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守护本真:延续传统文化的根本维系

韩升 社会科学报 2019-12-11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强调以严肃态度阐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厚古薄今、食古不化的文化保守主义,而是突出文化传统的本真坚守与延续所能形成的强大认同感。这是真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根本维系。

原文 :《阐扬传统文化需守护本真》

作者 |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韩升

图片 | 网络

传统文化在转化与创新中受到冲击


人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存在,从文化传统中稳步而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坚持一种守护本真、延续文明的严肃态度,不能陷入一味求新求异、盲目猎奇的文化解构之中。必须要清醒认识到现代大众文化传播的市场化逻辑和消费主义倾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冲击。

  


当前,确实存在着以创新为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亵渎:那些已经成为和即将成为网络红人的文化奶妈们,为迎合大众口味以“六经注我”的方式对传统经典进行肆意篡改和阉割式评点,以此来博取大众眼球,获得芸芸众生的关注和追捧,甚至由此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代言人。这实则助长了现代网络大众文化的放任心态和碎片化取向。自说自话的“六经注我”式解读,借助于市场化浪潮和现代传媒手段,夹裹着现代大众文化的同质化偏好,成为了人们盲目追捧的对象。其实,这种解读缺少最为基本的文本尊重意识,对文化创新做了最为肤浅的想当然理解,其背后是被放纵的现代工具理性思维,结果是肢解和打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对稳定的思想体系与解释系统。


坚持守护本真、延续文明的严肃态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国人家国认同的最重要思想资源,也是锻造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优秀国民的最根本文化维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扬,不应该成为一个被包装的、充满表演意味的“秀场”。任由这种随意甚至轻佻的态度泛滥,人们将无法形成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将会加剧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渴望心灵慰藉的焦虑心理,甚至可能会造成认同危机的发生。这种解读和阐释放纵了消费主义倾向支撑的大众文化逻辑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价值虚无主义观念,无法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批判性反思向度和深层次整合能力,任由其泛滥将会从根本上侵蚀广大社会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精神认同和思想皈依。这是以时代化之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曲解和亵渎,当然无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的时代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新时代最具成长性,成长并非盲目地强制割断历史,成长意味着延续性创新,成长意味着文化本真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要坚持一种守护本真、延续文明的严肃态度,也就是一种明哲端谨的“我注六经”的阐释学态度。作为马克思意义上的“现实的个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言说者在阐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当然无法遮蔽自我独特的生存境遇所赋予的“阐释视角”。但是,这种“阐释视角”不能成为拒绝严肃态度的理由,而是要作为一种批判性建构的力量以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意义的显现者。每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言说者,同时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阐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在思想中反思性呈现和把握时代的过程。

对抗现代社会的碎片化生存


在阐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真正进入传统文化的文本,以陈寅恪先生所说的“了解之同情”态度理解文本的真实旨趣及其背后的生存境遇,避免陷入先入为主的主观误解和顺从流俗的大众化逻辑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言说者,需要超越主客二分的工具论思维而进入到一种生生不息的存在论境遇之中:那些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已经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骨髓之中,呵护着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品格和气质素养,这是阐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前提。在这样一层意义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言说者就是践行者,知(言)行合一的中华修身智慧由此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扬,不仅仅是情绪激昂的挥洒演讲,也不仅仅是谦谦君子的侃侃而谈,还应该是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渗透出来的操守与品格。

  


以严肃态度阐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意味着时刻保持对时尚流俗的警惕之心,多用批判性反思来考量各式各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避免陷入人云亦云的盲目追捧之中。那些载入史册、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贤大哲们,需要我们以一种尊崇虔敬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成为随意揣度和肆意扭曲的对象。新时代的文化包容,不是对卖乖讨巧的骄纵,更非对不负责任之文化亵渎的纵容。必须避免带有强烈解构取向的大众流行性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侵扰,努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对抗现代社会碎片化生存的精神支撑。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26期第5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文化世族:会逐渐“消失”吗? | 社会科学报

“上海文化”:激活生根于城市的精神脉络 | 社会科学报

观点 | 天人合一:人类文明进入生态化时代!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