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发展得如何?今后有什么规划?答案都在这里……
昨日,
民政君为大家报道了
我市最大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
今天,
继续跟着民政君,
来瞧瞧如今的养老机构是如何发展的……
近两年来,随着养老改革试点的深入推进,我市养老机构已基本形成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供给,高端有市场”的发展格局,养老机构更加聚焦服务质量提升,更加注重专业化、规模化、多元化发展。
养老
(一)先行先试,稳步推进公办机构改革
1
出台了《关于深化我市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保障功能更加明确,养老资源配置更加均衡的工作目标;
2
推动市、区两级公办养老机构公开轮候、定价机制和公建民营三大改革,稳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
(二)简化审批,突出“最多跑一次”激发市场活力
1
会同11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工作的通知》,降低准入门槛,简化消防审验、环评等审批流程环节,并通过创新服务设施供给方式等举措,鼓励社会力量全面参与养老机构建设管理与运营;
2
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简化养老机构设立行政许可材料数量,缩短审批时间,优化养老服务投资项目报建审批手续,实现“证照联办”。
(三)专项行动,有效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
1
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明确将全市养老院设施条件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等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内容,纳入区、县(市)考核范畴。以问题为导向推进集中整治,加快整改影响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的突出问题;
2
修订完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标准,将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的相关要求融入评分指标中,新增了机构对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等内容。
(四)破解难题,积极探索医养联合体融合模式
1
出台了《关于做好杭州市医养结合及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杭州市医养结合护理型养老机构认定及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打破部门界限,强化联合监管,大力促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服务对接与协作。
2
明确护理型养老机构功能定位、设置标准、认定程序、审批流程等要求,从政策上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并允许各地采取灵活方式推进医养结合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实现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深入融合。
(五)创新探索,积极打造“嵌入式”微机构
在就地老化、原居安养的大背景之下,社区嵌入式微养老机构在我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它集合了机构和居家优势,整合了社区内外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就近就便就亲的养老服务,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
(六)夯实基础,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
出台文件推进人才队伍体系建设,落实激励优待政策,累计为1000余名养老护理员发放持证奖励。连续举办9届市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授予“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在市属4所院校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 6家养老机构设立实践基地。
推进养老机构床位建设,确保全市今年新增养老机构床位数2860张,其中社会办养老机构和护理型养老机构床位数分别新增不低于2000张。
01
02
做好失智老人机构养老服务,确保各地(除三个功能区外)至少要有1家机构专设失智老人区,专门收住全托的失智老人。
03
持续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出台市级行动方案,重点巩固大排查、大整治成效,调整农村敬老院布局,各地按标准建成阳光厨房,确保指标合格率达到90%以上。
除专门供特困对象集中供养的敬老院外,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全市新增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达8家以上。
04
加强市级公办养老机构人员准入轮候和规范化管理,明确接收对象、轮候顺序,规范流程管理,体现公办养老机构公益性与公平性。
05
往期回顾
杭州养老服务项目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全国人民都在羡慕!
“十项”计划启动,生活更加精致,快告诉身边的老人~
2018全市将新增养老机构床位数2860张,新增公建民营养老机构8家,还有……
撰稿:福利处、养老指导中心
编辑:黄颖斐、辰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