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影 | 这个“八月”有点冷,他亲眼目睹了医院中一系列“以爱之名”的杀戮

2017-08-04 马小盐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影视漫记

《八月的雾》:“净化”的迷梦

作者:《延河》杂志社   马小盐


二战期间,希特勒治理下的德国,不但对犹太人进行疯狂的种族灭绝,同时为了净化本民族的雅利安血统,还对德国公民进行种种离奇古怪的法律限制:不许与犹太人、吉普赛人等外族通婚。因希特勒认为现代的日耳曼人,就是古典时代的雅利安人,亦是继承神的意志的光荣民族,是地球上最为优秀的人种,与非雅利安血统通婚,会玷污日耳曼人的高贵血统。


电影《八月的雾》海报


之后,为了制造纯种的“雅利安婴儿”,纳粹发起了“生命之源”计划,每到一个被占领国,纳粹就挑选当地金发碧眼的美丽女士(纳粹认为金发碧眼是雅利安血统最为明显的外在特征)与精壮的德国军官发生性关系,并专门成立了多个名为“勒本斯多恩中心”的“生育农场”。其时,至少有8000名“雅利安婴儿”以这种方式诞生。二战后,这些婴孩因为无父无母,又是纳粹“生育农场”的实验品,饱受人世间的歧视与痛苦。与此同时,纳粹也忙于在本种族内施行净化行动。1934年1月,纳粹开始给40多万人进行绝育手术,这些人包括妓女、精神病人、残疾人、罪犯等纳粹认为会玷污“神族”血统不配生育的人。1939年,又开始给先天畸形、罹患疾病的儿童进行安乐死。电影《八月的雾》讲述的便是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一位叶尼塞流浪儿,因生性聪颖,又调皮捣蛋,被收容进纳粹的一家医院。在这所医院里,他目睹了一系列以关爱之名进行的冷血杀人事件。

  


影片中的院长,初看上去是一位和蔼的医学学者。他待人温文,像父亲一般和医院里的病孩一起玩耍,有时还赠送孩子们好玩的小礼物。然而,他关心孩子,与孩子们一起嬉戏,根本目的,无非是判断哪一个孩子已经病弱至在他看来不适合生存,该上他的死亡名单。他父亲式的温厚面具之下,是自诩科学地操纵他人生死的杀人意念。影片中直接执行安乐死的护士小姐,身材傲人,面貌温柔,看上去宛若天使降临人间。但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天使外貌的人,给无论病弱还是健康的儿童执行起安乐死来,皆笑靥如花,毫不手软。显然,在院长大人与护士小姐的眼里,残疾者、罹患疾病者、忤逆者、流浪者等孱弱儿童不适合生存于世,他们是这个世界的病菌。这些儿童的存在,不但不利于纯正的雅利安血统,自身亦会觉得身处炼狱。他们给这些儿童所赐予的安乐死,是一种上帝一般的宣判,更是一种科学的人文关怀,他们便是“上帝+科学”的新权威与新理念。

  


德国哲学家阿多诺,因此发出“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感叹。在阿多诺看来,文明与野蛮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文明的内部蕴含着一个名叫野蛮的胎儿。整个现代文明的启蒙运动中,就内涵着这股不可阻止的野蛮力量。阿多诺对极权主义这一哲学释读,电影《朗读者》也对此给予了最为犀利的反驳。

  

对此,犹太哲学家阿伦特的哲学释读是无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所犯的“平庸的恶”。但事实上,纳粹时期很多精英亦参与了这一大规模屠杀,也有知识人高声歌唱着参与了这一对死亡的颂歌,她钟爱一生的哲学导师海德格尔便是其中之一。

  

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则认为是政治权力将人类生命“牲人”化的后果。但阿甘本所谓的“牲人”指涉的不仅仅是极权社会下,人们有被“牲人”化的危险,而且现有资本主义社会,都有这样的潜在危机。阿甘本哲学理念中的“牲人”,是福柯的生命政治的极端版,也是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延续版。福柯的权力-主体(权力管制主体、形塑主体)、主体-权力(主体影响权力的最终走向)这一互动的生命政治观,在阿甘本那里完全演变为权力-主体的单向度。政治(权力)将人类生命完完全全地捕获、征用、控制,生命被政治直接物化为“牲人”。阿甘本生命政治的另一个与“牲人”概念相随相伴的重要概念是“例外状态”。所谓例外状态就是主权(国家)拥有者随时可以宣布进入了例外状态,因此我们任何人都有随时成为“牲人”的危险。阿甘本将福柯的生命政治激进化,我个人并不赞同,但他的“牲人”理论,用于解释法西斯式惨不忍睹的历史事件,却比阿多诺、阿伦特等人的哲学理念更为恰当。



影片里的院长,便是将孱弱儿童“牲人”化的典型。刚开始给医院病弱儿童安乐死时,院长尚遵循基本的医学判断,也就是说,他在观察一番后,看哪个孩子适合继续生存下去,而后确定将哪一个安乐死。越到后面,他对他人的死亡越无动于衷,即使对方是一个健健康康的儿童,只要忤逆了他的神圣旨意,他也会将对方“牲人”化,从而大开杀戒。这告诉我们,极权主义之所以大规模发生,在于这种邪恶的制度,能够引发出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深藏的来自人类祖宗的远古兽性。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没准居住着一个小小的“法西斯”。一旦环境适当,便会茁壮生长。

  

这是一部令人悲伤的电影,导演的叙事冷峻而疏离,却令人看完无法忘怀。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69期第8版,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社会科学报》新媒体平台

相关文章


荐影 | 看了《摔跤吧,爸爸!》,让我想起了1997年的经典电影《变脸》

荐影 | 当漂流异国的小萝莉遇见“猴神”大叔,瞬间泪目了

荐影 | 《廊桥遗梦》——四日之爱,至死不渝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