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有延迟退休,“致仕”养老金还要看心情
关于延迟退休的消息,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在中国古代,各级官吏也有一个退休问题,叫作“致仕”。与现代人的退休一样,古人的“致仕”也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睢阳五老图
宋
代
何时要“致仕”?官应老病休
据《礼记·典礼》记载,在西周的礼制中,已有“大夫七十而致仕”之礼。其后历代基本沿袭了这一退休年限,只是到了明清两代,情况才出现了一些变化。
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丞相韦贤已经七十多岁了,他以老病为由,上书请求退休。宣帝赏赐给他一百斤黄金和一处住宅,准许他退休。韦贤成了历史上第一位退休的丞相。
唐代《大唐令》明文规定:“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唐开元二十五年玄宗又下诏:“老病不堪厘务者,与致仕。”也就是说,除了七十可以致仕外,对那些虽不到退休年龄但患有疾病的官员,也准许退休。
明太祖朱元璋规定了新的退休年龄。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退休年龄提前至60岁。但此规定没有一直贯彻下去,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即恢复70岁退休古制。
弘治四年(1491年),明孝宗朱祐樘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也就是说,主动提出退休的官员没有年龄限制。
清代文武官员的致仕年龄比较繁杂,文官一般在60岁上下;武官随官职大小而异。
然而,不论哪个朝代,官员去留的最终裁夺权还属于皇帝。
元代有明确规定,“集贤”“翰林老臣”不致仕。天文、历法学家郭守敬,逾七十申请退休,朝廷不准,直到八十六岁卒于知太史院任上。
有没有退休金?主要看心情
在古代,养老主要靠家庭,领退休金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当然,历代朝廷对于为自己辛劳了一辈子、安全退休的老臣,也都有一套以礼相待的安置政策。
给退休官员供俸,是从西汉开始的。应该算是最早的退休金吧。汉平帝元始元年下诏,年俸禄两千石以上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省部级的高官)致仕,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
唐代规定,五品以上官员致仕,可得半禄;有功之臣,可得全禄。唐制还规定,授一至九品官永业田一百顷到二顷,永业田可传子孙。因此,五至九品官致仕后虽无俸禄,但生活仍可保障。
两宋时期官员致仕时,皆晋升一级。致仕后,仍可加衔晋级,参与朝政。
元朝的致仕官,一般不供俸禄,只规定“子幼家贫者,给半禄终其身”。
明朝初期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按现职退休;四品以下,则可升一级致仕。退休金方面,明初曾规定致仕官食原俸,但很快就取消了。后来又规定退休官员一般情况下不发放退休金,但若家贫不能自存者,“有司月给米二石,修(终)其身”。
清顺治十八年规定,“无世职之官年至六十致仕者,仍给半俸,未至六十因疾辞任者不准给”。
退还是不退?这是个问题
历代贤达之士,一到退休年龄就主动请退,有的甚至年龄还不到,也提前请退。曾封晋安侯的南朝梁代陶弘景,36岁便提前退休,过起了隐居生活。梁武帝即位后,派人请他出山做官,他画了两头牛,一头牛悠闲自在地吃草,另一头却被人牵着鼻子鞭打驱使。他还赋诗曰:“眼前流水自悠悠,歇卧偷闲恋绿畴。笑看金笼牵鼻去,等闲落得用鞭抽。”
与此相反,也有害怕退休的。大唐武则天时期有一位兵部侍郎名叫侯知一。七十岁那年,吏部有行文通知他该退休了,但他置之不理。为了展示自己的强健体魄,老侯还在金殿之上面对皇帝和百官来了个折返跑,史书记载:“踊跃驰走,以示轻便。”
唐朝一位叫灵澈的高僧写诗曰:“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意思是说,官员都说退休好,但真正辞官、在林子下面像老百姓那样乘凉的,哪有一个?
到了宋朝,有个尚书叫鹿何,年方四十就自请退休,回家后挂了一块匾,写两个字:见一。灵澈不是说“林下何曾见一人”吗?快四百年过去了,总算见了一个,所以鹿何自称见一。
为您
推荐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中国老年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张灵(实习) //责编:孙涛 // 监制:汪群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