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闽北又多一个中国驰名商标,它是不少南平人都爱的特色美食

2017-12-15 闽北日报

世界锥栗在中国,

中国锥栗在福建,

福建锥栗在建瓯。


早在明代建瓯锥栗就作为贡品,以“贡闽榛”著名一时,至今仍旧辉煌不减。今天,又一个好消息传来,建瓯锥栗又拿下一个“国字号名片”——中国驰名商标。


12月15日,建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下发关于认定“建瓯锥栗Jianou zhuili”商标为驰名商标的批复。这是建瓯锥栗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证明商标”之后,获得的又一“国字号名片”。

建瓯是中国首个“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锥栗栽培品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建瓯锥栗具有“糯、甜、香”的独特风味。



它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多少?

前世

在建瓯,锥栗又俗称“榛子”,据说“榛子”的得名与宋代孝宗皇帝赵昚有着密切的关系。民间传说,赵昚在建州当建王时,某一年临近中秋时来到水源、龙村一带,视察民情,想进一步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他刚走近一户民宅里,就见到有位老妇正忙着准备中秋时节的礼盒,把花生、锥栗、龙眼、核桃、瓜子这些生果都粘上红纸。赵昚见其中那些圆滚滚红亮亮的,一端竟有个小尖嘴的东西好生奇怪,便拿起一粒问道:“老人家,这是什么呀?”老妇年事已高,耳背眼花的,以为是问她在做什么,就随口回道:“增子。”同时,还抓了一大把煮熟的锥栗让赵昚品尝。赵昚误认为老妇说的是他手上壳果的名字叫“榛子”,接过来一咬,香糯,甜润,味道不错啊。后来,赵昚当上孝宗皇帝后,对锥栗念念不忘,并赐名“榛子”。


据《建宁府志》记载,早在宋朝,锥栗已作为祭祀孔子的祭品,明朝作为贡品,以“贡闽榛”而名噪一时。


今生

目前,建瓯锥栗栽培面积达57.6万亩,年产锥栗4.6万吨,产值达5亿元。产区栗农在锥栗一项上每年人均可增收2600多元。如今,正有数不清的农民依靠种植锥栗,圆了致富梦想。这是如何办到的——


实施“科技兴榛,富民强市”战略


建瓯市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先后建立市、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全面推广锥栗品种改良、矮化密植、扩穴改土、配方施肥等丰产栽培技术。通过聘请专家来现场给农户讲课,从育苗、防虫、修剪、施肥到嫁接手把手指导,全市95%以上的栗农掌握了锥栗生产管理中的关键技术要领,产量逐年增加。10年前,建瓯锥栗亩产量不过50公斤,产值不过三四百元;到如今,亩产量高达200公斤,亩产值超过1000元。龙村乡吴地村村民余荣烈的80亩锥栗林实施“锥栗生态高效配套技术”,锥栗产量增了四成,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


生态保护与促进增收并举


近年来,建瓯累计投入1.38亿元用于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重点推进1万亩锥栗山治理及河道清理、河道护岸、拦沙坝建设。建瓯市水土办负责人说,建瓯市鼓励农户在25度以上陡坡、山顶和缓坡的锥栗山腰,分别改种、套种能够涵养水分、保土保肥的木荷、苦槠等树种。大力推广锥阔混交、锥草共生,从原来坡式管理到简易梯田栽培,开挖鱼鳞状、半月状平台。栗农对锥栗的日常管理从剪草到不除草,从原来使用无机肥到增施有机肥,以促进生态的多样性,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我家30亩的锥栗,通过套种木荷,修建山边沟、蓄水池等措施,水土流失少了,肥力保持住了,锥栗产量每亩平均增加了近60公斤。”水源乡王厝村栗农陈家钦这样说。


推进锥栗产业升级换代


建瓯还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姻”,引资引智。先后成功地完成了《锥栗优良无性系选择的研究》、《锥栗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锥栗生态高效配套技术》等20余项锥栗攻关课题研究。尤其是与浙江大学开展技术合作,研制锥栗脱壳机取得成功,填补了我国锥栗脱壳技术的空白,为锥栗的精深加工开拓了新路。目前,建瓯已有恒源食品、天添食品、圣阳食品等16家锥栗加工企业,每年可加工锥栗1万吨以上。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在全国首创锥栗饼干、酸枣糕、月饼、粽子等系列产品。


来源:闽北日报(魏剑生)

猜你喜欢

高校生来南平面试有补贴!交通+食宿,最高一千元

南平市第五批非遗传承人公布,他们都有什么绝活?

超级福利!南平人看印象大红袍只要99元~

南平市"四比六促"最新"成绩单"公布,你的家乡排第几?

喝完茶,别扔!武夷山向大伙儿征集茶渣有妙用~

南平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申请免费手术,快告诉有需要的父母!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郭婷婷  值班主任:卓茹茵

投稿邮箱:mbrbw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