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20 | 复旦学霸夫妇李立亮、高攀:我们情牵彼此,相约学术殿堂

2016-05-20 复旦研究生

文|许钇宸 封迎霞 李树蕙




李立亮男,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专业2011级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SCI论文4篇,中文核心杂志2篇,总影响因子21,毕业后将赴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继续工作和学习。


高攀女,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系2011级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4篇,中文核心杂志1篇,总影响因子19,毕业后将继续科研教学工作。


520在校期间,李立亮和高攀从相遇到相知,并结为夫妇;作为学术伉俪,他们在学术领域表现优异,同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李立亮夫妇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学医这一条难走的路,一路上他们相互扶持、同舟同济,共同收获成功、分享喜悦。


假戏真做:学霸夫妇初相识


李立亮和高攀两人“因戏结缘”。尚为陌生人的他们在英语课的话剧排练上相遇。话剧讲述一个医生因在路上救人而延误了回家的时间,后惴惴然向妻子道歉解释的故事。李立亮出演的就是医生丈夫,而妻子的扮演者正是高攀。据李立亮回忆,“我当时看这个女生蛮温文尔雅的,做事也认真靠谱。又因为当时她的室友张雯在我们组,我就请张雯跟她说让她来演。没想到她就同意了”,李立亮说:“机缘巧合!”话剧里的夫妻,竟“假戏真做”了。


志同道合:医学路上并肩行


对于医学院生活的感受,对于医生这个高尚职业的追求,对于在求学过程中的种种挫折与迷茫,这些共通的情感,慢慢成了每一位医学生血液中浓得化不开的东西,并始终以相似的频率引发李立亮和高攀的精神共鸣。


学医的每个阶段,新知识都数不胜数。由于本科学的并不是医学,而是在南大念的生物,刚进复旦的高攀需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领会基础病理学的内涵,并具备相应的临床病理诊断知识。高攀非常感谢她的师兄蒋涛老师和季俐俐、李慧师姐以及系里面的很多老师给予的帮助。正是在这些人的帮助下高攀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完成了相关学业。


而李立亮遇到的困难是在研究生第一学年,当他开始接触大量的死亡案件,善良、敏感的李立亮一下子面对了太多的死亡,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使他的内心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李立亮非常感谢当时的导师赵子琴教授,老师不但以自身经历鼓励李立亮,更使他认识到自己来法医专业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探求真相。


事实上,类似的挫折高攀也遇到过。也是经过自我心理的调整,高攀意识到遗体捐献是很伟大、很神圣的,作为一个医学院的学生没有立场去害怕。也正是凭着心底里对医学事业的坚定信念,李立亮和高攀克服了种种面对脆弱生命的不安、面对求学之路的艰辛、面对巨大压力的困惑,矢志不渝追逐学医之路。



图为李立亮在美国的工作汇报照,屏幕上是一例解剖案例的牙齿


在研究生三年级的时候,李立亮赴美国联合培养,美国更细化、更具针对性的医生培养模式使他对法医病理医生的培养模式和医疗管理有了初步认识,并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发生于2015年4月轰动全球的巴尔的摩黑人暴乱事件中,李立亮作为马里兰州法医局的一名中国籍访问学者,有幸见证了事件的始末。暴乱事件的导火索是黑人Freddie Gray在警局非正常死亡。对Freddie Gray的解剖是在法医局进行的。李立亮清晰地记得,在法医死亡报告出来前,整个巴尔的摩城市动乱,黑人群体都上街游行要求警方给出解释。在法医解剖认定Freddie Gray的死亡系他杀后的第二天,城市游行的黑人普遍欢腾雀跃,停止了暴乱行为。而那天上班李立亮也收获了局里黑人工作人员最真挚的赞赏和肯定。


这件事情让李立亮由衷觉得,作为一名法医,秉承公正、独立的态度还原事件真相是个基本素养。法医不仅是一名医生,更时刻与社会百态紧密相连。在美国待的这段时间,李立亮有了关于法医病理医生培养和医疗管理的初步认识,也因为学到的更多技能,坚定了要进一步从事自己行业,将所学用于实践的决心,同时李立亮也非常感谢母校复旦能够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


一段时间后,高攀也留学到了美国。恰逢习近平主席出访美国,2015年的9月25日李立亮和高攀夫妇一起作为在美国的留学生代表去W.D.C迎接习主席访美。“找到了一种归属感,中国人的自豪感,大家为了同一件事情而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聚集在一起,真的很感动。”高攀说道。



尺素寄情:跨越太平洋的爱情


李立亮和高攀的爱情也曾遇到过挫折,但是在他们面对困难时,能够做到相互宽容和体谅,时时处处为对方考虑。在他俩的爱情里,心与心的距离是贴近的,人格与人格是平等的,我的未来有你,你的未来也有我。


李立亮去美国联合培养时候,高攀仍然留在复旦学习。两人的爱情之花在这常人眼中的“异地恋”中长盛不衰地开放着。李立亮动情地说道:“当你碰上一个合适的人的时候,你就发现一切的顾虑都不是顾虑。”
其实在李立亮刚走的时候,高攀曾有过一段时间情绪上的波动,一方面因为恋人远在他乡,思念和孤独萦绕不去,另一方面自己在国内的实验也并不顺利,一时间高攀的心绪变得很焦躁。高攀的心情不好,俩人也因此不断争吵。

为了平复女友的心情,李立亮选择了一种最“笨拙”也最真诚的方式——给高攀写了一封长信。在信中李立亮不但帮助高攀分析了实验过程中各种不顺利的原因,方方面面,详细周到,安慰并鼓励高攀克服困难,给予高攀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更对于两人的未来提出设想,帮忙给高攀联系国外导师。正是这封信让高攀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一下子就平静淡定了许多,同时非常的感动,“忽然觉得这辈子就是这个人了”高攀平静地说,语气里透着笃定。



学霸伉俪: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运


李立亮夫妇在学术上保持着绝对的专业和平等的姿态,这能够促使两人在遇到问题时,达成一种有效的交流、沟通。当学术上出现分歧时,他们不贸然做出判断或者出于非科学态度的妥协。在他们夫妻俩看来,学术背后就是科学精神,一旦俩人出现学术上意见的不统一,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保持一个学术人应有的冷静和审慎。“我不懂就问她,她不懂就问我”,李立亮说:“在科研里确实是很多事情要相互学习的,没有人完全懂,完全不懂,我们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今年春节,李立亮和高攀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能够在学术上共同进步,李立亮和高攀是非常幸运的,这一点他们俩也尤其珍惜。“我觉得自己很大一部分成就的功劳都要归功于她的帮忙,另外,她是一个靠谱的妻子,工作上认真,家庭上温柔贤惠,我觉得我能找到她是非常幸运的。”李立亮说。与此同时高攀也很感激丈夫:“遇见他是我来到复旦这么多年最大的幸运,我的那么多荣誉里有他很大的一份,没有他,我不可能成为现在的我。谢谢他!”这种不仅仅是默契,而是两个懂得感恩的人相亲相爱的必然结果,他们是彼此的幸运。

学弟学妹们,我们想对你们说


作为校园中事业、家庭双丰收的成功典范,李立亮和高攀对于还没有找到人生伴侣的学弟、学妹们有一些小小的建议:不能为了恋爱而恋爱,作为研究生也要考虑事业。只要足够优秀,总会有一个合适的人在等待,而当找到另一半时,可能有人觉得是件耽误时间的事情,但其实事业和爱情并不冲突的,事业和爱情也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作为一名研究生,不仅要坐得住板凳,守得住学术的一张桌,也要走出书斋看看世界,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soulmate,“对的那个人或许就在你身边”。



猜你想看:


干货 | 电子文献全文的获取方法,统统拿走,不谢!

饮食?运动?休息?你选哪一个?

复旦人在国外 | 杨丹:在华盛顿大学交流是怎样一种体验

复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第三波|期待非凡的你,和非凡的小伙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