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湘湖原来曾是砖瓦生产的基地,那些老砖窑你见过吗?

杭州民政 2024-03-27



眉山岛位于湘湖中,与石岩山隔湖相望,古时为湖中九岛之一,因山青若黛,山形狭长,远望似美人之眉,故名“眉山”。

眉山岛海拔19.8米,长约350米,宽120米,山体岩性为砂粒岩。岛上建有江南民居风格的酒吧和餐厅、陶艺中心基址、现代陶瓷艺术博物馆等。窑影桥、逍遥梁两桥连接眉山路与眉山岛。

今天,民民先带大家了解其中的一座桥——窑影桥。

窑影桥

窑影桥位于眉山岛东北端,是连接眉山岛与眉山路的主要通道。建于辛卯(2011)年,为7孔渐变式多心圆弧拱桥。

窑影桥长35米,宽4.2米,因桥在眉山岛的几座老砖窑旁,每当风平浪静时,窑似水中升,水映窑更秀,窑影桥之名由此而来。

桥面由青砖侧面铺成,略成弧形,两边桥栏采用青砖作拱,14对石狮望柱,桥身与拱券均用青砖贴面。

窑影桥桥身与拱券均用青砖贴面

从跨湖桥遗址所出土的陶里手、拍印纹陶片和彩陶、彩绘陶,证明湘湖地区制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距今7000年—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拍印纹陶片的发现,证明那时这里已有了原始印纹陶,彩陶和彩绘陶的出土,充分反映了当时已具有较高的制陶技术。1990年出土了多件陶里手,为上古时期一种制作陶器时修整器壁的工具。这是新石器时期这里曾生产陶器的重要实物证据。在湘湖也曾发现过陶窑遗址,当地村民称遗址所在的地方为“缸甏窑”。

沧海桑田,湘湖几经变迁。湘湖是第四系全新统沼泽型湖沉积,其黏土层由水云母组成,并含少量粉砂和有机质,局部可见贝壳。所以湘湖黏土细腻而韧,是制作砖瓦的好材料。湖边居民历来以陶为业。明朝弘治年间已有“填湖置窑”,烧制砖瓦的记载。至明嘉靖时期,濒湖从事该业的已有数百家。清乾隆时沿湖的定山、汪家堰、跨湖桥、湖里孙、窑里吴诸村,均以制砖瓦为业,时砖瓦已为大众名产。

清代汪继培有诗云:

茅屋濒湖三百家,抟泥弄瓦作生涯。

窑中火候炉口决,细看浓烟几缕斜。

每当暮色苍茫,窑头轻烟四起,缕缕散作半山云,犹似一幅泼墨山水画。清代蔡英曾有“平陇黄金乌犊走,远山青黛白鸥飞,水连渔艇摇空漠,风卷窑烟入翠微”的诗句。湘湖这一特有的景观,后称之为“山脚窑烟”。

民国时期,据周易藻《萧山湘湖志》载:“沿湖各村大半以陶为业,故砖瓦为湖中大宗出品。”民国14年(1925),据沿湖11村统计,有砖瓦窑63座。民国19年(1930),《萧山政治汇编》湘湖窑业调查表明,当时大窑51座、中小窑9座。从事砖瓦制作的人数达5200之多,年产砖1250万块,瓦560万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湘湖一度成为萧山砖瓦生产的基地。1982年,湘湖沿岸15家砖瓦企业,年产砖28862万块、平瓦1671万张。1995年,湘湖沿岸15家砖瓦企业共产砖34631万块、平瓦980万张。此后,湘湖沿岸的砖瓦厂,因黏土挖尽,泥源枯竭,生产难以为继,先后停产。

眉山岛上至今还留有几座老砖窑,窑影桥畔的水中有晚清及民国时期的土窑,过桥岛上有20世纪六十年代的轮窑,砖红色的大烟囱直冲云霄,成了湘湖边一道标志性的独特风景。每当风平浪静时,水中砖窑倒影,形成了一道特有的美景。

老砖窑经修缮整理后,浙江省陶瓷艺术博物馆坐落于此,成为别具一格的窑文化体验区。置身窑内,让人感受到曾经的热火朝天,漫步陶瓷艺术精品展厅,欣赏着一件件陶瓷艺术精品,感受火与泥造就的浑然天成,把历史的沧桑与现代的时尚有机地交融于一体,成了湘湖一个新的文化地标。

历史尘烟的古窑边,横着一座青砖砌面的七孔仿古拱桥。伫立桥上,回头望望那旧窑址,轻风拂拂,砖窑及其烟囱的倒影,在水中微微晃动。远处,铁塔高耸,青山隐隐。


撰稿:萧山区民政局

参考来源:《湘湖百桥》

编辑:方沁薇、章琳帆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延伸阅读

77岁告老还乡还修复了湘湖!杭州这座桥原来是纪念他的~

“道南”原来是这个意思!这座桥的名字有大学问

杭州这座桥居然和“程门立雪”的典故有关,你去过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