纪我陪河北大学走过


和吴老师的缘分,是从一位校史馆老师的朋友圈开始:


 



虽然只有短短的数百字,却仿佛看到了吴老师和杨老师两个人矢志不渝的精神和伉俪情深的感情。但是吴老师和杨老师对河北大学的贡献,却远远不止这些。


吴庚振老师和杨爱芳老师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知有幸获得一次和吴老师面对面交谈的机会。第一次与老师交谈前,小知心中还是有一些紧张和忐忑。

但是初见吴老师和杨老师,小知的紧张就消除了一大半。两位老教授为人非常随和,虽然已经年过80,但是精神状态还是非常的好。两位老教授强大的亲和力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治学严谨,操觚为文,刻意求工”是吴老师追求的信条,“一生许身于河北大学”是对吴老师最好的写照。



吴庚振教授简介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1962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同年留校任教。曾任河北大学中文系主任、新闻系主任兼系党总支书记,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兼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经济日报顾问、河北省新闻奖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吴庚振教授主持创办了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是河北省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荣获全国新闻教育系统韬奋“园丁奖“。2008年被评为全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授予奖章。



六十年河大情,一生许身河北大学

从1962年留校任教河北大学起,一直到2004年退休,吴老师一生许身于河北大学,在这所学校当老师。整整42年,为了河北大学,为了新闻传播学系的发展和教学,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使河北大学新闻学系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名列前茅,从艰苦的开始到现在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成为河北省高校的重点学科之一,进入全国新闻传播学科的第一方阵。


新闻传播学系建立时


克服重重困难,终获硕果

——主持创办新闻学系

在60、70年代的中国,新闻学科发展很不完善,在国内也只有人民大学新闻学系,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北京广播学院,全国仅有三家。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中央决定在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开展新闻学系,在河北省内选定了河北大学,又在河北大学选定了中文系来承办。


1980年12月份在河北大学中文系建立了新闻专业筹备组。1982年春天,省里要求河北大学新闻专业开始招生新闻专业筹备组改名为新闻教研室,在谢国捷先生退下来之后学校领导让吴老师来负责,全面统筹新闻专业的工作,同时担任第一届学生政治辅导员。


但是新闻专业建起来之后困难重重,在建系初期,大多数负责的老师对于要开设的课程和如何推进教学都认识不足,于是吴老师在不惑之年再当学生,他和乔云霞老师去到了人民大学进修。进修了半年,初步了解了新闻学是怎么一回事,还把人大新闻系本科生的教学计划和一些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带回学校,为河北大学新闻专业的顺利开办创造了条件。



刚开始的时候系里缺少老师,吴老师就自己讲新闻学概论,新闻评论学,基础写作,一个人讲两三门课程。吴老师用种种办法为新闻系筹备资金,为专业购买摄影设备,完善了新闻系的资料室,为师生学习彼此交流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和氛围。



建系的时候困难也极其多。首先就是在建系初期,学校经费极其紧张。为了给新闻系争取到办公经费,正好此时省里准备在邯郸召开全省报纸质量评比会议,吴老师努力联系各方,出席了当时的会议。当时吴老师正患有严重的面瘫病,说话很困难,吴老师强忍着病痛,在会上做了激情洋溢的长篇演说,述说河北大学新闻系创办的经过,发展前景和所面临的诸多困难,请求各新闻单位伸出援手,说完,向现场的各位深深鞠了一躬。到会人员都深受感动。在邯郸会议之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省30多家新闻单位共向河北大学新闻系捐助办学经费30多万元,正是靠着这笔经费,新闻系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至此,克服种种困难之后,新闻系的工作才逐步走上正轨。吴老师对新闻系的感情十分深厚,他说: “只要让新闻系建起来,让新闻专业发展起来,让我做什么我都心甘情愿,哪怕做多少个人牺牲我都心甘情愿。”


硕士毕业师生合影


2004年吴老师在66岁的时候正式退休。在新闻学院召开的教职工大会上,院党委书记对于吴老师为新闻传播学系做出的贡献和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关于离开自己熟悉的岗位,吴老师内心也是百感交集。在大会上忍住的眼泪在回到家中再也无法忍住。是对河北大学和新闻学院的不舍,也是为人生开启新阶段而激动。至此,吴老师人生中在河北大学这一段的华彩乐章告一段落。


患难见真情

——和杨爱芳老师相遇,相知,相伴一生



吴老师和杨老师的故事也是始于河北大学。


1960年国家经济困难的时期,两个人去河北霸县参加里整风整社运动。在及其艰苦的环境中,两个人相识相知,后来终于结为夫妻。



杨老师家境贫寒,上大学全靠党的关怀照顾,对党的感情特别深。毕业的时候她本来被分配到省委组织部,但是杨老师主动要求去了条件更为艰苦的承德隆化县。这时两个人刚毕业压力也很大,彼此之间联系只能靠写信。经过许多周折,杨老师才调到河北大学,一家人终的团聚。


正所谓患难见真情,两个人的感情如细水长流,一直绵延至今。


杨爱芳老师是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前党委书记,也是经济学院的创办人之一。




吴老师和杨老师两个人现在精神状态都很好,他们就像所有的普通的老夫妇一样,会彼此搀扶着去散步,去买菜。在我们离开的时候,两位老师目送着我们离开,嘱托我们路上小心。


谈谈出书



《人生如歌》是吴庚振老师的人生回忆录,今年4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关于出书,还有这么一段有趣的故事。




吴老师在上世纪90年代末听说有网络,但是吴老小时候上小学上中学学的是注音字母,连拼音都不会,更别提英语字母和网络了。有一次听学生偶然交流谈到网络,心里很羡慕,于是下定决心学习,自己学习了十天半个月左右终于把拼音学会了,这个时候他就又学会上网了,又让研究生的学生帮忙创建了一个博客,于是吴老师开始用博客记录自己的回忆录。从这个时候开始,历经了七八年,一共写了170多篇博文,渐成规模。这个时候吴老师就萌生了出版的念头。


吴老师说,出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为文学院特别是新闻学院留下一份资料,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新闻学院的一些故事慢慢会消匿在时间的长河中。


《人生如歌》中有这样一段寓意深刻的话“任何人都是时代的人,社会的人。所以,人们所经历的一些事情,特别是那些比较重要的事情,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社会的痕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希望在这本小书中所记录的一些事情,能够从一定角度、一定侧面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和面貌。而重温那个时代,走进那个时代,也许会有所助益的。”




吴庚振老师说:“在别人看来,我们确实是做了一点工作,但是就我们自己而言,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的后半生对新闻学院付出的心血确实可以说是很大的,为了它的发展,让我做什么都可以,哪怕在我退休之后,我也一直想让我们新闻学院发展的更好。”

两位老师虽然对河北大学做出了无法计量的贡献,但是在他们心里,两个人只是河北大学最普通最平常的工作者。


吴老师对河大青年的寄语


真心祝愿两位老师健康长寿。


图片来源:吴庚振人生回忆录《人生如歌》

图文编辑:河北大学新媒体运营中心 吴奕萱

责任编辑:河北大学新媒体运营中心 李月圆

往期精彩:

“河”处遇见你·第18期|陪你从高中校服到大学学士服,还想为你穿上婚纱

“河”处遇见你·第17期|愿与你从春光乍破到暮雪白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