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乡土学派:为人师者——张厚安先生 |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正是先生倡导的这种实事求是精神,让其后继者,不管学术观点如何,在农村研究中,重视实地调查、实证分析之方法论,始终一致。他们中较关心政策咨询者,由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发展成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较重制度实践之社会基础研究者,被学界认作社会科学的“华中乡土学派”。得此气象,为人师者,夫复何求?
原文 :《以无字之“书”补有字之用》
作者 | 中山大学 谭同学
图片 | 网络
教之以严
古者,师有大成,称先生。我识张厚安先生,在2001年5月,同他到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农村做调研。那时,先生七十四岁,我则在华中师大正要本科毕业,读本校政治学硕士,而政治学的师资也支撑着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如此一来,我算提前进“场”学习,也由此得知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学科和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皆为先生所创。学长们更是羡慕,我首次调查就能得到先生指导(遗憾的是先生年事渐高,这是其最后一次亲身带学生实地调研)。
在调研中,先生十分和蔼。除时不时提醒多做记录之外,一旦只有我俩在场时,总会耐心解释,刚才为何这样问问题,如何跟被调查者互动,基于已得信息,下一步该找哪些人及如何了解情况。这些实践性很强的调查经验,远非有关调查方法书本上写得那么神秘,但也不简单。先生手把手地教,让我受益匪浅。
调研结束后写报告时,先生却“变”得极为严格起来。仅写作提纲,就讨论修改了三遍。可第一稿就主要是他口述、我记录的呀。研究报告初稿出来后,更是“折磨”修改十六次方定稿。大概改到第四或五稿,我终于掩饰不住冲动,问我们为何不能先思考成熟,然后一次改到位。先生笑着说,学问意味着耐心,正如手艺靠打磨,人的思维很脆弱,反复琢磨才能弥补不周。他态度虽和蔼,却丝毫不肯放松要求。后来我才慢慢明白,若非先生已退休而有闲,这或是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学习机会。先生改稿,大多都让我坐旁边,每改一处,都解释为什么要这么改,是考虑语气措辞还是更准确的专业分析。有时改几个字,讲十来分钟,有时认为拿不准,就拉着我讨论。例如,报告所研究的乡、村关系是“主导”还是“主控”,就反复讨论、修改了几遍。一万二千字的报告修改下来,花去了整个暑假的时间,但让我认识到,表述关键之处,几乎字字皆需用尽心思,稍不慎,轻则不准,重则谬以千里。
踏之以实
此后,我给先生做了近四年研究助手,慢慢了解到更多的故事。我认为,用“踏实”二字来形容先生对研究的思索,可能是最恰当的。先生常说,他对新中国和共产党的情感,是自小在逃亡中建立的。先生本是湖北汉川市人,为避日军幼年离家辗转至四川度过八年难童生涯,抗战胜利后回到武汉又在内战中度过少年。正当失学失业前途茫然时,1949年5月武汉解放,他考入中原大学,这时才感到真正有了一个家,方得安顿。中原大学之对先生,首先尚不在学,不在参加了工作,是人生的一个转折和参加革命的起点,是有了安定、温饱的生活。这些让人听来不禁潸然。
可以说,正是这种朴素的情感,激起了先生此后七十余年对中国现实,尤其是农村问题的关注。每每忆及此,先生都会提到,想用自己所学,为乡土大地做些事情的初衷。先生于1951年被选派到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学习马列主义,1953年研究生毕业。由于解放初期他曾在湖北省红安县参加过一年的土改工作,故他常思考如何在教学中,以及在农村工作中,把学到的马列主义理论运用于实际。1960年困难时期,先生曾带几个学生到上海参观学习。上海的餐馆买饭可不用粮票,结果每个学生都吃了七八碗饭,饭碗摞在餐桌上跟肩膀齐平。先生说,这事对他刺激很深,并开始进一步思考如何把马列主义理论服务于农村的改革,思考马列主义理论和人民温饱、农村生产之间的关系。这种思路处处贯彻在先生的研究之中。先生跟我曾谈到对很多农村问题的看法,“马列”不是挂在嘴上,而是渗透在细微的脚踏实地的分析中。这正如先生常说,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才能有真用。
改革开放后,先生是国内最早一批为重建政治学学科,付出过辛勤汗水的学者。他曾独立写作或主编了十余部政治学教材、辞典之类拓荒性的书籍,但在研究上,则依然脚踏实地、一以贯之地聚焦于农村问题。先生连续主持几个国家级研究项目,都事关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农村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几部经典作品由此而就。时至今日,要了解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农村政治稳定发展和村民自治,仍属必读。彼时,不少同事、同行对他坚持研究农村问农不转向不解,二十余年后方认识到,这种脚踏实地的选择何其超前而睿智。先生认为,华中师大虽与北大、复旦等皆属较早开设政治学之校,但学校综合支撑力量则显不及北、复,甚至较同城而稍晚起步的武大亦弱,惟有走特色研究之路,方切合实际。本世纪初,华中师大很大程度上籍农村政治研究之特长,与北大、复旦、人大第一批取得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近又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之列。历史明鉴,踏实为上矣。
求之以是
先生力求用自己所学,研究解决当代乡村之种种问题。但其所求,乃真事实、真思考,对不少表面上做“大文章”、“大学问”,以泡沫自欺欺人者,痛恨至深。
先生自概其学术理念为“三个面向、理论务农”(面向社会、基层、农村,服务农村改革实践),而前提是实事求是。例如,先生曾推动在湖北黄梅县开展村民自治社会实验,编制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软件”,输入乡村,看其反应。起初,他本人很乐观,认为村民自治之所以弄不好,是某些制度不行,修改完善制度后,就会好起来。当地民政部门领导接纳其课题组进入,则认为可树立典型。有人甚至表示,搞几个月实验,给有关部门交一份总结成绩的报告,开一场新闻发布会,就可圆满收场了。这般所谓社会实验的套路,常做社会调研的先生,自然懂得。事实上,高调开始社会实验,不管实效如何,均以成功经验宣传的案例,比比皆是。可是,先生却拒绝了这样的提议,坚持认为成败或部分成、部分败都不要紧,就此摸准成败的原因及其规律性,即算有收获。地方领导“夸赞”先生“实事求是”,细听其意却是“书生气”。但作为学者,这态度岂非“实事求是”之本意?实事求是,道理朴素,但要做到,却不易。如此,先生自然少了学术“亮点”,少了名与利。可正在这样的事迹中,我们看到了难能可贵的实事求是精神。较之时下不少“学者”热衷与官员,进行学术与行政泡沫双重勾兑,这样的“书生气”何其可爱。
先生是村民自治制度最早一批的倡导者、推动者和研究者,但对它实践的态度,却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总体上,他高度肯定其价值,但多次强调不能将它讲成中国民主乃至所谓“宪政”的起点。制度之落实,不仅在它本身,还在它扎根的社会基础。将它贬得太低,不符合农民创造性主体的经验,拔得太高,亦必成其不能承受之重。
正是先生倡导的这种实事求是精神,让其后继者,不管学术观点如何,在农村研究中,重视实地调查、实证分析之方法论,始终一致。他们中较关心政策咨询者,由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发展成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较重制度实践之社会基础研究者,被学界认作社会科学的“华中乡土学派”。得此气象,为人师者,夫复何求?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23期第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