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疫情时代,文旅地产怎么玩?

不愿将就的妹子 有料设计市集 2023-09-05




文旅地产的空间逻辑研究

165页

资料简介
近年来,各地有不少文旅项目陷入困境,可为前赴后继。有的所谓旅游小镇搞一个开业盛典,媒体吹嘘一下,周边人赶庙会一样热闹一下,便告大捷,红火几个月之后,就沉寂下来;更有甚者,未及建成,便骑虎难下,成了半拉子工程,不知道以后该做什么?或圈了地,动了土,就晾在那里,无所适从。


对于文旅地产,大多从垃圾建筑变为建筑垃圾:地域文化融入不了,建筑风格无由头,旅游核心吸引物缺失,商业地产没有业态,居住地产不好销售。仔细想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开发商在用传统的城市地产思维来做文旅地产。


文旅地产是什么?在大多开发商心里,首先是地产,文旅倒在其次,这一点毋庸讳言。因为对于习惯了前些年靠政府土地政策支持和旺盛市场需求支撑的“躺着挣钱”模式的地产商来说,搞文旅意味着白投钱,资金回笼周期太长,搞文旅必搞地产,只有地产才能平衡收益,这也是终极目的。


这是一种惯性思维,更是一种极端逐利行为,恰恰是这种想法导致了一种非正常的开发模式。这种想法本没有什么错误,资本的趋利性使然。但不可理喻的是,不少人罔顾文旅地产的市场开发规律,拉虎皮卖膏药,挂羊头卖狗肉,一味沿袭城市地产思维,其开发路径就是直接进行建筑规划和设计,而缺少了重要的前置环节——文旅策划和规划。


文旅地产既然冠之以“旅游”名号,就不同于城市地产。为增加筹码,在当下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又加上了文化的噱头,这颇有高大上的感觉,看上去冠冕堂皇,也确实有想象空间,有可炒作的噱头。但大多文旅地产的实际销售情况却是难以登堂入“市”,好好的一桌饭,给煮成了一盆理不清、道不明的浆糊。文旅地产在野蛮生长,目前面临四大挑战:一是区域分布不均衡,没有统筹兼顾周边市场;二是文旅被地产商作为拿地和营销的噱头,概念强于落地;三是对自然资源高度依赖,同质化严重;四是运营不当,客户粘性不足,许多低层级项目存量难以消化。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不少地产商也在踏踏实实做文旅地产,为获取最大利润,也在考虑用一种文化、旅游、度假、休闲、餐饮等多重组合方式,打造一种符合新经济、新消费时代的地产模式。

 


相关推荐 RECOMMEND


无锡灵山拈花湾禅意小镇项目(161页,含SU模型,文旅小镇标杆项目,MAO设计)


旭辉苏州雁归来院项目建筑研发与景观方案设计(206页,日清+张唐设计)


四川达州泰诚十里水街城市文化旅游方案设计(106页)


高淳慢城小镇方案设计(182页)


江苏高淳国瓷小镇规划设计(115页)


万科文化旅居特色小镇的实践与探索(19页)



免责声明:

以上图片及资料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由我方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此图库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本文章版权归本公众号所有,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