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从青年走向成熟,四十年间“历史与现实”教会了我们这些……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唯有从强化现实关怀、加强历史梳理等方面入手,全面了解、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青年”,才能真正推进中国青年研究走出碎片化、平面化、功利化等流弊与困境,不断走向“成熟”。
原文:《青年研究:在关注现实和梳理历史中提升》
作者:上海《青年学报》主编 刘宏森
青年研究必须强化现实关怀
我国青年研究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刚刚结束“文革”的国家百废待兴,面临着很多社会问题。其中,青年问题尤其突出:1700万知青返城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整整一代青年学业被荒废;社会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被“四人帮”搞乱,青少年理想失落、价值失重、心理失衡、行为失范……所有这一切,都体现出了“社会问题青年化和青年问题社会化”的特征。青年问题赋予社会问题强烈的青年色彩。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要求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强对青年问题和青年的研究。可以说,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直面青年生存和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是近四十年来中国青年研究事业发展的基本追求,也是宝贵经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急剧变化,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广泛深入地渗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青年的视野日益开阔;青年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日益加剧;青年世代转换频率日益加快;青年群体分化现象日益明显;青年日益走近社会发展的前沿,在新技术发展、产业发展、社会生活风尚、消费等文化和经济的多方面,具有了越来越大的话语权,影响着甚至引领着时代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不仅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代表,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代表。但同时,他们在教育学习、就业创业、社会参与、婚姻爱情、权益维护等多方面,也面临着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一些青年研究者主动走进“田野”,走进青年,在与青年的长时段、多侧面的互动中,对当代青年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推出了不少佳作,如廉思的“蚁族”、“工蜂”研究系列,黄海的“街角青年”研究系列,马中红及其团队的青年亚文化研究系列等。这些优秀研究成果视野开阔,深耕聚焦,有助于人们透过当代青年的生活和行为,更加全面、深入、准确地把握其思想与价值、困惑与追求。同时,它们也启示人们:青年研究唯有以热爱青年、关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情怀,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积极应对与准确把握青年中的种种新现象和新问题,方能不断体现和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
青年研究必须重视历史梳理
准确把握青年的本质,是研究青年的重要目标。而青年的本质是在其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和体现出来的。缺乏对青年的历史和历史上的青年的了解与把握,必然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青年本质的把握。因此,要说清楚青年的本质,就需要人们从青年的历史和青年的现实这两个维度,进行长期的深入研究与学术积累。
长期以来,对于青年的历史问题,人们存在着不同意见。“比较通行的看法是,青年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群体和社会力量的产生是在西方近现代工业革命之后,青年的产生是一种‘现代性的后果’或现代化进程中的伴生现象,青年历史叙事的起点自然也应是现代社会的开端。”(田杰,2017年)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却也有些似是而非,令人难解——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工业社会以来的数百年只占很小的一段。
如果说青年是工业社会的产物的话,那么,在工业社会之前漫长的古代社会中,难道就没有青年?事实上,这里存在着混用“年轻人”和“青年”这两个概念的问题。很显然,“年轻人”主要是一个年龄的概念,“青年”则主要是一个文化的概念。“青年”是“年轻人”,但“年轻人”却未必是“青年”。“年轻人”古已有之,有了人类,就有了“年轻人”。在传统社会里面,“年轻人”分散在各个部落和各个家庭里生长生活,接受前辈的指导,学习各种各样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在此情况下,“年轻人”还没有体现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文化和社会阶层意义,还不是“青年”。从“年轻人”到“青年”,其间经历了一个特殊文化发生,以及特殊文化赋予“青年”本质的过程。这种特殊文化就是“青年文化”。从“年轻人”到“青年”,与“年轻人”通过多种平台(比如学校、工厂以及互联网等其他形式)聚集直接相关。通过聚集,原先分散的“年轻人”得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甚至相互冲突。在交流、启发乃至冲突中,其原本各异的思想情感、价值理念激荡在一起,以远超一加一等于二的态势逐步融合形成了为众多成员普遍接受和内化的新的思想情感、价值理念,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青年文化”。由此,“年轻人”聚集、融合、建构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青年”诞生了。
当然,这些概念及其构成的框架还只是一种理论的假设。在中外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年轻人”通过哪些平台,如何聚集,“年轻人”群体内部如何融合不同的思想价值,“年轻人”群体如何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些都需要分别通过钩沉耙梳,进行系统的梳理才能逐步得到确证。需要指出的是,梳理历史并不意味着一头扎进故纸堆中。关注当下青年发展的历程,比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青年发展的历程,也是一种历史的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前后的中国青年之间有哪些区别,这些区别是如何造成的;再比如,互联网作为一种聚集的平台,在当代青年文化和群体特质的建构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等等,同样具有历史梳理的价值和意义。钩沉耙梳青年的历史是一项“板凳一坐十年冷”的艰苦工作。令人欣慰的是,一些优秀研究者甘坐“冷板凳”,潜心梳理青年历史,近年来推出了一些佳作。比如田杰关于青年历史研究的一系列论文,陈映芳关于中国传统社会中青年特殊社会角色的梳理等。尤其令人感佩的是,年近九旬的谢昌逵老先生以八年泡图书馆的耙剔梳理之功,几易其稿,撰写了《青春奥秘——青年的历史存在与社会角色》一书。该书出版并由《青年学报》刊载系列评论后,引起了中国青年研究界的广泛关注。他们的努力给青年研究界以深刻的启示:青年研究者们唯有耐得住寂寞,“十年磨一剑”,方能促进青年研究更好地进行知识积累,进一步提升学术水平。
青年研究必须夯实学理基础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中国青年研究如何在学术界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这是青年研究界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其实,作为一种因应社会需求而生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青年研究要赢得学术界专家学者的认可,关键在于不断强化现实关怀、加强历史梳理,在准确把握青年的现实和历史等方面,拿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而要拿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青年研究界要像其他社科研究领域一样,首先要努力摒弃急功近利的行为方式和陋习。要潜心走近、走进当代青年的生活之中,通过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而不是“数据当家”式的“实证研究”,努力准确把握当代青年的特质;要严格遵循逻辑规律、学术规范,严谨治学,帮助人们透过种种青年现象和问题,更准确、深入地把握青年的特质、青年现象和问题背后的实质。
同时,要努力强化学术训练。多年来,青年研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问题意识”不强,研究选题低水平重复;“实证研究”不实,调查简单化、零散化、随意化,调查结果可信度低;逻辑规范不严,思维少严谨、概念少界定、问题少归纳、原因少梳理、对策少依据等。所有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形成,皆与一些青年研究者研究能力不足直接相关。而研究能力不足,又与学术训练不够直接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讲,当下青年研究缺乏的首先不是研究范式、实证研究方法、后现代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高深理论,而是在问题把握、概念使用、论据把握、逻辑推理、思维层次安排、切入口选择等方面的基础性科研能力。在当下青年研究学术期刊的作者中,有不少人是团干部和团属院校的教师,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高校辅导员。毋庸讳言,在他们中间,高水平的研究者可谓凤毛麟角,而大多数研究者有参与青年研究的热情,但其学术训练普遍不够,难以拿出高质量的青年研究成果。因此,一方面,要整合力量,强化对这些研究者的学术训练,帮助他们提高研究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青年研究学术团体、学术期刊等的作用,吸引多学科社科研究界的高水平学者,参与青年研究。本来,青年研究就是一个需要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审视与介入的研究领域;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是青年研究的基本需求。青年研究是一个开放的领域,是一个需要多学科社科研究界的高水平学者“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朝阳研究领域。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97期第5版,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大家都在看-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