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 | 张志安:立身责任,玉汝于成

2016-02-26 复旦研究生

文 |人才工程(二期)10批 王珉




张志安,复旦大学人才工程预备队(二期)2批队员,人才工程岗位为新闻学院研究生秘书、辅导员,现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果荣誉意味着过往的光辉,那么“青年创新奖”、“新长征突击手”、复旦自立奖“学术研究”类一等奖等众多奖项,便可以让我们想象张老师的光辉岁月。不忘初心,方得终始,转眼光阴流逝,从学生到老师,从课桌到讲台,不变的是他对复旦的热忱和对学术的追求

不解的复旦情缘

张老师2006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毕业后即留校任教,2011年7月,他转至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张老师说:“这个学院比较年轻,只有10年左右的历史,但是非常有活力,而且院长胡舒立是财经传媒总编辑,也有‘亚洲最危险的女人’之称,跟她共事非常愉快。”

当时担任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秘书长及院长助理的张老师,主要协助院长统筹研究生教学管理和学院的学科发展。“我们学院现在比较重大的学术活动,像新媒体年会、今年办的中英高校新媒体的产业高峰论坛,还有这周即将要召开的第五届中国青年传播学者研讨会,这些都是我在总负责。而且我现在破格地在做博士生导师,从这学期开始带了3位博士生,同时带着10位硕士生,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科研团队。”



在谈及毕业的选择时,张老师表示他的就业意愿一直都非常清晰,在读博的时候就志愿做一名高校教师。一方面,人才工程(二期)阶段所做的研究生秘书工作,给了他一个很好的机会去了解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整体培养方案,得以较多地接触学术领域。另一方面,他的导师李良荣教授定期在家里举办的学术沙龙又能让他了解不同领域的最新知识,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术兴趣。


“我当时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当时也请了人才工程同一批的队友到李老师家里来,跟我们同门的博士生进行分享,这其实也是充分地利用了人才工程以及学校的资源。”正是二期的这段经历,更加坚定了张老师从事教育以及学术研究的信念。博士毕业之后,张老师顺利地留校成为复旦校园又一位良师益友,常将学术和责任系于心间,潜心耕耘默默奉献。


交流促进,成长共赢

对于学术的热忱和对学生工作的兴趣使张老师加入到了人才工程(二期)的队伍,加之他的两位本科同学都担任一期的辅导员,而且把本科生班级带得有声有色,就成了又一动力。张老师说:“我本科毕业在易趣工作的时候,他们还邀请我回来和他们的学生进行交流,我当时就觉得他们对辅导员的这份工作确实非常上心,非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常走访宿舍,跟学生形同手足,能跟学生打成一片。”

在学校推出博士生带硕士生的人才工程(二期)之后,张老师觉得这种形式同样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他承认最开始是有些顾虑的,两方兼顾势必会分散精力,影响学术研究。“但我后来发现其实不会,在老师的鼓励和自己的再三考虑之下,最终选择了人才工程。”



当我问及二期队员在第三年如何平衡自己写毕业论文和做学生工作这两方面的压力,张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给我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告诉我在第一年要树立方向,坚持读书、积极参加学术活动,为写论文打好基础。第二年则要主动向名师请教,并鼓励我要利用已有资源,多和其他同学或学长交流,广纳多方意见,从多个层次完善自己

张老师强调说:“第二年下、第三年的时候尽量鼓励自己去做实证研究,多收集一手数据,这样你的论文会比较有说服力。尤其是我们在人文社科领域做研究还是要以数据为导向做一些实证的研究,纯理论的层面当然也可以,但是付诸实践会更有收获。对于年轻的学者来说,能够明晰问题并去收集和分析一手的数据,不管数据是量化的还是质化的,做研究的效果都会事半功倍。”此外,合理利用时间也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平时工作和学业较繁重,张老师就曾利用暑假去广州的南方报业做民族志考察和访谈,这段经历令他获益匪浅。

享受不一样的生命体验

硕博连读的前两年,张老师担任研究生秘书工作,他坦言,“这段学生工作经历对自己现在的工作帮助很大。”

到中山大学任教后,张老师曾经担任传播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所做工作与二期期间所做学生工作非常统一。研究生秘书的工作繁杂琐碎,从研究生的开题、考核到答辩,整个流程都要全程参与,有大量细碎的事情需要处理,但张老师却非常喜欢这份工作。“我很乐于为我们的研究生服务,做学生工作其实是在学生与学院之间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对接,使你可以很好地了解研究生管理的方方面面。我们学院在做一些硕士生和博士生课程建设,过去在复旦我担任研究生秘书时曾经配合学位委员会主任做过研究生学位课程的改革,所以非常了解改革的思路,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精简等,做起来就很得心应手。”



张老师笑着告诉我,因为做研究生秘书工作,经常要与研究生院打交道,所以关系非常好,领导对他的工作也很认可。“当时研究生院给每个学院的研究生秘书做年度考核,听说给我打了100分,但我没有去确认,他们后来告诉我的。”


“这份工作还提供给我了一个去获取学术资源的便利的平台。”由于做研究生工作时有机会看到整个学院的硕士生、博士生论文,近水楼台,张老师就会主动去学习,了解不同的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这其实对我学术的训练和思路、视野的拓展非常有帮助。做研究生秘书的时候,我们还大量邀请校外的专家来参加博士生的答辩,从而也增进了我和国内许多新闻院校的院长、副院长的关系。由于在校期间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关系网和人脉资源,开展工作以后,我在课题申请或者项目进行过程中得以获得他们的支持,或是能够有效地进行学生活动的跨校合作,也是与当时担任研究生秘书分不开的。”

博士三年级时张老师开始做辅导员,带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人数加起来共有70个左右。为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他分别在博士和硕士班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组织读书会、鼓励学生参加新媒体年会等,张老师自豪的是当时所带班级还获得了“校优秀班集体”称号。



短暂的交谈中,我似乎看到了这位睿智的学者从书生意气的少年到挥斥方遒的教师,学生、学术已和他的生活融为一体。张老师在讲述二期队员的工作汇报会和风采展示会时说:“当时在研工部,我们用了一下午的时间,琢磨如何把不同的主题分类,比如如何培育学生、如何组织学术和实践活动等,然后大家分成不同小组进行展示,效果很好。结束时,我印象特别深刻,我们全体队员一起唱了一首歌,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当时大家感情特别深。虽然我们都属于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但在队伍中实现了非常有效的互动。


前不久,他应邀回复旦参加学术会议,曾经的人才工程(二期)的老队友们又聚会在一起,依然非常熟悉、亲密。而且,大家各自发展的都不错,有的继续从事学生工作,有的走上教学岗位,回忆起往日时光,都很感恩那段做辅导员的生活。对于参加人才工程,张老师是饱含着深情和眷恋的,从事学生工作为他积累下丰富的经验,带来非比寻常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在与所有队员并肩前行的日子里,那些弥足珍贵的回忆足以享用一生。


(注:本次访问完成于2012年11月,时逢复旦大学“人才工程”二期十周年)


猜你想看:

人物 | 周葆华:一份真心,六十三份牵挂,十年记忆

新学期 | 2016告别拖延症!手把手教你时间管理

热点 | 城市:农村,你是我上辈子的情人

陪你过年|复旦版《南山南》 吟唱复旦人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