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告别学术统计时代!

许明 社会科学报 2019-12-12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三评”改革

新闻热点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指出,科学设立人才评价指出:


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把学科领域活跃度和影响力、重要学术组织或期刊任职、研发成果原创性、成果转化效益、科技服务满意度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


数量→质量

学术研究量化的问题由来已久,大多学术单位对篇幅、数字等著作作数量的统计,甚至用分数来衡量学术任务的完成情况,由此决定职称、待遇。由于学术体制性的引导,很多研究人员、教授、教师以及研究生,甚至学术出版单位都把学术数量的追求放在了第一位,滋长了追求数量的学术浮夸风气。对此,现在已经到了不能不正视的时候了。


原文 :《告别学术统计时代》

作者 | 《社会科学报》原总编 许明

图片 | 网络


吃货的自我修养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老师辈认为写一篇学术论文是件很重要、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二三十岁的学者往往专著已经有好几部了,再加上互联网的应用和网上的抄袭,论文更是不在话下。无节制的学术生产造成的结果就是学术泡沫化。全国专职的社科研究人员就有三十多万,再加上大学老师、研究生,估计全国的学术人口不低于100万。这100万都要凭自己的论文和专著来评职称和竞争更好的待遇,特别是博士生被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三篇以上的论文。这种盲目追求数量的学术生产就像是“学术大跃进”一样,造成的局面就是大家所看到的学术质量的稀释、问题意识的稀释以及大量学术论文的重复生产,也就是说学术繁荣的背后恰恰暴露的就是学术的苍白,生产出来的东西是没用的。这也造成大家做学术研究不认真,写专著不认真,对评奖也不认真。



各行各业的评判标准都和论文挂钩是一个很奇怪、很不正常的现象,说到底这是形式主义的一个恶果。因为数量看得见,可以统计。可质量呢?铺天盖地的论文专著起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了吗?


写文章是为了做学术研究,出专著是研究课题的完成,从这个角度看,一门学科的发展到底需要多少文章呢?比如文艺学,我亲身经历了文艺学20年的发展过程,到现在文艺学学科还没完成它的体系建构,基本问题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大量的论文是无用的,只有一小部分论文才在中国文艺学科发展上留下一点点印记。



这告诉我们,真正推动学科发展的点是不多的,能够完成这些研究的人也是不多的。真正在文艺学科发展上推动了某种体系、提出了某种论点、提出了某种范畴、提出了某种思路的专著实在是不多,也就是说大量的专著是没用的。那么学术规律告诉我们,人海战术不是科学,文海战术不是学术。比如中国文学,全国有三千个院校设系,每个单位如果有十个人,那么写文章的就有三万人,一年一个人一篇文章的话,一年就是三万篇文章,一年如果要求三篇文章的话,就是九万至十万篇文章。一个学科的发展用十万篇文章来覆盖,这是个笑话!也是完全不必要的浪费。其实,中国的学术人口这么多,我们提出一个比较恰当的口号就可以了,一个学者扎扎实实地一年完成一到两个课题,出一到两篇有研究成果的文章就可以了,而且不要求每个学者都要写。


改变学术评判标准


学界要请有关部门重新制定标准来进行真正的学术引导。从学术发展的规律来讲,我主张以岗位的业绩来进行考察,比如教师就是教学,而不应该要求他们写很多学术论文;报刊的编辑就是编辑文章,以编辑的业绩来考查;博士生就是学习,三年就只要一篇学术论文,而不应该要求他在博士生阶段发表三篇以上论文。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讲,考核应该是岗位考核,大学教学考核的就是教学,看群众反映、对学生的引导以及组织教学的科学性等。



当一个好老师和当一个研究者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通过大学内部设立自己的研究机构来调节科研的需要,比如可以有一部分教师定期地轮岗,去大学内部的研究所工作,这样工作一段时间后再来教学,但也不必要每个教师都这样来兼职,而且每个人的才能也不一样,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搞科研工作,而应该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来做适合自己的工作。写论文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有要求的,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科学研究有一定的时空条件,也需要一定的天分和能力,要有对问题的把握能力和意识的亲透力,以及探究问题的执著。现在变成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科学家,等于学物理的都是物理学家,这难道不很荒唐吗?现在论文专著已经没有人来矫正你的错误,也没有人来评比你的优劣,也没有人来看你的得失,这成了一个恶性的局面,所以我们应该大声疾呼,让主管部门了解这个情况,改变这种状况,从而告别这个学术统计时代,给学术界减负。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010期第5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观点 | 博士都“混”影视圈了,“学术讨论”不光是开会!

我们是怎么评价稿件“学术性”的? | 社会科学报

人工智能时代:全球学术话语权,我们“抢定了” |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