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未来,这个专业需要大量的国际化人才!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建国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外语专业在语种布局、人才类型、培养模式、学术研究等方面迅速发展,为国家的外事外交、经济文化等作出积极贡献。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趋势,对接“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双一流”建设等国家需求,外语专业如何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科传统,实现动态的可持续发展呢? |
原文 :《新时代我国外语专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 |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戴炜栋
图片 | 网络
彰显特色,培养卓越国际化人才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外语专业而言,人才目标不能局限于提升语言技能,而有必要坚持立德树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融会相关领域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人文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等。目前,各高校结合学校传统,在人才内涵和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譬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提出“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理念,试点卓越学院,培养“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北外学院和国际组织学院,力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在我看来,鉴于各外语专业所在区域和院校不同,应在明确人才基本规格的基础上,实现分层分类外语人才培养。
扎根本土,倡导多维学术研究
在国际化背景下,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必然趋势。2017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布了《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试行)》,设立了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五大学科方向,这在一定意义上拓展了外语学科的研究领域。我认为,一方面要对接国际学术前沿,做好语言学、文学、翻译学、文化等传统研究,力求打造原创性成果;另一方面要强化跨学科意识,促进各学科方向、各二级学科,以及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与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法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其他一级学科的交叉融合,围绕真问题,产出创新成果。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何种学术研究,均要考虑本土化和国际化的融合,即研究要解决本土问题,应用于本土实践,且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实现国际表达。目前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读后续写法等都是有意义的探索,也有助于在国际学术界传递中国声音。
科学考核,打造国际化师资团队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术共同体、优质资源共享等理念逐步得到认同。各大高校在引进国际顶尖人才方面纷纷出台不同政策,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我看来,引进固然重要,培育更加关键。传统上,我们一方面严格入职要求,从学缘、学历等方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另一方面“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通过讲座、论坛、国际化工作坊等提升在职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同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发挥“传帮带”作用,提高在职教师的教研能力。面对新时代对教师队伍的新要求,特别是在“以本为本”(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克服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大背景下,应进一步突出教学的核心地位,彰显国际化理念,通过优化教师评估体系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以博导、硕导评估为例,有的高校仅以导师个人的项目、论文、奖项等为指标进行考核,但从学术传承和学生培养角度看,有必要将导师个人与团队的成果,导师与所指导学生的水平,导师与学生的国际化程度等相结合进行考核。同时对教师的考核评估不仅限于科研、教学,还应包括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维度。
立足多语,提供多元社会服务
面对国家“走出去”“一带一路”“双一流”建设要求,政产学研用相融合已是必然趋势。就外语专业而言,有必要继续发挥多语种、跨文化优势,服务于不同层面的要求。一方面加强高校智库建设,汇聚高层次外语人才,为国家外事外交、经济文化等发展提供咨询报告;另一方面加强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以服务于“一带一路”对人才的需求。同时组建产学研联盟,推进重要区域和领域的国际化语言服务体系建设,为政府部门、涉外企业、大型国际活动等提供语言翻译、语言培训、舆情检测等服务。譬如,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一直承担《联合国纪事》等翻译工作,得到广泛赞誉。
运用技术,融合人工智能与外语教育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教学、学习空间等概念与外语教育教学的发展密切相关。无论是设计慕课、私播课,还是开发学习者语料库、教学案例库、自主学习资源库、测试平台,或者是推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手机翻译软件、数字班牌等,都体现出信息技术与外语教育不同程度的融合。在一定意义上,如何有效利用大数据,使之服务于外语教育教学值得探索和实践。当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提出更高要求。各高校有必要采取相应举措,逐步提升教师的相关素养。教师也应及时更新理念,充分将智慧技术应用到教学科研中。需要指出的是,技术归根结底服务于人才培养需求,服务于师生互动交流,服务于教学质量保障,不必为技术而技术。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41期第5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