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天灾人祸面前,墨子告诉我们的事儿 || 晶晶文化

2016-07-30 水姐 秦朔朋友圈



水姐/文


近的媒体焦点,在“洪水”(邢台洪灾)“猛兽”(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老虎)之中,也在德法等国各类暴恐事端上。这个七月充满了天灾人祸,舆论在高温天气里持续沸腾。“洪水猛兽”,古人本用来形容极大的灾祸。(“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孟子•滕文公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灾难频发的国度。据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统计:从秦汉至明清,各种灾害和歉饥达5079次。其中,水灾1013次,旱灾1022次,雹灾541次,风灾512次,蝗灾460次,疫灾254次,霜雪灾194次,地震686次,饥灾397次。陈高佣主编《中国历代天灾人祸年表》涉灾范围更广泛,得出的数字更大:从秦汉至明清,各种灾害和歉饥达9697次,其中,水灾3459次,旱灾3504次。


在这么灾难深重的国度,流传下来的浅显易懂的防灾减灾哲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却非常少。“士”太注重精神层面、高层建筑形而上的东西了,而普通百姓(农、工)就算有一定的应对经验积累,也难以记录且流传下来,各种灾祸多见于史书中记载,天灾人祸林林总总,各种细分领域无人浓墨重彩地研究,自古到今,似乎依然如此。2016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防灾减灾在7月一次又一次敲响警钟。


回到古代,我们的历史记忆里,是有灾难观和救灾者的,比如深入人心的大禹。据说当时大禹治理洪水的时候,不辞辛苦,不避风霜,都知道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有一些细节流传下来,比如因长期在泥河里干活,他的腿胫和腿肚上的汗毛都脱落了。在大灾面前,要有战略,更要有方法和技巧,还要有恒心恒力。



《庄子》、《淮南子》记载都说,最崇拜大禹的恐怕属墨家。因为他符合墨家的理想:工程出身,虽其父鲧是恶人,但他却爱天下人,英雄不问出身,舍小家顾大家,是“兼爱”的典范,带领一大帮民众治水治邦,救苦救难。据说,墨家后世弟子,会比一件旁人看不懂的事情,就是谁的小腿腿毛更少,就算学习大禹学得更到位。墨子自己做过工匠,我们的教科书和分析家们常称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工农小生产者的代表人物。据传,他会制造载得五十石重的车辖,他的工艺水平超过鲁班。墨子的弟子超过三百人,也是一个有生产能力、战斗能力、传学能力的特立独行的专业组织。墨家的行世宗旨就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行动原则是“苦而为义”,愿意为此“赴汤蹈火、死不旋踵”。从大禹到墨家,以救灾救难为己任这条民族情结线,就是这么维系下来的,即使后来墨家衰退,其“任侠趋义”的侠义精神也深入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直到近现代,梁启超自号“任公”,便是取墨者任侠之义,自称“墨学狂”,他认为墨家“轻生死,忍苦痛”的武侠精神可以救中国之衰。章太炎《检论》中认为,游离于蒿莱(顺民)和明堂(官吏)之间的人,都有为侠的可能。(“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


懂了这根线条之后,我们就比较踏实了。虽然古人没给我们留下便于普及的技术、技巧以及让民众掌握的防灾减灾的知识,但是,在我们的文化脉络里,一直有一群人,千年百年来为此孜孜不倦地努力。大禹,他并没有成为一尊神,而始终是一个伟人,亲近生动地活在几千年之后的人们心中;墨子,也打开了人道主义的脉络,启动无差别的人与人之爱。灾难面前,我们最终需要靠的是人们自己。



此生都在阻止战争人祸


墨子几乎做到了他力所能及的所有事。一个人能做到多少事,是时代和自己共同成就的。抓住这个时代,需要什么?亘古不变的是人的自我修养和行动智慧。我们闭上眼睛,就能想象出的墨子形象,是30岁左右的他,行路奔走、提着自己的脑袋去反对多场侵略兼并战争。比如大家熟知的“墨子救宋”故事,讲的就是楚王要用鲁班的匠术(攻城云梯)来吞并宋国,墨子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从鲁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去见楚王和鲁班(据梁涛《墨子行年考》考证,是墨子30岁那年的事),用沙盘推演令楚王折服。他也不怕鲁班用“定点清除”、“斩首行动”来胁迫,完胜鲁班。墨子一生中多次为反对侵略战争的正义事业而奔走,还包括,说服鲁阳文君放弃攻郑、说服项子牛放弃攻鲁国等义举。墨子能做的避免人祸的最大动作,就是他一生都在用严密的逻辑、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辩论技术、极强的防御性武器工具研发能力,阻止非正义战争的爆发,并且为他的“非攻”、“兼爱”思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兼爱”很难,到现在也没有实现。儒家强调“爱有差等”,但墨子提出的爱是那种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平等的爱。因为难实现,所以他讲了一辈子。天灾人祸面前,人更要强调相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放到如今,这样是不是能让彼此伤害的暴恐少一些?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怎么彼此爱着就这么难?



培养完备的人才团
救灾救难,坚定地站在弱者一边


墨子自己,以自苦为极,最喜效法禹的精神,“以裘褐(粗布衣服)为衣,以跋(草鞋)为服”,工作“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但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跟随他的弟子超过三百人。墨家的组织结构里,首领叫“巨子”,弟子叫“墨者”,以吃苦为乐事,短衣草鞋,闻鸡起舞,各个身怀技能,遇到弱国有难,他们立刻前往相助,有灾救灾,有难救难,坚定地站在弱者一边。


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知识结构是现在看来古代教育团体里最完善、最鲜活的。(“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墨子•耕柱》)墨子重视分科教学,“凡天下群百工:轮、工、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譬若筑墙,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墨子•耕柱》),分科教学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学生专精一科或一门,掌握一些具体的技能。



墨子的学问和技能涉及农学、土木工程、光学、几何、军事防御、逻辑、管理、政治、教育等诸领域,不仅以专业技术见长,也以勇于实现社会理想为己任。在天灾人祸面前,还得看人,看人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这些墨者要是放在现代,就是一个能文能武的智库;要是放在互联网背景下,这个集工匠、侠客、思想家于一身的团体,必定所向无敌,所谓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行而起之。


胡适曾说:“墨家论知识,注重经验,注重推论。”墨家学派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唯一具有科学意识的学派,墨子强调自然科学知识和生产、军事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兼士”获得“各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


墨子会做木鸢(能飞一天,无人机)、桔槔(起重机械)、罂听(测听工具)、连弩之车(许多弓弩连接起来,一齐射杀敌人的工具,当时的世界之最)、转射机(运用机械力量抛投石块、蒺藜的一种守城器械)、藉车(不仅可抛投石块、蒺藜,还可投掷炭火)、行城(守城工具)、悬陴(专门攻击敌人爬城墙的工具)、荅(守城工具)。墨子为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思想和能力做出了巨大贡献,据说墨子最喜欢的弟子禽滑厘的工匠技艺比墨子还高,墨子觉得人应该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所以他更偏向思想性和教育性。




他要人们自己先活成不被命运左右的强者


墨子告诉人们,应该努力活成一个强者。墨家可以救灾救难,但是人们也必须自己变强大。人活在世,可以且必须管好自己,命是自己活出来的,不是注定的,要让自己变强大,抵御各种风险。命有三义,一是岁数,二是劫数,三是无法把握、神秘莫测、预先安排好的生存方式。墨子认为天志和天命不是一回事,天志是积极成分,可以让人顺应;而天命则是消极成分,需要避免。他研习过儒家,儒家认为命富则富,命贫则贫;命众则众,命寡则寡;命治则治,命乱则乱;命寿则寿,命夭则夭。而他却认为这是“暴人之道”,他认为,人不像鸟兽,一生下来就有毛皮庇体,又具备捕食条件,人要靠劳动才有所得,才能吃穿住行(“与其劳者获其实”),人的贵贱贫富,都取决于各自努力程度。“不与此异者也,赖其力生,不赖其力者不生。”(《非乐上》)“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治,不强必乱。”(《非命下》)人应该变成强者,不能甘愿当弱者。


他还提醒人们要发自内心地敬畏和遵守自然法则。“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得,其明久而不衰”。“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天为法,动有所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天灾人祸,多半都有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平时要自己多总结规律,牢牢提醒自己。



思想上要诚实会反省,能力上要注重储备


墨子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踏实,要善于反省。天灾人祸面前,人们的焦点都在评论这个评论那个上,可是有些东西,都是经过自己揣测加工过的,都没有确切性。墨子说:“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生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墨子认为,“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古代的士相当于是掌握话语权的人,反射到现代,现代士的标准该是有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之心,且有话语权的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墨子主张为义,不要避毁就誉,不要为一时的闲言所左右。在义和利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抛弃个人私利。最近的洪灾和老虎咬人事件,各种评论角度涌现,但很多写作者并不诚实,大部分人是在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下就评论的。



墨子还特别重视储备,他强调国家和私家都要三年储备一年的粮食,十年储备三年的粮食,三十年储备十年的粮食,这是保证国家、人民抵御天灾、战祸的最低限度的储备,他把这称为“国备”,说是要能做到这一点,再大的天灾人祸也能抵御得了。(墨子在《七患》中所讲的“备”,主要指储备、准备。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


现代国人,在消费观上有了巨大突破,但如果让墨子来讲经济学,他肯定还是会强调储备的。长期的增长不是靠消费,而是要靠资本积累和生产率的提高。墨子“备”的思想,可能是乱世的产物,所以想的面面俱到,要备兵粮、备城郭、备兵器、备人才。就连他弟子禽滑厘就如何守小国向墨子请教,他也说:“今之世常所以攻者: 高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傅、轒辒、轩车。敢问守此十二者奈何? ”墨子就每一个做了详细回答,写成了《墨子》中的《备钩》、《备冲》、《备堙》、《备空洞》、《备轒辒》、《备轩车》、《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等(前六篇已佚)。




我试着体会生命充满各种苦衷

我在黑暗之中寻找幸福


墨子是在儒家的肩膀上建造了墨家体系的。由于他又是对事情条分缕析的匠人,所以他更能一招一式地去执行他的观念,他又带有极强的思辨能力、科学精神甚至人本主义,放在现代,这些思想也不过时。墨子既强调爱,又强调知识体系和综合素质,不仅强调墨者们的扶弱精神,更强调人民自己要变强,什么事情都要有备无患,更要注重诚实与反省。放到现在看看每个事情,也逃不过这些分寸。


我们看看邻国日本,日本人从幼儿园就开始进行防灾、逃生的教育和演练,在灾难面前,国民表现出极高的心理素质和社会公德。我们的国度,似乎要在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上,心智和行动力上继续努力了。大禹系、墨子系的那些以救灾救难为己任的中国人,是时候把内心里骨髓里的任侠精神再发挥一下。灾难不可避免,但是人能做的事情,其实很多。




水姐文章推荐:

女人折腾资本论

中国才媛指南

王阳明:强大的内心,谋略与匠人精神

中国好富人子贡和中国好穷人原宪

史上第一女企业家的“道商”气质指引

儒家圣人的女性观及他们身边的女人们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