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三届认知与发展心理学青年论坛通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认知与发展心理研究室党支部 Author 青年论坛

第三届认知与发展心理学青年论坛我们正生活在心理学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心理学研究探索人类心智本质,揭示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与环境影响机制,在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咨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心理学发展,尤其是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为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将于2023年8月28日-29日在心理所举办第三届认知与发展心理学青年论坛。论坛包括专题报告、圆桌讨论、所内参观、人才政策介绍以及人才洽谈等内容,将深入探讨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经典问题和前沿科学问题。期待此次论坛汇聚国内外的学术新星,展现青年学者的学术实力,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诚挚邀请所内外和国内外的优秀青年学者参加这次论坛。这不仅是一次分享和探索新知识的机会,更是一个促进科学研究、拓宽研究视野,与其他优秀青年学者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期待在论坛上与您相见!






会议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承办部门:心理所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心理所人事处






日程安排

2023年8月28日(周一)

心理所南楼9层报告厅

直播链接:https://www.douyu.com/993594


2023年8月29日(周二)

心理所南楼9层报告厅

直播链接:https://www.douyu.com/993594







报告人及报告内容简介

屈青青
报告人简介:

屈青青,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青年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授课教师,入选中国科学院首批特聘研究岗位、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科院青促会。研究领域为语言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 Psychological Science, Cerebral Cortex, Cognition,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Neuropsychologia, Brain and Langua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MC/HPP等期刊。


报告题目:语言理解中的预测加工

根据当前情境和语言信息,对将要出现的信息进行预测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智能。语言作为雕刻在人类大脑上的一件复杂而精致的功能,其交流与理解过程也上演着预测加工。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常常遇到一方话音未落,另一方已经猜到对方想要表达什么的情况。这表明从个体经验来说,在口语或书面语理解与交流中,大脑对尚未出现的语言信息进行着主动预测。例如,在听到“喝咖啡时,我喜欢加点糖和…”,大脑会主动预测下一个词语及其相关信息。语言预测的加工内容与加工机制是语言预测研究的关键问题。我们采用眼动追踪、鼠标追踪、脑电神经表征相似性分析,系统考察了语言理解中预测的加工内容及机制,在本次论坛中将报告近期的研究进展。

张美超
报告人简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4年本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毕业于中科院心理所,2021年博士毕业于英国约克大学,并于英国约克大学开展为期2年的博士后工作。研究聚焦于语言认知神经科学,旨在揭示人类如何灵活地应用已有的语义知识支持个体的行为与思维活动,研究成果发表在eLife、Cerebral Cortex、NeuroImage等期刊上。


报告题目:语义认知灵活性的神经机制

语义认知是人类应用已有的语义知识支持个体行为和思维活动的重要认知功能。灵活性是其关键特征,它是指根据行为目的或情境需求灵活地提取适宜的语义信息。但,目前仍不清楚语义认知灵活性的神经机制。采用fMRI技术,研究结果揭示了其灵活性源于:(i)语义脑区所形成的多样的功能连接模式对理解外界知觉信息与内部思维活动的支持;(ii)认知控制机制对提取行为目的或情境需求相关的语义信息的调控,以及其多样的功能连接模式对不同认知控制需求的语义信息提取的支持。以上研究发现揭示了人类的语义认知功能如何灵活地支持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与贡献。且,对理解脑疾病患者的语言功能障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陈永香
报告人简介:

陈永香,女,1984年生,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现为山西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儿童语言与社会性发展。曾在《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19年获山西省社科成果一等奖。专业资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正面管教”认证讲师,国际行为发展研究会(ISSBD)会员。


报告题目:语法和语义线索对儿童动词习得的影响

口语词汇习得过程中存在语法促进和语义促进效应,而语法又包含了句法和词法。本研究采用优先指向范式考察了语法和语义线索对汉语儿童动词习得的影响。实验 1 发现,5岁儿童可以利用单个句法线索词习得动词。实验 2 发现,4岁儿童可以在增加句法线索词或语义线索词条件下习得动词;实验 2a 发现,4岁儿童更倾向于将单音节词判定为动词,实验2b发现,在增加语义线索词条件下,3岁儿童更倾向于将双音节词判定为名词。结果表明,5岁儿童可以利用单个句法线索词习得动词,4岁儿童可以通过多重线索词习得动词。本研究拓展了以往关于汉语儿童动词习得的结果,提示语言习得研究应考虑语法线索的独特性和可靠性。

颜志强
报告人简介:

中共党员,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聘副教授,“世承人才计划”青年优秀人才,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学前期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已在相关领域发表了SSCI论文7篇,CSSCI论文13篇,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10余次。担任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等多本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报告题目:机器人拟人化对儿童疼痛共情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外形拟人化的完善可能会影响到人们对机器人的共情,尤其是儿童可能会因机器人外形拟人化而模糊机器人与人的界限。为了考察机器人外形拟人化对儿童共情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了3个实验。实验1考察了儿童和成人在面对人和机器人时的疼痛共情反应。结果发现,儿童对机器人的疼痛共情反应强于成人。实验2探讨了高低拟人化程度的机器人对儿童和成人疼痛共情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对拟人化机器人的共情高于椅子,但是对高拟人化机器人与人类的共情无差异。实验3在实验2的基础上,在实验前告知了被试谁是人谁是机器人。结果发现,成人能够区分高拟人机器人和人,降低共情反应,但儿童不受影响。

冯臣
报告人简介:

基础心理学博士。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甦课题组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兴趣为汉语语言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近年的研究结合了行为实验,脑电技术和计算建模考察了语言产生中的词形编码过程。


报告题目:基于儿童自发言语构建的学龄前儿童词汇数据库

词汇习得是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然而,现有研究还缺少一个能够更准确反映儿童词汇发展特点的词汇数据库。本研究基于399名3-5岁学龄前儿童的自发言语,构建了汉语学龄前儿童词汇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了19,091 个词汇, 1122个有声调音节和399个无声调音节,同时包括了词频,词长,词性和音节频率等多维度属性的信息。基于该数据库,我们描述了从K1到K3三个年级儿童词汇的发展轨迹。我们利用词频效应,在词汇语义判断任务和图片命名任务中对该数据库进行了验证,发现相比于其他数据库,该数据库中的词频信息能够更好的解释儿童在两项任务上的表现。因此,我们相信该数据库可以促进对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

丁骏华
报告人简介:

先后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工作于美国贝勒医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主要基于痴呆,脑卒中,癫痫等病人群体,通过核磁和脑电的手段来研究语义,言语表达,工作记忆,共情等心理活动的脑机制,在Brain,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SCI杂志上发表论文15篇,引用300余次。


报告题目:失语症患者的言语表达损伤及其脑机制探究

言语表达是人类进行日常交流最重要的手段,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信息及结构特征,然而,由于它巨大的随机性,对其系统性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通过对不同人群的言语表达进行细致分析,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一过程具体的心理和神经机制,快速对脑疾病进行诊断,对个体发展与差异进行预测。

脑卒中引起的失语症患者往往伴随着明显的交流障碍与大脑损伤,本报告将以此为模型,从患者言语表达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内容这两个相互独立的角度出发分别探讨它们的组成特点及大脑机制,最后将二者相结合,以期为言语表达的分类提供新的视角。

袁焕灵
报告人简介:

我获得了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学士学位和澳门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目前是香港理工大学康复科学系的在读博士,预期今年毕业。 

我的博士研究课题是“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的听觉敏感性加工:一项心理生理学研究”。我的研究目标是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听觉敏感性的特征以及机制,为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证据和思路,有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发展和适应社会,刺激更多辅助设备和仪器的开发。


报告题目:自闭症儿童听觉超反应的亚型及其潜在的神经机制

背景:听觉过度反应在患有自闭症谱系发展(ASD)的儿童中很常见;然而,对其症状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我的研究旨在使用新颖的声音以及行为和脑电来测试所呈现症状的同质性。 

方法:ASD 儿童和典型发育 (TD) 儿童对18 种纯音进行评分。然后,获得他们的皮质听觉诱发电位(CAEP)。他们的智力、情绪、听觉过滤能力和自闭症特征水平也被测量。 

结果:通过聚类分析方法(model-based cluster)找到ASD 最佳亞型。CAEP 的差异进一步证实了 ASD 亚组的成员。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自闭症谱系障碍参与者中一致和不同的听觉过度反应模式,表明存在各种潜在的神经功能障碍。未来的研究应该旨在更好地了解听觉过度反应的神经机制,开发合适的干预设备。


王秀祎
报告人简介:

王秀祎博士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近年来一直从事控制网络和默认网络的基础研究。申请人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本领域主流国际期刊发表多篇文章(2篇NeuroImage;1篇Journal of Neuroscience,1篇Cerebral Cortex)。主要学术贡献为揭示了默认网络可以像控制网络一样表征语义任务的目标,反驳了占据主流观点约20年的默认网络不参与控制任务的观点。


报告题目:大脑的拓扑组织模式限制了其动态交互模式支持了灵活性行为

神经科学的一个核心目标是理解人类认知如何灵活地支持不同的行为。适应性行为依赖于情境的特定规则和从经验中获取的知识,然而,仍然未知的是能够平衡这些影响的机制。本研究表明认知的灵活性部分由大脑皮层的拓扑组织支持。额顶控制网络位于支持自上而下的注意和长时记忆的脑区之间,按照拓扑属性分为支持不同行为的两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分别与邻近系统(即背部注意网络和默认网络)在解剖学和功能上有多种相似性。这种拓扑属性的相似性也反映在不同情境中出现的功能模式中:当长期记忆可以支持行为时,控制网络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行动,但当工作记忆而非长期记忆对行为控制必要时,它们分离成不同的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大脑功能的拓扑组织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人类皮层如何支持灵活行为的重要启示。


鲁彬
报告人简介:

鲁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岗位博士后,201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2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博士学位。近年来围绕磁共振成像大数据及计算方法在脑疾病中的应用开展工作,已在Journal of Big Data,Autism,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和科学通报等期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5篇,是Chinese Open Science Network(开放科学中文社区)成员。


报告题目:整合大数据统计图和个体脑影像的抑郁症TMS靶点定位方法

膝下前扣带皮层(sgACC)在重性抑郁障碍(MDD)的病理和治疗中起着核心作用。具体而言,它与左侧背侧前额叶皮层(DLPFC)的功能连接与经颅磁刺激(TMS)治疗效果有关。然而,以往关于MDD中sgACC-FC的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性,部分原因是由于样本量较小和先前研究的统计功效有限。本研究利用来自抑郁症成像研究联盟(DIRECT)第二阶段的大型多中心样本(1660名MDD患者对照1341名健康对照者),系统地勾画了sgACC-FC的病例对照差异图。此外,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双重回归(DR)的方法,将群体水平的大规模统计图与个体水平的自发脑活动相结合,用于个体化MDD TMS靶点定位。我们发现MDD患者的sgACC-DLPFC FC升高。基于DR方法的个体化TMS靶点比相应的群体水平靶点具有更多的临床意义。


周雨青
报告人简介:

周雨青,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于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以及北京大学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获得学士(2014)与博士(2020)学位, 后于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其研究主要将脑磁、脑电、功能磁共振、以及计算模型相结合,研究群体关系和共情的认知神经机制。以第一作者在知名期刊Nature Human Behaviour,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NeuroImage, Cerebral Cortex等杂志上发表文章。


报告题目:外群体偏见效应的认知神经研究

外群体偏见效应, 即相对于内群体,社会群体成员对外群体成员存在的负性态度、共情缺失的现象,是群际关系中最稳定的效应之一。在全球化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外群体偏见效应影响民族的团结和交流,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对外群体偏见效应的成因以及可塑性的研究,有助于干预手段的开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本次报告中,本人将展示基于多模态的成像技术,包括脑电图、脑磁图以及功能磁共振成像,以及计算建模技术,在东西方被试群体中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讨论外群体偏见效应的认知机制,并提出改善外群体偏见效应的思路,以期对外群体偏见效应的认知神经机理有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


范莹
报告人简介:

范莹博士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导师是罗欢研究员。现在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项目资助下,继续在罗欢研究员实验室进行博士后工作。目前的研究方向是使用EEG和MEG技术,探究复杂序列结构在工作记忆中的加工机制。


报告题目:结构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的神经表征机制:从顺序到层级

为了完成序列工作记忆,有两个基本信息需要被编码和保持:内容和序列结构信息,如组成电话号码的数字及每个数字在号码中的位置。前人研究集中探究内容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的表征特性,关于序列结构信息是如何在人脑中表征的鲜有探索。在此,我们从单层听觉序列入手,成功开发出有效手段用以探究被存储在工作记忆静默态网络中的声音频率信息和顺序位置信息的神经编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聚焦于具有层级结构的语音序列,使用脑电图和脑磁图技术,通过表征相似性分析和计算建模方法,揭示出顺序播放的语音序列,其在工作记忆中的神经表征几何学遵循二维结构,一个维度用于编码高层级信息,一个维度用于编码低层级信息。


何恒达
报告人简介: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于2023年博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于2017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2017-201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神经病学系与Dr. Ray Razlighi教授研究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和医学影像配准,2020年至今在哥伦比亚大学智能影像与神经计算实验室与Dr. Paul Sajda教授研究同步脑电-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经颅磁刺激和脑功能连接。


报告题目:瞳孔变化与功能性大脑网络的重置和切换有关

在知觉体验中,大脑在不断地处理内部目标和环境中显著的事件。研究表明这种大脑活动会调动不同功能的脑网络,其中显著网络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多模态的神经影像学方法(脑电,功能核磁共振和瞳孔测量法同步采集),确定了在处理环境中显著性事件时参与其中的时空分离的大脑网络,这些结果反映了大脑处理过程中不同的认知过程。通过以瞳孔直径的变化来代理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调节系统中的神经活动,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大脑显著网路和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调节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协作地对默认模式网络和背侧注意网络进行重组。


姜荣涛
报告人简介:

姜荣涛,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师从隋婧研究员,现为耶鲁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多模态脑影像的个体化预测以及精神疾病的风险因素及脑机制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在Lancet Digital Health, Advanced Science, 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BMC Medicine, eBioMedicine, Biological Psychiatry等期刊发表论文16篇,博士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及中国科学院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报告题目:虚弱对精神健康的影响及其脑机制研究

虚弱是一种由生理系统的功能储备退化而导致机体对压力源的脆弱性增加的临床状态,经典的虚弱模型将中老年人的虚弱严重性定义为以下五种生理指标出现的数量:步行速度减慢、疲惫、握力降低、运动量减少以及体重减轻。虚弱这一概念的提出使现代医疗从专注于特定的器官诊断,转向了一个更加综合的视角来审视中老年健康问题。但是,关于虚弱是如何影响健康相关指标以及如何被这些指标影响是不得而知的。基于UK Biobank的纵向数据,本研究探究了虚弱与300多种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脑神经基础,发现虚弱与精神疾病症状水平之间存在较强的双向关联,并且伴随海马、丘脑等区域的灰质体积降低。




参会回执

如您计划到现场参会,请复制链接https://www.wjx.cn/vm/YRSBBNx.aspx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反馈您的参会信息,谢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第三届认知与发展心理学青年论坛通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