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梅:美国的博物馆是怎样的博物馆 | 社会科学报

2016-08-29 赵梅 社会科学报

社科报 文化观察

原题:博物馆:生动讲述美国故事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美国研究主编》 赵梅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美国人既不爱读书,也不去博物馆,整天泡在电视机前吃垃圾食品或玩手机。其实不然,去过美国的人,都会被美国浓厚的博物馆文化所惊叹。

遍布全美各地的博物馆,以浓缩的方式把美国的历史、文化、民族、艺术、科技乃至整个人类文明进程,形象而生动地显现出来。据统计,美国目前有博物馆1.75万座,约占世界博物馆总数的1/3,超过星巴克和麦当劳在美国的开店总数。美国博物馆每年吸引8.5亿人次参观,网上浏览达每年5.24亿人次。


身教育

英语“博物馆”一词起源于希腊语,意为献给掌管艺术与科学的缪斯女神的神庙。美国的博物馆文化源于英国。



自1585年第一批英国清教徒抵达卡罗莱纳沿岸附近的罗阿诺克岛建立定居点起,一批接一批的欧洲移民远涉重洋来到北美。他们重视教育、珍视书籍,在这片陌生而荒芜的土地上建立学校、图书馆和教堂,博物馆也随之诞生。据史料记载,在北美殖民地时期共有六家博物馆。


19世纪初,以艺术和知识为主要特色的博物馆相继成立。纽约、波士顿在美国的博物馆发展史上有着与费城同样重要的地位。1790年代,坦慕尼协会创办博物馆,收藏并展出印第安手工艺品。1795年,丹尼尔·伯温(Daniel Bowen)在波士顿创建哥伦比亚博物馆,收藏并展出名人蜡像、油画、恐龙等动物化石。


进入19世纪,美国经济突飞猛进。特别是在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结束后不到5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这一时期诞生。在纽约、华盛顿、费城和波士顿,诞生了一批至今享誉世界的巨型博物馆。


19世纪末20世纪初,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逐渐成为美国教育思想的主流。杜威主张从实践中学习,促使学校教育开始将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展到博物馆,促进了博物馆和学校的有机结合。


196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逊所支持的《贝尔蒙报告》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的定位。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不仅享受财政支持和税法优惠,而且承担公众教育的社会责任。


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激励下,美国博物馆提出“全方位教育”的理念,并在1984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发表的《新世纪的博物馆》报告中将“非正规教育”和“终身教育”作为博物馆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主要特征。这一理念得到美国越来越多博物馆的支持与响应。


私立博物馆是美国博物馆的主流。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博物馆管理机构,政府支持博物馆的发展,对博物馆的管理主要通过税收和法律监督。1906年,美国博物馆协会成立,宗旨是知识共享、提高博物馆水平,关注博物馆业所共同感兴趣的议题。1996年成立的国家博物馆图书馆学会隶属联邦政府,具有计划协调和财政资助功能,无行政管辖权。地方政府也无相应的分支机构。一些州设有“博物馆处”,负责本州的博物馆事务管理。


现多元美国和世界文化

美国博物馆的卓越代表史密森学会博物馆群、大都会博物馆,以及那些遍布美国城市、乡村的大小不一、主题各异的博物馆,以其丰富多彩的馆藏和教育推广活动,生动地展现出美国的文化理念。



讲述美国建国的故事。史密森博物馆群的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300万件美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文物,如: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时用过的书桌、贝尔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架电话机、美国国歌《星条旗》作者所看到的美国国旗原件、林肯的帽子,还有珍贵的邮票、纸币约7.5万枚。博物馆的小型放映厅,播放1780-1800年美国文明的发祥地新英格兰地区农村生活的短片。


在美国,讲述美国历程的博物馆比比皆是,它们生动地再现了从北美殖民地至今的美国历史足迹。例如,在费城,由独立宫、自由钟和国家宪法中心构成的美国国家独立历史公园,保存了美国革命、制宪会议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献。国家宪法中心是以美国宪法作为展览主题的博物馆,陈列了《美国宪法》起草过程及此后发展中的重要历史文件,馆内提供影片和历史文物,供后人了解《美国宪法》,追思和怀念美国开国元勋。独立厅是美国的诞生地,原为殖民时期宾夕法尼亚州的议会大厦,《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在这里讨论、起草并通过。独立厅的一切陈设仍保持原样,13张会议桌上铺着绿丝绒台布,放着纸张、文具盒、书籍及当年使用的蜡烛台。


坐落在波士顿郊外莱克星顿和康科德民兵国家历史公园(Minute Man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是打响独立战争第一枪的地方,公园还原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与英军交战的战场、民兵驻扎地并且沿路展示当年英国及民兵的行军路线。



非洲裔美国人历史与文化国家博物馆

直面苦难。非洲裔美国人历史与文化国家博物馆,是史密森博物馆群的第19座博物馆,即将于2016年9月对外开放。


截至2016年4月,拥有约3.3万件藏品,其中有相当多的文物以反映美国早期奴隶制度和民权运动,包括:用锻铁制成的脚镣;奴隶住的木屋;废奴活动家哈丽雅特·塔布曼(Harriet Tubman)用过的披肩;当年用来陈放14岁黑人男孩埃默特·蒂尔(Emmett Till)遗体的玻璃匣子,1955年他因被告猥亵白人妇女而被处死。蒂尔的死成为黑人民权运动的导火索之一;罗萨·帕克斯穿过的裙子,1955年12月,她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白人男性让座,掀开了蒙哥马利的“自由乘车”运动的序幕;1963年在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第16街浸信会教堂爆炸中存留下来的彩色玻璃碎片和猎枪弹壳,在这次爆炸中有4名女孩丧生。讲述黑人苦难历程的博物馆在美国还有许多,如位于底特律的查尔斯·H.怀特非裔美国人历史博物馆和位于芝加哥的杜萨布利非裔美国人历史博物馆等。


美国还有一些博物馆记录了印第安人被驱逐、杀戮,北美殖民地时期的宗教迫害以及犹太人大屠杀的历史。塞勒姆女巫博物馆再现了1692年发生在波士顿北部塞勒姆小镇那场声名狼藉的女巫审判,当时小镇上1500人中,有150人被误认为是女巫而被吊死。博物馆内女巫雕像随处可见,巫术氛围浓厚。洛杉矶犹太人大屠杀博物馆是美国第一家以犹太人大屠杀为主题的博物馆。


坐落在波士顿港口的肯尼迪总统图书馆1979年落成,实物展厅再现了1960年在洛杉矶民主党大会提名肯尼迪为35届总统获选人的情景,墙上大屏幕播放肯尼迪在提名大会上讲演、遇刺及举国哀悼的原声影像资料。


展现多元的美国和世界文化。非洲裔美国人历史与文化国家博物馆不仅记录了黑人为奴的历史,也展示黑人对美国文化的贡献。馆藏中有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的礼帽,黑人著名爵士乐歌手路易·阿姆斯特朗使用过的小号,查克·贝瑞(Chuck Berry)的凯迪拉克汽车,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空军黑人飞行员驾驶的双翼飞机驾驶舱。


史密森学会的美国印第安人国家博物馆是美国第一个专门展示土著印第安人历史、生活、语言、文学、艺术的文化人类学的博物馆,拥有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关于美国印第安土著人民生活、艺术的展览品八万余件,展品年代跨越一万余年。展览分为“我们的星空”“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语言”等不同专题,从衣食住行用等生产、生活、文化方式的角度,全面展示出印第安土著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以丰富的艺术品馆藏闻名于世,收藏了约350万件从欧洲、埃及到亚洲,从史前到当代的各类艺术品,包括:美国装饰艺术、美国绘画和雕塑、古代近东艺术、武器盔甲、非洲大洋洲及美洲艺术画廊。博物馆还按地区分为埃及文化区、非洲文化区、大洋洲文化区、希腊罗马区、19世纪欧洲区、亚洲区、现代区、中古区、美国区和音乐区。在埃及展区有一座全部用石料建造的古埃及神庙,观众可以走进庙内亲身体验。展区还展示了埃及雕塑和文物。很多文物没有放在玻璃橱窗中,观众可以近距离观赏。


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珍贵的中国文物,如商周汉青铜器、唐宋明清瓷器、明代木家具、清代绘画等,其中有些是中国已经失传的孤品,可谓弥足珍贵。1915年,大都会博物馆远东艺术馆开馆,1986年改名为亚洲艺术馆,收藏的中国艺术品多为洛克菲勒、王己千等人所捐。中国厅里还有一幅元朝山西省广胜寺的壁画,展厅里还有20多尊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佛像。


位于犹太州的家谱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家谱资料检索中心,于1894年由美国摩门教创建。全馆共收藏27.4万册图书,200多万卷的缩微胶卷复制件,涉及3亿多姓氏。收藏中国的家谱共有1.7万种,地方志5043种,清朝户口册4375册,清朝科举资料1293册,还有一些墓志铭、传记、同乡会刊物、古籍等。


服务社会,发挥教育功能。为了使博物馆成为大众了解传统文化、接受科学知识、欣赏艺术的文化中心,美国大多数博物馆都免费参观或采取建议门票政策。史密森学会博物馆群的19座博物馆除圣诞节外,全年免费参观。大都会博物馆成人的建议票价是25美元,但参观者可以自行付费,1美元也能入馆。


美国博物馆非常注重发挥教育功能,中小学是博物馆主要服务群体。在美国博物馆,随处可见现场教学活动。此外,博物馆也经常推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亲子活动。如大都会博物馆,聘请小学及初中教师参与活动设计,为初高中及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为2岁半至5岁儿童设有亲子美术营,并邀请家长亲情参与。


城中的博物馆

美国有一条绵延几千公里的“锈带”(rust belt),位于美国东部和中部。之所以被称为“锈带”,是指这些城市已经进入后工业时期,传统工业开始走向衰败,如同机器生了锈。伴随经济衰退的是失业率攀升、人口大量外迁。



“锈带”上的城市出现大量废弃的房屋,有钱人纷纷搬离,剩下一些贫困人群和流浪者,因而被称为“鬼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本已出现经济衰退的“锈带”雪上加霜。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就在这些“鬼城”,博物馆还在营业,还在做着文化普及、改良社会风气的工作。


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车城,但在2013年7月18日正式宣告破产。预估负债高达180亿美元,是美国历史上宣告破产的最大城市。在一系列应变方案中,市政府将底特律美术馆纳入其中,委托拍卖公司对馆藏进行估价,用于帮助城市重建。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全美各界的关注。虽然市府强调对于其所有的资产皆进行估价,底特律美术馆馆藏只是其中之一,但所引发的争议,不仅在底特律,而且延烧到全美。


底特律美术馆

底特律美术馆是私立博物馆,由多位工商业者捐赠而成立。它的馆藏之所以被市政府列入破产应变方案,源于底特律美术馆长期以来与底特律市政府的密切关系。1919年,底特律博物馆与市府签约,规定由底特律市政府府建造并维持一座新的美术馆建筑的运行,同时馆藏的所有权也归市政府所有。时至今日,美术馆官网上仍明示“底特律市拥有这座建筑、地产,以及馆藏”。


“底特律艺术中心的藏品到底能不能卖来还债?”有人认为救底特律重要,也有人坚持重要的文化资产并不应因此被拍卖。底特律美术馆公共关系总监帕梅拉·马西尔(Pamela Marcil)发表声明,表示将继续履行美术馆为密歇根州居民珍藏美术馆藏品的承诺。


为拯救那些或将被变卖抵债的底特律美术馆馆藏,越来越多的企业慷慨解囊,帮助解决因底特律破产而产生的市政债务。2014年1月13日,负责监察底特律破产案的联邦调解委员会宣布,一个由慈善基金会组成的联合基金会已经募集到大量资金以保护命悬一线的底特律美术馆馆藏。这笔超过3.3亿美元的善款将直接用于弥补35亿美元的养老金缺口。该联合基金会成员包括密歇根东南部社区基金会、威廉·戴维森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此外,其他基金会、个人、企业也慷慨解囊。


如今,底特律美术馆藏品风波已经过去,底特律美术馆巍然屹立,敞开胸怀,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展示从古希腊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优秀的绘画和雕塑作品。


底特律美术馆风波是那些坐落在“鬼城”的博物馆的一个缩影。虽然城市凋敝、停车场破旧,犯罪率居高不下,建筑物摇摇欲坠,坏了的路灯随处可见,还有大量空置的房子,但博物馆依然每天按时营业,童叟无欺。这些屹立在“鬼城”中的博物馆,折射出一种对文化的执着和坚守。


或许是因为历史太短,美国人似乎对博物馆更加情有独钟。同欧洲相比,美国的博物馆起步晚,但后来居上。它们以丰富的馆藏和文化活动,生动地讲述着美国的故事。(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原载于社会科学报1523期)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
shehuikexuebao

欢迎转载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本文首发于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长按识别二维码

立即添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