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 | 人格调控汉字书写加工的神经机制

毕鸿燕研究组 中科院心理所 2023-05-13

书写是人类语言输出的重要形式,在交流、阅读发展与知识获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书写笔迹的个体差异明显,蕴含了丰富的个人特质信息。人格因素被认为是影响书写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例如笔迹分析就是基于书写特征与人格关系的测量技术,已有上百年的应用历史。但是,传统笔迹分析依赖专家主观判断,缺乏实证研究证据。因此,书写与人格之间是否存在内在联系,尚具有较大争议。




为探究汉字书写与人格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毕鸿燕研究组开展了一项合作研究。与传统的静态笔迹分析不同,本研究采用功能磁共振技术,全面记录了书写动态过程的脑活动,并采用大五人格测验测量人格特征

研究发现,在群组水平上,人格的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水平与书写过程中左侧运动前区与右侧额下回的激活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图1),提示人格特质调控书写中的视觉-运动转换与执行控制加工。为进一步明确这种相关的特异性,研究者进一步考察了人格特质与画图和文字识别两个控制任务脑激活的相关,发现人格与这两个任务脑激活没有显著相关,这表明人格尽责性与书写脑活动之间的相关具有领域特异性


图1. 汉字书写脑激活与尽责性分数的相关
(A)汉字书写脑全脑激活图;(B)尽责性与书写脑激活相关的脑区

为更进一步考察书写大脑活动是否能真正实现个体水平的人格鉴别,研究者采用基于连接组学的预测模型(connectome-based predictive modeling,CPM)方法,在个体水平构建了书写脑功能连接模式预测人格分数的模型,揭示了人格与书写脑功能网络的内在联系(图2)。由此,研究者提出了基于书写大脑活动进行人格鉴定的“神经笔迹分析(neurographology)”这一新概念。


图2. 书写脑功能网络在个体水平预测人格分数

(A)基于书写脑网络预测的尽责性分数与人格量表实际测量的分数的相关散点图;(B)预测人格的书写脑网络连接模式


  该研究首次从组水平与个体水平系统揭示了人格与汉字书写联系的神经基础,加深了对书写个体差异内在机制的认识。同时,该研究在个体水平构建了书写脑活动预测人格的模型,为通过书写测量人格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该研究受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心理所副研究员杨炀为论文的第一作者与共同通讯作者,深圳大学副教授徐敏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论文已经在线发表于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论文信息:
Yang, Y., Li, J., Zhang, J., Zhou, K., Kao, H. S., Bi, H. Y., & Xu, M. (2022). Personality traits modulate the neural responses to handwriting processing.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https://doi.org/10.1111/nyas.14871

来源: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毕鸿燕研究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