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认为这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运动饮料所应具备的List

2017-01-26 FBIF食品饮料创新


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发布的《运动及能量饮料2016年度回顾》显示,全球能量饮料市场2015年强劲增长10%,达到88亿公升,销量居前五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英国、泰国和越南。其中,中国能量饮料2015年的销量增长最快,年增长率高达25%,几乎是美国市场的四倍。尽管笔者认为能量饮料和运动饮料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但至少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运动饮料的增长态势。然而与运动饮料市场的一片繁荣景象形成强烈反差的或许正是运动饮料(中国市场)略显单调乏味的配料表。以至于公众误以为这是一个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饮料类别,实际上,一份合格的运动饮料配料List至少应该是这样的。


标配

根据GB 15266-2009,运动饮料指的是营养素及其含量能适应运动或体力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能为机体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可被迅速吸收的饮料。按照国标定义,运动饮料必备的三大要素就是“水”“电解质”以及“能量”。


  运动饮料的补水看似简单,但实际上也有很多学问。作为一个合格的运动饮料,在补水方面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胃排空以及渗透压。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比如女生用黄瓜敷脸,利用的就是黄瓜相对体液是低渗,身体从黄瓜中吸收水分,而实现补水。


研究表明,相比于等渗溶液(液体+电解质+6~8 %糖)和高渗溶液(液体+电解质+糖),低渗溶液(>400mosmol+糖)的胃排空率更高,即能更快地通过胃部到达小肠进行吸收。同时也在体内能够产生更大的水吸收,也就是说低渗饮料能够提高机体水合能力,促进水分吸收。所以专业的运动饮料渗透压要比血浆渗透压更低。而决定饮料中渗透压的直接因素是其中所含糖和电解质的种类与量。而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等渗溶液可以使细胞内外水分自由交换,这种浓度的液体也可以用来给身体补充水分。


电解质 运动中机体电解质代谢过程加快, 血液电解质浓度随着运动负荷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体内电解质基础水平、出汗状况等多种因素的不同而变化。运动人群电解质代谢特点是有相当量的电解质从汗液中丢失(主要为钠和钾,还有少量的镁和钙)。


理论上,最好的补水饮料应是恰好包含了汗液中所损失的电解质,但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运动饮料在加入电解质时必须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在不影响口味前提下尽量多加,加入比例以汗液中电解质比例为依据。而过多的电解质会不利于饮料口味调整,会产生强烈的口渴感。例如一般每升液体中应含有0.5-0.7克的钠。据悉美国一款运动饮料Sports Water,完全无色无味,喝起来和普通矿泉水无异,但却包含电解质而不含钠元素。


能量  糖是人体运动最主要的能源物质,在体内主要以糖原的形式贮存,运动中最直接和最快速的能量是三磷酸腺苷。但体内储量很少,仅能维持几秒钟,需要不断合成。长时间运动时肌肉不仅消耗糖原,同时还大量摄取血糖。当血糖摄取速度大于糖原分解速度时,会引起血糖水平下降,肌糖原和肝糖原的下降导致疲劳的提早发生。


这里所指的“糖”包括碳水化合物以及其他甜味素添加剂。关于含糖量,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认为运动饮料的含糖量应该在4~8%,当饮用了含糖量超过10%的饮料,则可能会减缓胃排空速率,导致腹痛以及运动表现的降低;关于含糖种类,优秀的运动饮料中不仅只含有某一种糖类物质,而会含有多种糖类。因为不同种类的糖在小肠中具有不同的转运机制和转运率,在同一时间内,越多的转运机制被激活,被转运吸收的糖也越多,水合效率也提高。并且所添加的糖类以含有3-10个单糖组合而成的低聚糖为优,因为相比于葡萄糖和蔗糖等分子量较低的单、双糖类,相同浓度低聚糖的渗透压、甜度以及胰岛素反应更低,换句话说,添加低聚糖的运动饮料的补能效率更高。



选配

维生素  由于运动会消耗大量的体能和维生素,所以饮料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对运动后身体的很好补充,尤其是维生素B12。蔬菜中含量很少,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它因含有钴而呈红色,又称为红色维生素。它很难直接被人体吸收,与钙结合,才能有利于人体的机能活动。


其他营养素  除了水、电解质和糖类外,很多运动饮料还加入了其他营养素,比如牛磺酸等。



进阶版

运动,尤其是剧烈的运动,会造成肌肉中的蛋白分解,肌糖原的消耗,两者的目的都是给肌肉提供能量的物质。在这里插一句,为什么有些人突然大量且剧烈运动后悔觉得肌肉酸痛,原因就在于肌肉出现了少许的撕裂,或者说轻微的损伤,而不是以前认为的运动造成乳酸增多,刺激肌肉造成的。因此,运动后的饮料应该是以恢复和修复为目的的。


此外,在运动饮料的国标中还有一条要求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视,那就是“可被迅速吸收”。为什么要强调“迅速”呢?因为运动后肌肉细胞会“关闭”向肌肉组织供应营养成分,以此确保肌肉的恢复。这一作用发生在运动后30至60分钟内,叫做运动后“窗口期”。而完整的蛋白必须被消化成单一的氨基酸、二肽和三肽之后才可以被吸收。这个过程是必须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要确保肌肉组织修复和能量补给的及时性,就要赶在“窗口期”前完成。


这也是为什么进来很多运动饮料不直接添加整蛋白而是选择肽或者氨基酸的原因。比如DSM推出的PeptoPro®沛力肽™,与完整的蛋白必须被消化才能吸收不同,PeptoPro®沛力肽™可以直接提供二肽和三肽,几乎无需消化。人体体外对比试验也证实了其能够被更快的吸收,且被吸收的更完全,因其在胃肠道中损失得更少。


再者,除了“窗口期”外,快速传递氨基酸,对于保护肌肉,减少肌肉损伤至关重要。比如,在运动中的第二个小时,身体会从氨基酸中获得5-15%的能量。如果这段时间中没有氨基酸补充,那么身体就会从肌肉组织中提取氨基酸分解代谢。而这也是我们强调在运动后“快速补充、快速吸收”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于组织修复来说,“质量”和“速度”都很重要。


以上,只有在搞清楚运动饮料的基本架构之后,才有可能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开发出不同“版本”的运动饮料,以满足市场的细分需求。


来源:新营养公众号

扫码关注“FBIF食品饮料创新”,回复“微信群”加入全球最大食品饮料微信群(可申请加入研发,包装,安全,营销,供应链生产,综合等群)。




关注食品创新

关注FBIF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