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昊旺:让激情与理想在基层开花结果|中南人在基层NO.13
作者简介:
钟昊旺,毕业于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耒阳人,行政管理专业学士,湖南省2017年定向选调生,曾任湘西州古丈县默戎镇组织专干、龙鼻嘴村村主任助理,现任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人事处科员。
2017年7月,我来到湘西州古丈县默戎镇工作,我们镇共有10个村1个社区,其中8个村为中国传统村落。人们常用这样的一句话来形容湘西的美——“湘西,在黄永玉的画里,在沈从文的书里,在宋祖英的歌声里”。在湘西工作生活的近两年时间里,我感受到了乡镇工作的复杂,也体会到了农村生活的简单和快乐。读书时所学的理论,年轻时满腔的激情与理想,都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经过实践的检验和现实的打磨后,我有几点感悟和思考想和大家分享。
一、“融入”更要“跳出”
从学生到公务员、从象牙塔到基层一线,融入指的是初到基层的我们要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环境,以融入到基层的工作和农村的生活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读无字书,进百家门,学群众语言,接一身地气、改变许多习惯,真正与同事、群众打成一片。但光有“融入”还不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间长了,我们还需要时不时地从已经形成的基层干部固有思维模式中跳出来,在重复中发现规律,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保持思维的警觉性和敏锐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懂得在平凡中掌握事情本质。站在政策的高度,站在未来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当下的形式和未来的走向,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工作。
(工作的第二天来新窝村参加低保认定清理村民民主评议会)
二、“谨慎”更要“担当”
谨言慎行,是党员干部修身的基本准则。从成为公务员的那天起,我们的一言一行就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了,在老百姓的眼里,有时还代表着政府。因此,要严格按照政策、按照党纪国法开展工作。而担当,则是关键时刻检验我们党性的试金石。我们要问问自己,当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村寨防火和防汛抗旱等急难险重任务降临时,能不能做到挺身而出?说一个我经历的事情。
2019年1月10日,我镇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有一人当场死亡。我正好在路边执勤,目睹了事件的经过,在进行一系列应急处置后,开始转移尸体。这时许多人在旁边围观,我以前有点晕血,一个同事出于好心说“小钟,前期工作你做的很好了,这个事(抬尸体)你就不要过去了”。我没有说话,因为尸体掉在路下方的溪流里,我知道人手不够,于是默默的跟了上去。闭着眼睛把尸体抗了上去,之后突然发现自己也不晕血了。
其实很多选择就在于一念之间,当群众需要时,你有没有战胜恐惧的勇气、有没有克服困难的方法、有没有坚定如初的信念。其实当初我不去好像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正是这些看似不要紧的选择,时时刻刻都在检验着我们。
(图为救援现场)
三、“加班”更要“休息”
身为基层干部,要加班是因为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时间紧任务重,还有基层党建、安全生产、信访维稳、扫黑除恶等工作扑面而来,人在基层,必须要做好加班的准备。但我们除了“基层干部”外,还有着多重身份,要开始学会协调好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休息的时候多锻炼身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许多人工作两年后发现头发变少了、肚子变大了、精力一天不如一天了,这就是平常工作过度而不注重锻炼的后果,要劳逸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工作。
休息的时候多读书思考,平日里努力埋头拉车,闲下来要学会抬头看路。学习知识和理论、整理思路和方法、交流收获和感悟,要学思践悟才能全面提高自己。休息的时候多陪伴家人。我在湘西工作的两年一切都好,却唯独感觉陪伴家人太少、亏欠父母太多。求学二十余载,我们总算是结束学业踏入社会了,为人子女,要开始尽好孝顺父母的义务,常回家看看。
(不加班的周末,自己下厨改善伙食)
两年前,湘西州委组织部的领导用一段话勉励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尽快转变身份,扎根基层干事创业。两年过去了,仍然记忆犹新,今天我想把这段话分享给大家:
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有一段场景:李玉和即将要赴宴斗鸠山,临行前李奶奶以酒送行,李玉和举起酒碗铿锵念白:“妈,有您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全能对付!”随之一饮而尽。基层工作,便是一碗“垫底”的酒。这碗酒要“醇”,需在扎根基层里沉下心;这碗酒要“绵”,需在工作调研中勤学思;这碗酒要“浓”,需在急难险重时敢担当;这碗酒要“厚”,需在大是大非前守底线。同志们,让我们干了这碗“垫底”的酒,奋勇争先、砥砺前行!
定向选调
国际组织专栏
官方就业信息QQ群
中南大学本科生
就业信息群
中南大学研究生
就业信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