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梅乐:儒学与社会主义,两者间分寸需谨慎把握

2017-09-27 梅乐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争鸣

近些年,学界关于儒学与社会主义结合的可能性问题讨论热烈。这反映出学界对当代建设中如何对待传统资源这一问题的思考,很有意义。其实,关于儒学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讨论在民国时期就已展开,而且谈论得颇为激烈。


全文大约1700字,阅读时长约为5分钟。


报纸原文:《理性看待儒学与社会主义》

作者: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梅乐


儒家思想中有社会主义的因素


五四新文化时期,社会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有众多刊物宣传、介绍、评论各样派别的社会主义。一些作者还联系到古代的儒家学说,特别是《论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与《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两段,认为其中含有社会主义的思想。如蔡元培在为柯尔《社会主义史》中文译本作序时,就认为《论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诸言是在主张对内均贫富和对外反对黩武。而《礼记·礼运》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诸语则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之意。他将儒家言语与社会主义的意涵相连一起进行论说。

  


如果说蔡元培还是较为隐晦地表达儒家学说与社会主义的关联,那么《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的记者力子则是明确地指出这一点。力子认为“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几句话正可代表社会主义的“神髓”。而与之相对,“货藏于己”是资本主义的特征。“神髓”一语十分形象,力子借此表达儒家学说中含有社会主义因子之意。

  

另如胡适在讨论王莽的改革思想时,既称王莽为“一千九百年前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又认为王莽推行的土地国有、均田、废奴等政策均源于儒家董仲舒。两相对看,胡适也是承认儒家学说与社会主义有所关联的。


与近代的社会主义有根本的不同


以上学人固然着意强调儒家思想中有社会主义的因素。但应当看到的是:时人谈及此,又多指明古代的儒家学说与近代的社会主义有着根本的不同。陈独秀在一次关于社会主义的演讲中明确地说:古人所讲社会主义是理想的,“其宗旨建设在人道上面;至用何种方法来解决,则徒托空言”;现在所讲的社会主义,“完全建设在经济上面,不是空言的;要合于科学的,很通用的”。在陈独秀看来,古代的“社会主义”与近代社会主义区别甚大,不可混一。这与《学灯》上一位作者的看法如出一辙:“古昔的社会主义为理想的,没有建设在政治与经济的事实上面。建设在政治与经济底事实上面的社会主义,就是近代才有的。”胡适也有类似的看法。他在《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一文中指出: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社会主义代替了十八世纪的自由平等博爱;东方旧文明虽曾有“主张博爱的宗教”和“公田均产的思想”,但都是“纸上的文章”,“不曾实地变成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这亦是在强调一为不曾实行的理想,一则已成为实际的生活状态。

  

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样的认识更为普遍。如抗战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这份历史遗产要予以“批判的总结”和“承继”。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的、以过渡到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却不曾引入儒家学说。


对儒学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采取审慎态度


另外,像张君劢、张东荪等中间派知识分子对于儒学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亦是采取较为审慎的态度。张君劢、张东荪等人并不排斥儒学,认为它有优长之处。科玄论战中,张君劢在《人生观》、《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等文中拳拳致意于“新宋学”之“复活”,表彰宋元明理学家“侧重内心生活之修养”。张东荪在《理性与民主》一书中认为儒家之“自得”与西人“内心精神上的自由相当”;“儒家的律己精神,可以作民主理想中人格观念之出发点”。他们发掘儒学之精义尤其是对现代社会生成的重要性,可谓是不遗余力。张君劢在为张东荪《思想与社会》一书作序时,甚至强调“儒学之精神,同于民主政治,同于社会主义”。但即便如此,张东荪在彰显儒家之“自得”理念的同时又明言“儒家对于制度上的自由则太忽略了”,对于儒家的缺陷并不讳言。他们在论述所主张的社会主义方案如“国家社会主义”时,亦不曾假借儒家名言以为说明。这足以体现他们对儒学的理性判断。

  


总之,自五四新文化时期以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人在有关儒学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多有清醒的自觉。既承认儒学与社会主义有相似的一面,又坚定地指出彼此的根本不同。其间的分寸把握十分谨慎。今日我们在思考、讨论同一问题时,这样的态度不无借鉴意义。(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再生》学人群的社会主义理念研究”(11800-502041002)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76期第6版,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大家都在看

景海峰:超越“时代性”的儒学文化 | 社会科学报

观点 | 祭孔之礼,儒学能适应当今社会吗?

理查德·沃尔夫:21世纪“新社会主义”正在形成! | 社会科学报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


100 30930 100 30930 0 0 1933 0 0:00:16 0:00:16 --:--:-- 6826 * Connection #0 to host 37.48.118.90 left intact bod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