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承诺与代际传递能促进家庭垃圾回收行为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资源分类回收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促进人们的资源分类行为”这一重要科学问题受到国内外很多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在心理学领域,承诺(commitment)策略,即“请人们承诺将实施某种行为”,是一种有效的基于“助推”的环保行为干预策略。然而,以往研究发现,该策略只能影响有限人群,很难大规模实施推广。此外,鲜有研究关注承诺在儿童群体中的效力。承诺策略是否可以成为促进儿童与其家庭垃圾分类与回收行为的有效策略,有待考证。
为探究上述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韩布新研究组副研究员刘萍萍及其团队成员开展了一项面向儿童及其家庭垃圾分类与回收行为的纵向现场干预研究。研究共招募180名二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首次将承诺与教育活动、抄写和代际学习这三种策略进行创新结合,探索了承诺与基于承诺的联合干预措施对儿童及其家庭回收知识和行为的影响。
研究使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采用四种干预方式(签名承诺vs.教育活动+签名承诺vs.教育活动+抄写+签名承诺vs.教育活动+抄写+代际学习+签名承诺),在基线期(11周)、干预期(6周)和干预后期(11周)三个阶段,测量了儿童的承诺率、干预前后的回收知识准确性,同时测量了家长在干预前后的垃圾分类知识准确性以及自我报告的分类回收行为(见图1)。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通过对可回收物的称重,测量了真实的分类行为,增加了结果的生态效度。在干预后期结束后,对8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了单独电话采访,以探究干预策略的长效机制。
研究获得了一些有趣的发现。首先,承诺+代际学习组小学生的承诺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见图2)。结果表明,当建议儿童同家人分享知识时,儿童更愿意做出承诺。
图2. 不同干预条件的儿童承诺率
注:是=做出承诺;否=拒绝承诺。误差线为标准误,***p < .001
其次,所有承诺的儿童在干预后均提高了回收知识(见图3)。结果表明,不论是在哪种干预条件下,只要学生做了承诺,他们的回收知识准确性都有所提高。
图3 不同时间与干预条件的儿童回收知识准确性
注:误差线为标准误,***p < .001
第三,不同干预条件的周回收质量如图4所示。结果表明,所有承诺的儿童在干预后均提高了回收行为(见图5)。具体而言,干预期总回收重量显著高于基线期和干预后期。另外,与基线期相比,干预后期的回收重量有边缘显著的增长。这些结果表明,承诺确实会影响回收行为,在干预期尤为明显。
图4 不同干预条件的周回收重量
图5 不同时间和干预条件的回收重量
注:误差线为标准误,***p < .001,0.05 < + p < .1
第四,在承诺+代际学习组中,家长的垃圾分类知识和规范性信念得到了显著增加(见图6)。
图6 不同时间和干预条件的家长规范信念
注:误差线为标准误,**p < .01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承诺与基于承诺的联合干预对儿童及其家庭在资源分类与回收领域的影响,证明承诺策略能有效提高儿童回收知识和行为。同时验证了亲子关系双向理论,证实儿童在运用承诺与代际学习的综合策略时产生的良好效果。最值得关注的是,将承诺与代际学习相结合的策略应用于学校,不仅能让孩子受益,还能折射到家长;不仅有当下的影响,还能产生长效机制,为促进家庭垃圾分类和回收行为提供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是促进家庭垃圾分类的一种创新且有价值的方法。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174194)、中国科学院与日本学术振兴会共同研究项目(GJHZ2095)、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项目(Y9CX391008)资助。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论文信息:
Deng, J.#, Tang, J.#, Lu, C., Han, B., & Liu, P*. (2022). Commitment and intergenerational influence: A field study on the role of children in promoting recycling in the family.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185,106403. https://doi.org/10.1016/j.resconrec.2022.106403
来源: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韩布新研究组 邓晶喆 汤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