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唯一共益企业咖啡馆,不止给聋人发薪水那么简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WSJ中文版 Author 这里是


图片来源:WSJ中文版


今年五月那封求救信发出后,LiLi Time更为人所知晓了。这是这封信之前和之后,发生在这家咖啡馆里的故事。
LiLiTime是中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社会企业、共益企业咖啡馆,由章莉莉夫妇2018年在上海创立。2015年之后,上海有越来越多的精品咖啡店主愿意为聋人开放岗位。章莉莉称LiLiTime店里的残障人士就业包容率超过50%,这是一个谦虚的数字,实际的比例更为悬殊,除了创始人夫妇与两个听人员工,其余9个咖啡师均为聋人。

五十多岁的杨阿姨,是LiLi Time年纪最长的一位聋人员工。
图片来源:WSJ中文版

今年5月,上海疫情最严重的时候,LiLi Time发出了一封求救信,他们快撑不下了。

LiLi Time是中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社会企业、共益企业咖啡馆,由章莉莉夫妇在2018年在上海创立。创始之初,就意在为聋人群体提供就业机会,用商业的方式支持他们融入社会。章莉莉称这里的残障人士就业包容率超过50%,这是一个谦虚的数字,实际的比例更为悬殊,除了创始人夫妇与两个听人员工,其余9个咖啡师均为聋人。

2015年之后,上海有越来越多的精品咖啡店主愿意为聋人开放岗位。开放的程度不同,有的是以听人为主力,1-2个聋人咖啡师。有的则全为聋人咖啡师,逐渐转型为聋人咖啡馆。咖啡师是一个对聋人较为友好的职业,需要专注力和学习能力,又不完全断绝社交。这是一个不大的圈子,做咖啡师的聋人之间相互介绍,分享信息,对求职路上遭受太多冷眼和挫败的他们来说,敲开咖啡馆的门,有面试和试试手艺的机会实在是太珍贵了。

LiLi Time是其中最负盛名、最成熟运转的一家。

LiLi Time蒙自路店,是宽敞的二层空间。进门左手便是获得社会企业和共益企业认证的证书,右手边陈列着聋人画家陈英的作品,以及自制的挂耳包。
图片来源:WSJ中文版

这封求救信是逼不得已发出的。疫情3年来,对个体经营者,尤其是餐饮业,困难早已无需言说。LiLi Time的困难则更为特殊。首先是口罩。考虑到我国听人掌握手语的少之又少,想要和顾客交流,聋人必须读唇。但口罩使得他们无法识别唇语。依靠纸质菜单和手势尚且能度过点单这一步,但诸如把空调调高一些,洗手间怎么走,这些听人们习以为常,仅需几秒就能做出回应的需求,他们只能连蒙带猜,花去数倍的沟通时间。

更致命的是封控之后的营收模式。由于LiLi Time想要达成聋人与听人的彼此理解,这关乎人的关系,而关系的建立依赖时间与身体力行的接触。外卖和小程序点单在这一点上相悖,所以章莉莉从未搭建过线上平台。然而,这也导致一旦无法开张,他们没有任何补救措施。

关在家里的时候,章莉莉没有裁员,也没有停发薪水。“两个多月,没有收入进账也就罢了,我最担心的其实是员工的心理健康。对他们来说,封在家中就意味着整个世界的门都关上了。”章莉莉在工作群里说,她和大家不分离,要沉的话就一起沉。那封求救信瞬间冲破十万,这些年来过店里的人,周边社区的邻居,还有陌生的好心人,开始购买他们的挂耳包,仅两天卖了3万多套。船没有沉,人们连拉带拽地,留住了船上的人。

不想成为一台沉默的工具

老张试图跟我描述,戴助听器听我说话会是什么感觉。在咖啡馆发闷的环境噪音里,我发出呲呲的电子音,他能感受到我说话的音量,但具体说了什么听不分明。

老张今年24岁,是LiLi Time太古里店的店长。在我接触过的聋人里,老张是读唇和表达能力最强的一个,甚至连聋人常有的“外国口音”都没有,他和我之间,可以无障碍地聊天、开玩笑、谈工作。我想他一定吃过不少苦。

LiLi Time 太古里店,是去年新开的第二家店。空间感觉和老店截然不同。白色米色为主调,木质家具,圆弧状线条,更柔和与明亮。仅有小小的卡片提示这里是一家聋人咖啡店。
图片来源:WSJ中文版

他出生在上海,小时候因为药物过敏致聋。他的听人父母希望他“成为正常人”,不愿意面对孩子和别人不同这件事,他们坚持不送他念聋人学校,将他留在普通学校里。

于是老张没机会学手语,没交过一个聋人朋友,离聋人圈子很远。整个成长过程,就是费力地识别朋友和父母说的话,费力地融入听人的世界。他得模仿口型,对着镜子练习发音,一遍遍试错,控制音量,校正四声,再到外面,鼓起勇气,把一个个听不到的发音丢出去,如此经年累月,做一个孤独的、谨慎的、听不见的正常人。

但问题仍然存在。比如他近视,看不清老师的嘴形,又无法一边听一边做笔记,“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念书自然成了难事。比如他运动能力强,曾经的梦想是成为篮球运动员,但团队运动要如何容纳一个听不见队友呼喊的人呢?

直到去年,老张的生活还是“很难熬”。打工并不顺利更无法长久,他做过很多兼职——服务员、咖啡师、游乐场小朋友陪玩,甚至做过两个月众包骑手,跑一趟赚4块钱,他会发短信给顾客,但有时候对方还是会打电话来。

来LiLi Time纯属偶然,他跟一个朋友来这儿喝咖啡,发现咖啡师是聋人,“我看到他工作,他的心很乐观,感觉他是被治愈的。”老张立即问这里招不招人。老张说这是有史以来最不煎熬的一场面试,没有过多的盘问和怀疑,他当场被录取。

工作一周后,章莉莉喊他收工后留下来。他很惶恐,以为自己又做错了什么,又要被开除。“莉莉姐问我,为什么不爱笑?”听到这话,不知道怎么了,老张哭了。

接下来的日子,老张第一次结识聋人朋友,他感到前所有为的轻松,因为“我们能理解彼此”。

除了常规的意式咖啡,咖啡师们也自创了特调咖啡。
图片来源:WSJ中文版

26岁的娃娃和老张有相似的经历。因为药物致聋,父母坚持让她待在原来的学校里。后来她去做瑜伽老师,直到她辞职,她的学生都不知道她听不见,只以为是普通话不顺溜的外国人。去年春天,她只身一人跑到上海,在网上搜“对聋人友好的工作”,跳出来LiLi Time的名字,她查了地址就去了。看她在上海没有朋友,下班后只知道一个人发呆,章莉莉和同事会拉着她出去玩。

还有小伟。他走的是更“传统”的聋人求学道路,念聋人学校,用手语交流。他的同学们,一部分呆在家里,几乎没什么社交,逐渐与社会脱轨。另一部分人,则要与“聋人限定职业”的刻板印象做斗争。毕业后,要么做体力劳动,要么做设计、画工、电商客服这一类无需面对面沟通的职业。

小伟不想做,不想成为一台沉默的工具。他苦笑着跟我指了指耳朵,暗示那是求职道路上最大的壁垒。来LiLi Time之前,他已经8个月找不到工作。

用商业的方式,
搭建一个聋人被看见的舞台

对人称莉莉姐的章莉莉来说,有情绪问题的聋人实在是见得太多了。

他们的成长过程,伴随着外界的冷眼和误解,安全感很弱, “心里的门关得很紧,不敢对别人敞开。”另一方面,药物致聋的员工很多,他们是家里唯一听不见的人,原生家庭内部的沟通问题重重,“很多父母不愿意学手语,感到丢脸,所以孩子们缺爱,缺情绪的出口。”几乎每个人都孤独,敏感,总是自我怀疑。

一开始,莉莉姐只是单纯想为他们提供就业的机会,让他们有养活自己的能力,逐渐地,这里成为一种精神抚慰。

章莉莉在蒙自路老店
图片来源:WSJ中文版

2000年,在上海做幼儿园老师的莉莉姐“脑子一昏”,只身去了德国。“语言都还刚刚开始学,怎么可能会给你去做老师。”想要在异国他乡活下来,最快能接触到华人社群的地方,就是中餐厅。

她从服务员开始做起,摸透了餐饮业的路子,很快意识到老华侨开的中餐厅的同质化,每家店的音乐、菜单,连价格都是一样的。她脑子活泛胆子又大,很快在柏林、汉堡先后创业,开自己的中餐厅,大获成功。“赚钱是真的可以赚到很多钱。”

2013年,莉莉姐突然决定回上海。父母年事已高,她需要陪在他们身边。但回来做什么呢?“我小时候在那种弄堂里石窟门长大的,阿婆包的那碗馄饨大家都能吃到。妈妈要打我了,隔壁的都来拉架。我就很怀念邻里之间的那种关系,就想开一家店,每一个来的客人都是认识的,是一个很安全的空间。”

如果开中餐厅,没有人会特地跑到烟熏火燎的后厨闲聊,咖啡店倒是能聊几句,算个不错的选择。很快地,莉莉姐回到上海,在58同城上接手了一家准备盘出去的咖啡店。

有一天,一个聋人顾客给她写了一张纸条:“我是一位聋人,很喜欢这里的氛围,请问能来这里学做咖啡吗?”这是莉莉姐第一次接触到聋人,她给他了工作的机会。这个消息很快在上海的聋人圈子传开,逐渐有更多聋人来应聘。

只是,咖啡店经营并不容易,开了没多久就倒闭了。

2015年开始,莉莉姐又开了两家咖啡店,依然开放职位给聋人。同一时间,在汉堡的丈夫静哥辞去工作,跑到一家咖啡馆打工,从洗杯子学起,花了两年时间,成为那家店的头牌咖啡师,还去考了证。“卧底成功了。”然后静哥回国,帮妻子一起打理咖啡店。

静哥在太古里店,客人多的时候他会给聋人员工“打辅助”
图片来源:WSJ中文版

陆续失败了两家店后,2019年,莉莉夫妇到蒙自东路租下了一个空间,取名LiLi Time,这一次她坚定了自己要做的事。“用商业的方式,搭建一个聋人被看见的舞台。”

某种程度上,异国打拼的经历让莉莉姐能共情聋人的处境。“德文不好的时候做服务员,面对老外其实我很紧张,我特别能够体会他们,不只是体力上的辛苦。”

这背后是最关键的问题,即在这家咖啡店里,听人和聋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我们不用残疾人或是听障人士这样的称呼。听力缺陷它是一个障碍,但我们每个人都有大大小小的健康问题,也称不上健全人士。就好像世界上有德语、英语、意大利语一样,手语就是他们的语言,我们听人也可以去学习。”

然而,即使附近的目光是温柔的,聋人们依然无法忽视更多的目光。不平等的社会环境里的通道并不宽敞,还有伴随他们成长的精神创伤。这意味着,仅靠治愈话语、报团取暖,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它关乎聋听共融这个系统的建立,以及聋人自我内心的重塑。

从社区到商场,听人与聋人

去年,太古里的人突然找来,邀请他们夫妇把店开到太古里去,他们没想到太古里的老板竟然来过店里,很喜欢这里的氛围。

不同于老店的社区感,商场店的节奏更快,对服务、品控和出品速度的要求都更高,何况没有那么多老客,很多顾客并不知情,对咖啡师的要求不会因为他们是聋人而降低。

太古里店,客人多是初次前来,时常有过路人推门而入只为问路
图片来源:WSJ中文版

我的一个聋人朋友曾告诉我,一家著名的连锁店招了一个聋人咖啡师,有一回店里特别忙,他背过身在收拾,有一个顾客喊他,显然怎么喊都喊不到。顾客一气之下投诉了他,这事闹得很大,搞得那一家门店从此不敢找聋人。

莉莉姐在这点上,立场分明。商场店里偶尔遇到态度不太好的顾客,有一回店员和顾客直接起了冲突,请顾客出去。

“从商家的角度来说,正常就是打圆场,安抚顾客,请对方留下来,不然大众点评肯定有差评。但我一定会站在店员的立场上。最多在请顾客出去的路上,跟对方解释一下情况。”

“我希望让他们觉得这个工作环境是安全的。”她补充说。

另一方面,她希望他们能够学习处理自己的情绪。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她发现店员们用的词是更重的“受侮辱”,而不是“不尊重”“不礼貌”。她不会批评他们,但会请他们从情绪里出来,冷静下来,反思自己在情绪里做出的行为是不合适的。

“我是常常需要陪着他们去做心理建设。我们没有低人一等,我们不是异类,如果没办法让这些不平等的目光消失,那就我们主动靠近一点,放下敏感,内心强大起来。”

还有一个挑战,是听人和聋人店员的分工。曾有一家招了聋人的咖啡店主,偷偷跟我抱怨,自从他“心软”招了一个聋人,听人员工便不肯来了,到最后全店都只能用聋人,“被迫”成为聋人咖啡店。

原因是聋人和听人咖啡师,在工作上很难配合。听人很难理解聋人的意思,而聋人又极为敏感,在身体疲惫的状况下,很容易引发冲突。

莉莉姐反对标签化,店员们不标识谁是聋人谁是听人。但聋人在正式上岗前,需要经过为期14天,每8小时的培训。这个培训是免费的,并且带有手语翻译。除了基础的咖啡训练,莉莉姐还引入了残联的课程,培养团队意识,如何和听人搭配。

团队工作中,最需要被纠正的误区是,并不是听人发出一个指令,聋人就要给出正面的回应。“有可能你不理解,但不敢say no,因为一say no,肯定要有更多的词汇量去对话,长时间下来,聋人在工作中说什么都是好的,但是没有交流能力。其实我是要锻炼他们,没听清楚不用怕,不用担心会打扰到别人。”

LiLi Time的两家店,都有听人和聋人一起搭配,关系融洽。听人的工作是打辅助,做兜底,观察自己的同伴。尽管他们具备更快速听懂顾客的能力,但多数情况下,只有在聋人无法解决问题时,他们才会出现。

什么样的企业才能成为B Corps

LiLi Time是一家社会企业和共益企业,这两个概念近年来慢慢得到普及,指的是人们用商业的力量驱动社会和环境向好。现阶段,在我国的绝大多数城市,社会企业和共益企业并非一种注册形式,更多是作为一种商业向善的认证形式存在。

图片来源:WSJ中文版

3年前,B Corps China(共益企业中国)在LiLi Time举办了一场共益工作坊,项目总监宇霏第一次来便喜欢上这里的活力。申请B Corps需要通过BIA共益影响力评估,达到80分才可通过,耗时一年以上,目前中国仅有45家企业通过B Corps认证。

宇霏跟我描述了什么样的企业才能成为B Corps。通常会在ESG的框架下,评估企业的环境、员工、社区、客户、公司治理这五大维度。

以LiLi Time为例。环境上,关乎如何使用能源,排放物和废弃物如何处理,使用的材料是否可再生可回收,在制造、销售流程中对环境是否友好等。LiLi Time会回收咖啡渣,使用环保包装。

然后要看公司里的人,是否关注员工的健康、福利、职业发展,以及为弱势群体提供培训与就业机会。这一块是LiLi Time的主要拿分项。

第三个维度就是社区,是否提供了多元包容的环境、对于供应链社会与环境影响力筛选等。LiLi Time不仅是一家咖啡馆,更是打造了一个社区空间,这些年,这里促成了人与人的相认,也影响了周边的居民,正在逐渐扩大“被看见”的群体。

咖啡师甜心和婷婷,她们既是聋人,也是全职母亲。她们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无法做到每一天出勤,这也是她们很难找到工作的原因。莉莉姐允许她们以兼职的身份,灵活排班,一周只来2-3天。“我会担心全职母亲没有收入,有这么一份工,提升在家庭里的经济地位也挺好的。”

店里挂着很多画,均出自一个聋人画家林英。林英原本做画工,是那种机械地临摹和复制,收入也很微薄,她一直偷偷地画自己的画。

莉莉姐把她的画挂在咖啡馆里,没想到有顾客被她的画击中,买家越来越多,陆陆续续卖出了40多万元。对于一个连颜料钱都舍不得的籍籍无名的聋人来说,这是经济和价值上的肯定。

每周六,附近的老人吉他乐队会来表演。周日则是自闭症孩子的演出。演出者,顾客,员工,他们都能在这里找到快乐,获得力量。

太古里店唯一的听人员工秋秋,此前的工作是做汽车研发测试的工程师。每天上班,他要贴掉手机摄像头,断网,关在实验室里。一栋大楼里只有十几个人,有时候一天也不用说上一句话,甚至见不到太阳。“当时觉得一直这样,会有点问题。现在每天身边都有人,是生活的感觉。”

家长也开始变了。有些聋人员工的家长会陪着孩子来,莉莉姐会鼓励家长学手语,别把这事当成一种羞耻。她劝他们以后年纪大了,大家的听力会自然下降,权当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了。看到孩子们很好地融入工作环境,家长们会坦然很多,慢慢地去和前半生的焦虑、内疚和解。

随着和聋人群体的羁绊加深,LiLi Time周围的人开始欣赏他们特有的文化,表达幽默的方式,敏锐的洞察,走进少有听人触及的世界。莉莉姐还闹过笑话,她起初跟东北来的聋人学手语,跟上海的聋人聊天时,对方问你怎么这么重的东北口音?

五十多岁的杨阿姨是店里年纪最长的一位聋人,做了一手好烘焙,永远是满脸笑容。杨阿姨去日本旅游,偶遇了一个日本银行职员,他们互相学习对方国家的手语,很快陷入了爱河。“我发现聋人生活的可能性比我们想象中大很多。”

图片来源:WSJ中文版

现实生活中,听人和聋人之间的壁垒仍然高筑。好在仍有一方不大的天地,在这里,人们被鼓励容纳和靠近彼此。

源:WSJ中文版(ID:WSJmagazinechina)
作者:老衲
摄影:JING
编辑:陆莹

提示:
* 本经WSJ中文版授权转载,不代表FBIF立场,转载请联系出处。
* FBIF投稿与商务合作,联系Bobo(微信:fbifmedia1)

更多文章

/ FBIF食品微信群 /

让专业的人聚在一起,25w+食品人已加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