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 | 生活在哲学的凝视下——逃离“焦虑”的深渊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原来你也想很快乐
ღ
塞克提乌斯告诉我们,沉思的内容包括“你今天治愈了自身的什么病患?抵制了自身的什么弱点?你在哪方面显示出有所进步?”
原文:《生活在哲学的凝视下》
如何看待自身和周遭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这应该是哲学改变生活方式的出发点。解读哲学话语,从而促使个体自身由内而外发生转化,最终达到彻底改变生活方式的目的,这并不是哲学理论向廉价心灵鸡汤的沦落,而是我们在充满喧嚣、极易焦虑的当下利用经典重构有关“精神修炼”法则的必然选择。
契合这样的使命,威廉·B·欧文用《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一书,分析了斯多葛哲学的深层内涵,并向我们展示了寻找、乃至拥有美好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理解力、适应力和行动力。
理解自己
如何从忧伤中挖掘出快乐?
理解自己,既是如苏格拉底而言对自我的一种“审视”,又不全然只是审视,它应当还有在掌握自己的心理、情绪、情感基础上的包容和谅解、悦纳和鼓励。“审视”更倾向于理性的观照,极有可能掺杂了公共伦理的要求、社会评价的制约,而“理解”,才能在更深层次上实现与自己的对话,从而更为贴切地为过往做出总结、对未来做出规划。这是一种把自己当做“人”的做法,也是在一个科学和技术急速发展的时代里,最应具有却相当欠缺的态度。
斯多葛主义者早已意识到,哲学中有重要的心理学成分,它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找到自己、获得快乐。根据塞涅卡的说法,斯多葛主义者着重寻求的,就是使“大脑如何才能始终持续在安稳、良好的进程中,能对自己宽和,能够乐观地看待眼下的状态”,然而实际的情形却是消极想象和自我否定充斥了现代人的心灵。这种局面一定是坏事吗?并非如此。要知道,霉运的打击对于那些“只期望好运”的人来说,是最大的。或许,在平常生活中,让美好期待和适度焦虑共同存在,恰好是保证状态稳定的方法之一。
这种并存,是针对心理学家沙恩·弗雷德里克和乔治·洛温斯坦提出的“享乐适应”理论的应对策略。人们习惯于既定状态或既得利益,往往会产生乏味、无趣的感觉,作为这种感觉的延伸,又会构成新的欲望,如此反复,当我们处在欲望的“跑步机”上时,不满、厌倦甚至痛苦随之而来。无论是对事物,还是对一段亲密关系,习惯拥有都是阻止我们从中不断获得乐趣的重要阻力。仅靠压抑欲望能使人们从不满中解脱吗?至少目前看来,收效甚微。斯多葛主义者认为,“消极想象”,更通俗一点说就是“想象失去”,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逆转方式。就如同冰箱的冷冻室封存食物也有一个期限,我们所面对的命运和人事,也并非一成不变,任何享受都有完结的一天,任何苦难也都有死亡的时候。
哲学并不是唯一一种帮助人们了解自己、获取平静安宁的途径,且不提佛教特别是禅宗、道教、基督教对人本性的认知和教化,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就非常强调君子“不惑,不忧,不惧”的心理状态,而通俗意义上的快乐——知足常乐,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
适应他者
如何与外部世界共同存在?
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避免与人打交道?这个难题涉及的不只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技巧,更多地反映了哲学世界关于“我”与“在我之外的一切”的种种争论:我的生存只是我自己的吗?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指出:“他人并不等于说除我以外的全部余数,而这个我则是这余数中兀然突立的;他人多半倒是我们本身与之无别、我们也在其中的那些人……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在世就是与他人共同在世。”“他者”构成了我们回看自己所在的世界,那么如何适应这个外部世界,则是斯多葛主义哲学家既长久又艰难的思考。
只要生存在世,就一定需要与其他生存者打交道,然而这种交往,并不总是愉快、积极的。简单的回避,无法帮助我们彻底逃离不快,尤其是在面对无处可逃的境地时。
以对象的性质来划分,人的社会交往至少涉及“你可以选择的”和“你不可以选择的”两类人群,前者可能是朋友,后者则是基于共同利益而出现的人。对此,斯多葛主义者提醒我们,独处时我们所形成的“特定的性格和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与他人进行交往时的状态。
某种意义上,这似乎刚好与海德格尔的“无别”说法相一致,我们如何假想他人、如何图谋对方,既是对自己的定位,同时也引来了对方同等程度的伤害。这就是爱比克泰德所说的:“记住,侮辱你的不是那个辱骂或打击你的人,而是你认为他们正在侮辱你的这种判断”,交往关系,其实是互相映射的结果。我们处在看似客观的、共同的世界,同时每一个人的外部世界又无法不受到自己行动的影响。
明白这个道理意味着可以改变世界吗?斯多葛主义者没有这么乐观,他们反而认为:尽管改变他人是可能的,但是当我们与他们相处时,告诉自己他们天生就是这样行事作为的,可以使自己少些苦恼。不管是将微小的苦痛放到广阔的宇宙背景中重新体认,还是拒绝像自己讨厌的人那样行事,既不吹嘘亦不贬损,既不敏感亦不冲动,我们需谨记的,不过就是世界之大,理应采纳不同的价值观。
行在此刻
像最后的时刻一样
人首先在行动中生存。行动既需要方向,同时要能付出努力。塞涅卡这样说过:“我们应该这样生活,仿佛此时此刻就是我们的最后时刻。”一定层面上,像在生命的最后一天那样活着,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如同法国电影《余生的第一天》中展现的那样,然而我们又无意于煽动世人一定要在领悟分离与死亡之后才明白“生之太美”。在恒常的处境下重返日常生活,回归一个真实的、此在的世界,才是生活哲学的目的。听起来,这似乎是一种“反哲学”的表述,然而,与实践相结合的哲学话语,其最大的作用正在于能够指导行动。
从行动的方向上看,人们应当把行动放在自己可以控制的事物上而非相反,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没有价值的追求上,从而错过了人生的其他可能。行动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工作,藉由工作满足的欲望甚至可能吞噬一个普通人。斯多葛哲学家们提倡的是如何更好地应对羞辱、悲伤、衰老,坦然地面对声名与诱惑。
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应当在沉思中确定行动的方向。塞克提乌斯告诉我们,沉思的内容包括“你今天治愈了自身的什么病患?抵制了自身的什么弱点?你在哪方面显示出有所进步?” 当然,是否有意识地进行了“消极想象”也是沉思的必备条目。这需要我们每个人尽力做到,身处日常生活中,既扮演参与者,又能变为旁观者。
沉思的作用并不指向沉溺过往,最重要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到未来,帮助我们减轻焦虑,释怀过去,把心力聚焦于生命中能够控制的事物上。我们从马可·奥勒留的言论中学会取舍,从爱比克泰德那里学会如何在有限的生活中获得更大的满足,这些实践技巧和生活忠告,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高度的适用性和神奇的指导性。
确定行动的方向带来行动的能力,这是一种一以贯之践行的决心和毅力,更是一种行在此刻的迫切和追求。如同爱比克泰德所言,“践行斯多葛主义就像是为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而进行训练,但是两者间却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我们为之训练的奥林匹克竞赛是在将来的某一天进行的,而我们生活的竞赛现在已经开始了”。采纳一种人生哲学,只是让生活变得美好的起点,充满意志力的践行,才能完成最终的蜕变。
假使哲学只能进行理论的或历史的研究,由其产生的则只能是哲学的研究者,通常是哲学系的学者,那么对普通人而言,对那些不从事哲学研究的人来说,哲学还剩什么?如果用斯多葛主义做一个概括,那应当是“为人生的哲学”,这正是与理论的、历史的哲学并驾齐驱的、面对哲学的一种实践方式,也是这本书的作者所主要探讨的。可以说,假若你想从一本哲学书籍的阅读中获得避免消极情感的技能、获得确立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的方法,那么,《像哲学家一样生活》庶几为你提供最诚挚有效的帮助。
青年学者
吴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石家庄铁道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多次在《社会科学报》《文汇报》上发表文章,涉及文学、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评、时评、随笔等。
-The end-
相关
文章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