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短暂繁荣变为长久繁荣,农业农村可以更上一层楼 | 社会科学报

王兴国 樊祥成 社会科学报 2019-12-12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原文:《深挖潜能,发挥农业农村更大作用》

作者 |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 王兴国;山东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樊祥成

图片 | 网络


摒弃农业农村从属地位的惯性思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延续和创新,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目标直指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从历史上看,我国城乡发展理念经历了从重城轻乡到城乡统筹再到城乡一体等一系列重要变化。相应地,城乡关系也从城乡二元分割走向城乡统筹、一体发展



在城乡分治思想指导下,虽然乡村在改革之初也曾经历过短暂的繁荣,但是生产要素长时期从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削弱了农村的发展能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因此,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发展阶段,根据当时的发展条件,重构城乡关系,主要是立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把弥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欠账、着力改变农业农村落后面貌作为切入点,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从属地位。



而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目的是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乡村振兴,不单单是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缩小城乡居民在现代意识、科学精神、文明理念方面的差距;不单单是着眼于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国家发展的红利,更重要的是让全体国民更多地分享农业农村提供的优质的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


从这层意义上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的充分发展,既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缓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又能更好地推动城乡融合,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战略纵深。



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摒弃惯性思维,不但要补齐短板,而且要深挖潜能,让农业农村在实现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发挥更加主动、更加重要的作用。


要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进入新时代,产业发展,速度不是目的,质量才是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第一,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第二,要围绕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强生产、加工、储藏、包装、流通、销售各环节,坚持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突出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等重点领域,推动终端型、体验型、智慧型、循环型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构建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第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培育壮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第四,要坚持农业提质导向,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倡导“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富农”理念,加大农业领域标准建设,开展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推进农业标准化、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鼓励各地打造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实现数量规模农业向质量品牌农业转变。


第五,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强化农业国际技术合作,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农业开放合作新格局。



第六,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本要求,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提高农业支持保护效能,完善农业生产激励机制,加快形成覆盖全面、指向明确、重点突出、措施配套、操作简便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要发挥各类人才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但要培养和集聚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而且要发挥新乡贤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新乡贤既包括本村的老党员、老干部、复退军人、经济文化能人,也包括出生地、成长地或姻亲关系在本村的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企业法人、外出经商务工群体的优秀代表、持证社会工作者、教育科研人员,还包括在农村投资创业的外来生产经营管理人才等。



第一,要鼓励新乡贤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经济要发展,关键要注入现代要素。经历过市场经济洗礼、接受过完整教育的新乡贤往往拥有一定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本,他们连接城乡,借人格魅力、学识修养、名人效应、创意点子,有利于推动资金回流、企业回迁、信息回传、人才回归,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第二,要鼓励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新乡贤参与基层乡村治理,体现了“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理念。新乡贤来源于群众,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较高的群众威望,对政策法规和村情民意吃得透、摸得准,处理事情既合情又合法。要引导新乡贤协助乡村基层组织,服务身边群众,妥善解决乡村治理中出现邻里矛盾、家庭矛盾、干群矛盾、历史遗留问题等棘手问题,提高乡村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第三,要鼓励新乡贤引领乡风文明。鼓励新乡贤参与乡村发展事务,有利于营造用贤、尊贤、重贤的社会氛围,调动和激发村民学贤、敬贤、立贤的热情,抑制和消除长期存在的因农村社会结构失衡而出现的有违道德伦理的现象和违法行为。


第四,要鼓励新乡贤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新乡贤要把自身的现代价值观传递给村民,透过新的思想观念、知识技能影响家乡,更好地架起乡村居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的桥梁,让更多的农村居民熟悉现代意识、科学精神、文明理念,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11期第2版,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辣条、山寨“饮料”、烤肠,农村孩子可以不吃了吗? | 社会科学报

农村金融:农村经济的血脉,下一步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 | 社会科学报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调查:创造“改变命运”的机会! |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