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以成人:警惕口言“善”,身行“恶”,学术之妖也!——世界哲学大会今日召开 | 社会科学报

钱宏 社会科学报 2019-12-11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世界哲学大会已具有118年历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哲学学术会议,每五年召开一次。


今年,由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FISP)及北京大学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将于2018年8月13-20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这是世界哲学大会第二次在亚洲,第一次在中国举办。本次大会的开幕式于2018年8月1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原文 :《“学以成人”的主题,如何保证实践中不会“学以成妖”?——写在北京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召开之际》

作者 |全球共生研究院 钱宏

图片 | 网络


有着118年历史,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哲学学术会议,时隔十年,于今天第二次在亚洲(2008年第一次韩国首尔)的中国北京举办。本届大会,是世界哲学大会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国哲学思想文化传统作为基础学术架构,并以“学以成人”为主题展开哲学研讨。规模之大,国内也不多见。大会仅分论坛就近百场,这样的世界学术大会对于大众来说,记住的往往是大会主题。而我却对这个主题有着深深的忧虑。



康德说,人本身就是目的而不仅仅是工具。这是相对于农耕文明时代“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神权、君权(王权)、特权小圈子(“仁也者,人也”)而言,强调人的“自由理性”权利,是完全恰当的。但是,相对于今日生态文明全球化时代,之于自然、之于地球众生灵,特别是之于“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神”三大共时性关系来说,所谓“人是目的”的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就大成问题。现在到了对“人文主义”进行反思的时候,这也是我们强调全球共生的目的!



把哲学说成是“人学”,也是大成问题!特别是在中国文化语境和价值取向条件下,很可能的情况,不是对西方“五朵金花”局限性的超越,而是更加“龟缩”在自娱自乐的等级人伦——从远古的“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到近古“王”成“天子”“圣人”后,将其他人规以成“官、史、僧、道、医、工、匠、娼、儒、丐”;从唐宋以降的“学而优则仕”,到今日的“学以成人”。



我不怀疑主办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人士,将主题确定为“学做人”,英文用Learning to Be Human翻译回汉语的时候为了宣传的需要,而定名为“学以成人”,希望打通东西方哲学的动机的纯粹性,毕竟如何做“自由理性之人”确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哲学的主流



但是,一经把这个“学以成人”,从文本修辞描述和立场选择的向度——“为己之学”、“身心之学”、“性命之学”、“君子之学”、“圣人之学”——放回到中国“君本位”、“官本位”、“资本本位”、“强人为王”、“流氓哲学”和机会主义盛行的人伦日用的官场、商场、情场境况之中,这个所谓的“学以成人”,其“学”其“觉”其“省”的实际效果,很有可能非但不是杜维明先生冠以“己群天地”四维的“精神人文主义”,而是象徐才厚、周永康、令计划那样“自觉”的“两面人”,是“学以成妖”,即成为荀子痛斥的“口言善,身行恶,国之妖也!”



而在“科学技术功用+谋略性智慧传统”盛行的今日,有着全世界最大学校规模,最多博士学位头衔的中国,往往无法保障这个“学做人”的人,不是狂妄自大,并对“自己人”之外的他者,则“口惠而实不至”,甚至“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的人。


所以,姑且不论“学以成人”违背了“成人”规律——无论是伯阳父、佛陀、泰勒斯、苏格拉底、老子、管子、孔子、墨子、亚里士多德、耶稣、马克思、爱迪生……都非“学以成人”,就学理而论,也不仅与“西方哲学”毫无共通之处,更无法担当得起解决“哲学的未来”、“星球的未来”、“人类的未来”,特别是无法承载生态文明建设灵魂之责——全球生态政治视野下如何化解地缘政治时代条件下多重冲突重建世界秩序?



是的,德里达说过,西方哲学在近世以来已经逐渐堕落为一种智力的游戏,以所谓的“五朵金花”即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等的研究在象牙塔中自娱自乐,既无法回应现实问题,也无法对人伦日用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德里达作为解构主义者,对西方哲学作出這個描述无疑是自洽的,但绝不是说哲學不要“五朵金花”。更不等于哲学可以“用修辞文饰替代逻辑与感知,以利益立场选择历史与事实”,龟缩在前人开创的所谓“道”中偷懒,“学”“以成”套中“人”。



总之,如何保障“学以成人”的主题,不会在现实情境中导向“学以成妖”?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直面的真问题、硬问题,回避不了。



2013年在世界哲学之都雅典举办的“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上,我曾讲到一个时代性哲学命题,我愿再次献给参加第24届哲学大会的所有与会者:


我们这代人注定要自创范式,而非继续在现成范式(轴心时代以来的西方中心主义、东方神秘主义、中国中心主义)中寻找安身立命之所。


愿每个关注今日世运的人士,以更新智慧开哲学新路!


相关文章

“动力”与“秩序”:开拓近现代中国哲学史的新空间 | 社会科学报

无处安放的“情感”,注入哲学系统依然挑战不断 | 社会科学报

青年 | 生活在哲学的凝视下——逃离“焦虑”的深渊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