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最新报告:新兴经济体仍是世界经济的强大引擎 |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特别策划·“人类命运共同体”系列之六
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之际,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向再度引起关注。今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持续增长的挑战》,认为全球增长的下行风险已经上升,并将全球经济2018年和2019年的预期增长率下调了0.2个百分点至3.7%,似乎暗示了某种悲观的未来。但不久前,国际知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发布了名为《表现优异者:高增长的新兴经济体和推动它们的企业》的报告。该报告研究了从1965年开始的50年间71个新兴经济体的人均GDP增长情况,发现18个经济体表现突出,并认为尽管全球经济未来将发生三大变化,新兴经济体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原文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发布最新报告——表现优异的全球新兴经济体》
熊一舟/编译
图片 | 网络
世界经济增长引擎:新兴经济体
过去15年,新兴经济体占全球GDP增长的近三分之二,新增消费的一半以上。然而,各个国家的经济表现差别很大。分析从1965年开始的50年间71个新兴经济体的人均GDP增长情况发现,18个经济体表现突出,约占四分之一。在整个50年期间,7个经济体实现或超过了人均实际GDP3.5%的年增长率。这一门槛是世界银行定义的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经济体在50年间达到中高收入水平所需的平均增长率。这7个经济体分别是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泰国。
研究还发现,另外11个新兴经济体的表现虽不那么耀眼但仍值得关注,而且这些经济体在地域上更加多样化。自1995年至2016年的20年间,这些经济体实现了人均GDP至少5%的年均实际增长。这11个国家是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柬埔寨、埃塞俄比亚、印度、哈萨克斯坦、老挝、缅甸、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
总体而言,这些表现优异的经济体是帮助10亿人摆脱极端贫困的引擎。1990年至2013年,71个新兴经济体的赤贫人口从18.4亿降至7.66亿,而在这一变化中,这18个经济体贡献尤巨。目前世界上只有不到11%的人口生活在极度贫困中,低于1990年的35%。
与此同时,这些经济体中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了“消费阶层”。例如,在印度,消费阶层家庭的数量在20年里增长了10倍,从1995年的340万增加到2016年的3500多万。从全球来看,这些高度城市化的消费者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贡献突出者:大型企业
两大因素使部分新兴经济体表现优异:一是新兴经济体在生产力、收入和需求等方面采取了促进增长的政策;二是这些新兴经济体的大企业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
过去30年,在表现优异的经济体中,超过三分之二的GDP增长归因于与工业化相关的生产率的快速增长。前文这18名“优胜者”的年均生产率增幅为4.1%,而其他发展中经济体仅为0.8%。这种快速发展最初是通过创造财富和促进需求来推动经济增长的,而需求又转化为更多的就业机会。
强劲的生产率增长转化为非凡的收入增长。1980年至2014年间,7个长期表现优异的新兴经济体的实际工资和福利平均每年增长4.6%。其中领涨者是中国,中国人的收入每年增长8.6%。在最近表现突出的国家中,从1995年至2014年,实际工资和福利每年增长6.0%。这大约是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三倍。在18个“优胜者”中,收入增长带来的家庭消费支出增速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经济体快约3个百分点。
这些国家的另一个特点是有能力通过调整政策以适应本国国情和不断变化的条件,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即使是在全球动荡的时候也是如此。例如,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些国家政府迅速采取行动,确保经济从动荡时期迅速复苏。
表现优异的经济体还得益于它们通过出口市场满足全球需求增长的能力,这使其实现了更大的规模经济。1980年,在全球商品、服务和金融的流入和流出中,表现优异者只占不到10%的份额。而到2015年,它们的份额已经增加到20%甚至更多。
尽管数十年来,经济学家已经广泛记录了推动新兴经济体增长的政策,但关于具有全球竞争力、管理灵活和高生产率的企业对增长的贡献却很少研究。在18个表现突出的经济体中,这些公司不仅帮助提高了国内生产总值,而且也促进了国内的变革。
这里将大公司定义为年收入至少5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从1995年到2016年,它们在发展中经济体中相对于GDP的收入增加了近三倍——从相当于GDP的22%增长到64%,接近高收入经济体的水平。与此同时,这些表现优异的大公司对GDP的增加值贡献也在迅速增长,从1995年的11%增长到2016年的27%,这是表现不佳的新兴经济体的两倍。
大公司倾向于聚焦那些满足全球需求的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表现优异经济体在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中小型企业相比,它们对资产、研发和职业培训的投入更多,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同时大公司往往愿意支付更高的工资。除了这些直接影响之外,大公司还间接地刺激了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创造、增长和生产力,反过来又依赖这些中小企业为其生态系统提供中间投入。
未来:机遇大于挑战
全球经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例如,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似乎比过去更早见顶,而且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跨境贸易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活力。随着这些变化的出现,新兴经济体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方面不仅面临挑战,也面临新的机遇。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三个基本变化,所有新兴经济体都必须应对这些变化。
首先,世界人口发生了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已经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影响。在德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正在拖累经济增长。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城市化程度正在上升。随着人们移居城市并加入新兴消费阶层,这种趋势正在推动消费。预计2015年至2030年间,新兴经济体总体将占消费增长的62%,相当于15.5万亿美元,其中22%来自中国。
其次,贸易模式发生了转变。发展中经济体参与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商品贸易,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而中国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量。随着中国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向研发密集型制造业,它可能会为印度、越南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创造新的机会,对印度尼西亚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低收入国家生产的商品而言更是如此。
最后,正在展开的数字革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预计从2015年到2030年,自动化每年将使发展中经济体的生产率提高0.8到1.2个百分点。数字技术已经开启了新的商业模式,打开了新的市场。例如,在印度尼西亚,叫车应用GoJek在交通领域开辟了新的天地。
在这种趋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在过去30年里,制造业一直是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强大引擎,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比过去更早达到顶峰,哈佛大学经济学家丹尼·罗德里克(Dani Rodrik)将这种现象称为“过早去工业化”。
随着全球格局的演变,发展中国家将面临不断变化的趋势,这些趋势可能使发展中国家在未来面临更多的、不同的挑战。然而,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仍存在大量机遇。公司可以抓住这些机遇,政策制定者也可以抓住这些机遇。为了全球经济,也为了数亿仍然生活在贫困之中并渴望过上更富裕生活的人,这样做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29期第1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