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为什么补习班在中韩遍地开花,重教育的犹太人却很少?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编者按:不久前有媒体报道《亚裔家庭望子成龙,补习班文化传至美国》,报道中提到补习者“大多出自华裔移民家庭”。补习班颇令西方人反感。
原文:《补习文化不公平》
作者:广州 鄢烈山
补习班种种
广义的“补习文化”包括各种补习班(补习学校),包括一对一的私人辅导等,是相对于正规的学校教育(包括私塾)而言的。
这对于缺少学校教育机会的人来说,当然是大大的好事。1949年之后,曾在全国大面积开展扫盲运动,在城乡办了很多补习班,特别是夜校,那是一桩功德。我父亲与伯父就是在那时学会了简单的读报看书的。
到中石油系统采风时,我曾在一篇文章里写道:我最敬佩的,是余秋里将军的好学精神和能力。毛泽东没有选择只比他年轻一岁、念过清华大学地质系、从1949年冬接管玉门油矿就一直在石油系统工作、1956年就担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的康世恩,而是选择他挂帅石油部,可能虑及组织石油大会战要协调党政军各部委之间和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革命资历更深的“长征老干部”余秋里将军更能服众,但是肯定同时深信余秋里的学习能力。
余将军是江西农家苦孩子出身,只念过三年私塾和断断续续的几年冬学。虽然上过红军学校和抗日军政大学,却都只是补习性的短期政治和军事训练。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他就凭着“敏于学”,成了任弼时表扬的“大知识分子”。
搞经济工作,他是真心地向一切内行的人“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读他的回忆录下册,满目石油业的行话术语,他娓娓道来都如话家常。他的这些知识除了自学,必是随时随地找内行人“补习”的成果。
另一种补习班,如现在新东方英语补习学校,是有特定对象与特定内容的。产业不断升级,很多人就业不稳定,职业培训性的补习班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至于人们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的补习班,比如练瑜伽、练书画、练太极,乃至练拳击,等等,都是好事。
这篇报道说的补习班与上面说的不同,“领航学术补习中心是一个美国教育补习公司,专门帮助为标准化考试做准备,学生来自七至十二年级不等,大多出自华裔移民家庭。在亚裔移民社区里,参加这种集体备考班已经成为成长必修课。”
这种备考补习班在中国本土可以说早已有之,遍地开花,所以上述报道用“传至美国”。
补习文化溯源
补习文化为什么在中国、韩国等东亚移民中盛行?
首先,当然与历史上这些地方长期存在的科举考试制度相关。元末人高明的南戏代表作之一《琵琶记》,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留下了一些名句,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表明了科举制度是底层人打破阶级固化壁垒而上升的最佳通道。这一优点也为西方的现代文官选拔制度所借鉴。
至今仍然是这样,非富非贵人家的孩子,没有商业和政治人脉资本,只要书读得好,就可能当教授当科学家进入精英阶层。
这篇报道举例说:“乔因·王的父母来自中国福建,他们来到美国,一切从零开始……如今他们在皇后区的艾姆赫斯特经营一家自助洗衣店,就算备考班对他们来说构成了经济负担,他们也从没流露过这种情绪。……如果有助于确保孩子进入一个有名望的高中,从而有可能进入一个有名望的大学,那么他们仍愿意支付数以千计的金钱。”这种补习文化正是寄望于读好书改变家庭的社会地位。
其次,科举考试代圣贤立言,并不要求思想创新,要的是知识记忆和应试技能。因此,死记硬背、反复练习很重要。
正如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区学院的社会学教授平甲敏(音)所说,补习备考中心是那些移民国家严格的“填鸭式学校”的衍生物——在中国叫“补习班”,在韩国叫“补习学校”。“这种严格的要求被认为是与中国等国以考试为基础的全国教育体系相一致的必要做法——在中国,一次考试决定能上什么大学。”
由此就产生了所谓苦读的训练。美其名曰“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什么“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之类的佳话,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学生用死功夫。
令西方人反感
难道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人、韩国人才重视教育吗?众所周知,犹太人很重视教育,英国人也很重视教育,未见人家这样遍地开花办补习班呀。
关键是要公平竞争!我们现在知道了,中国为什么说实行每周的双休日制度就实行,一下子走到了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前头,原来在中国加入WTO的谈判时,美国对中国政府施压了。不要以为这是美国在关心中国的劳工权益,这是为了自由贸易中的平等竞争——不愿意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太低而产品具有太大的竞争优势。
升学考试的竞争也有相似情况,上补习班对于考高分确实有帮助。就好比,上过新东方等补习学校的学生,托福或雅思考试成绩就是高一截嘛。
人家认为这种竞争违背自然状态,是不公平的。还有一点,人家认为这样做带坏了社会风气。这就好比,欧美一些国家,按照他们的宗教习俗,“礼拜天”商店应该关门休息,而中国人开的商店却仍然营业,这就令人侧目而视。
在中国,回想我们小时候哪有什么补习班,不是照样完成学业了吗?现在别人孩子都上补习班,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就被这种风气所裹挟,不能不违心地从俗,尽管牢骚满腹。
骂补习班的中国家长,我相信也不在少数。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95期第8版,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内容有删减,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大家都在看-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