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度”神话:气候变化的理想与现实 | 社会科学报

2018-03-21 熊一舟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2017全球碳预算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化石燃料及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强劲回升,预计比2016年增加2%。全球碳排放量不降反升,气候变化前景不容乐观。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内,一直以来是一条公认安全的气候红线。然而,时至今日,这一目标是否还符合实际?2017年2月8日,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刊发了美国突破研究所(the Breakthrough Institute)执行主任泰德·诺德豪斯(Ted Nordhaus)撰写的文章,对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原文:《“2度”神话:气候变化的理想与现实》

熊一舟/编译


气候变化前景不容乐观


2017年,全球碳排放再次增长。这使得人们对保持此前三年碳排放零增长记录,从而使之成为人类与气候变化斗争中一个转折点的希望灰飞烟灭。可持续能源的倡导者将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降低看作是碳排放零增长的原因。能源效率提倡者则认为此前的排放增长停滞意味着经济活动与能源消耗开始脱钩。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碳排放零增长的原因是世界部分地区经济增速放缓。这一观点似乎更接近于事实。毕竟,能源经济的大多数内在要素并未发生变化——全球经济的能源效率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清洁能源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占比也没有发生急剧变化。因此,随着经济恢复增长,碳排放量又重新增加。

  


即便是在碳排放零增长时期,世界也并未在避免未来发生重大的气候变化事件方面取得多大进展,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要想在本世纪或下个世纪避免海平面急剧上升或其他重大气候变化后果,仅要求碳排放量不达到峰值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实现大幅下降。然而,无论全世界在削减碳排放方面作出何种努力,碳排放量的下降都只是渐进式的。

  


2017年秋天,在波恩举行的气候变化问题谈判中,外交家们再次重申了将全球变暖控制在工业化前气温2摄氏度内的远期目标。这一目标最早在四十年前被提出,时至今日,它仍是全球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风向标。尽管几乎所有严肃的分析家都认为这一目标难以实现,但一些人仍然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政治意愿,这一目标还是能够实现的;另一些人认为,尽管这一目标实际上很难实现,但它代表了一种激励全世界更快更好减少碳排放的精神;还有一些人则认为,如果每个人都更加认真地对待减排工作,这一目标就仍能实现。

 

 

但是,人们应当认真考虑持续追求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的后果。必须指出的是,未来发生一些重大气候变化的后果几乎已经难以避免。继续坚持将升温控制在2度内的目标,有可能使全世界难以为应对和管理这些后果做好充分的准备。


“2度”控温目标不切实际


坚持将升温控制在2度内的目标削弱了人们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努力。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想在本世纪中期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度内,就需要在今天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应用碳排放为零的能源技术。这就意味着,推动实现渐进式去碳化的许多政策目标,如许多国家正在实施的煤改气政策,就将被废弃。正是出于这一原因,许多气候变化研究的倡导者对将天然气作为煤的替代品一点都不感兴趣,甚至表示反对,尽管煤改气是美国过去十年来碳排放减少的最大来源。

  


此外,将升温控制在2度内的目标也阻碍了人们支持研发更好的清洁能源技术。至少在未来10-20年内,下一代技术,如先进核反应堆技术、先进地热技术和碳捕获技术,很难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因而也难以为“2度”目标作出贡献。难怪有些气候变化研究的倡导者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唯一有效的措施是应用当前已实现商业化运作的零碳技术。

  


然而,现有的零碳技术很难满足这一要求。确切地说,尽管一些研究模型显示当前的可再生能源可满足电网需求,但世界多个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增长轨迹似乎遵循着一条经典的S型曲线规律。由于间歇性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的价值随着它们在发电量中所占比例的上升而急剧下降,因此可再生能源在经历了初期的强劲发展势头后,在电网中的市场份额占比基本会稳定在20%甚至更低。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间,传统的核反应堆发展迅速。法国80%的电力由核电提供,瑞典50%的电力由核电提供。但是,传统的核电技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及一体化的建造、管理和运营机构。数十年来,在经济自由化回归和技术官僚政策日渐式微的背景下,这种方式已经难以为继。除中国和其他一些亚洲经济体外,数十年来已经很少有国家能够建造大规模的核电站了。

 

 

这些限制继续阻碍了全球电力行业的去碳化进程。然而,电力行业仅占全球能源使用量的20%左右,而且事实证明,与交通、农业、工业和建筑业相比,电力行业还是推动去碳化相对容易的行业。在炼钢、水泥、化肥和航空等领域,目前还几乎没有能够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

  


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选择,包括能够为工业部门提供能源的先进核反应堆技术,能够捕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碳捕获技术,以及有望取代柴油和航空燃油的低碳合成燃料。然而,要想这些技术投入实际应用尚需数十年之久。简而言之,目前还无法达到将升温控制在2度内所需的减排技术要求。因此,盲目坚持“2度”目标不但削弱了低排放的渐进式努力,而且降低了对全球经济去碳化所需的减排技术研发与商业化长期投资。


建立更符合现状的政策框架


在即将到来的多个世纪中,人类将生活在这个变得更热的星球上。将升温控制在2度内的想法会转移人们的注意力,使世界难以采取更贴合实际的政策来应对气候变化。而一旦放弃将升温控制在2度内的不现实目标,更多符合实际的政策就将进入决策视野。

  


我们应当竭尽全力推动去碳化的加速。加快推进煤改气以及继续研发可再生能源技术,将逐步帮助减少气候变化风险,尽管二者都无法促进实现将升温控制在2度内的目标。与此同时,不应将那些实现长期深度减排所需的关键技术排除在外。例如,继续对低效的太阳能电池板技术提供补贴,就将关闭高效的太阳能技术进入市场的大门。

  

不同于风电和太阳能,廉价天然气使得许多核电设施无法获得进入电网或直接发电补贴的红利。在发电量占比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诸如风电和太阳能就有可能将其他零碳排放的发电方式排挤出去,使其难以获得一席之地。而后者对于实现电网的完全去碳化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目标是深度去碳化,那么就应当进行更多公共投资,用于研发清洁能源技术并实现商业化运作,尽管这些技术在未来几十年中可能不太会对减排作出多大贡献。

  


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再以将升温控制在2度内为借口,制定针对全球贫困人口的日益紧缩的碳排放预算。不让贫困人口享受化石燃料驱动的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是不道德的。因发展停滞而获得的低碳排水平,并不会对缓解未来可能面临的极端气候事件产生任何有意义的影响;但发展带来的红利却将使人们能更从容地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最后,全世界都应认真考虑研发除碳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并建立使用这些技术所需的国际机制和治理框架。

  


从开始思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之日起,人类就或多或少地怀有这样一种执念:气候变化问题终将得到解决。将升温控制在2度内的想法正是这一冲动的体现。实际上,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人类当前和未来面临的一个永久性问题。我们能做到成功管理气候变化问题,却永远也不可能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将国际气候政策努力从“2度魔咒”所带来的诸多限制中解放出来,即便无法消除气候变化带来的所有风险,也能使我们更好地管理这些风险。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99期第7版,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大家都在看-

气候 | 20亿公顷土地出现荒漠化,相当于两个中国的面积……

气候变化可能带给亚太国家灾难性的“后果” | 社会科学报

时事 | 美国“背锅”,中国“接盘”,气候变化不再打嘴仗!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