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文物,带孩子从世界看中国
大英展系列讲座第二弹——“在世界发现中国·大英展中的中国文物”。
公众号回复“中国文物”即可收听完整讲座音频。
本文为“大英博物馆国博展览”中方策展人闫志博士在博雅小学堂的第二场讲座实录,主题为“在世界发现中国·大英展中的中国文物”,带领大家从全球视角,从不同维度了解中国历史和文明。
主讲:闫志博士
整理:博雅小学堂,有删减
换个视角,发现不一样的中华文明
很多观众都非常关心此次展出的这100件文物当中有哪些来自中国的文物,以及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这个主题。
首先,大英博物馆这个展览本身是一个世界史展,更多是在讲文明之间的共性,以及关联性。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把中国的文物以及中国的历史放进一个世界体系当中去重新考察。
为什么这样说呢?在我们正式开讲文物之前,我想跟大家聊一聊关于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经常说要换一个视角来看问题,就可能会获得不同的理解和收获。但是如何换一个视角?什么叫做视角?这个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对视角本身理解得并不是很清晰的前提下,我们很难去进行换位思考,很难通过不同的视角观察同一事物,从而得到更丰富、更全面的信息。
20世纪上半叶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历史学家叫汤因比,他创造了“挑战-应对”理论。具体是讲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文化传播,主要是由某一方主动发起针对另一方的攻势,另一方随即产生应对,这种“面临挑战、产生应对”的行为。正是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文明得以传播和互相交融。
这个理论后来被美国非常著名的汉学家费正清先生学习,运用到中国问题的研究当中去,他用“挑战-应对”说来解释中国近代以来发生的变革,引发剧烈反响。
这个理论非常深刻,也洞察了很多现象背后的内在问题。但是它也有局限性,这在费正清的第三代弟子科文那里得到了非常好的反思和检讨。
他认为“挑战-应对”这种理论,实际上是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上来去看待中国近代的变化。这种观点首先在主观上是先入为主的,也就是说西方是主动的、先进的、强大的,东方是被动的、落后的、弱小的,但这并不符合历史发展的真正实情。
中国在近代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也经过了很多主动的选择、比较以及发明创造。我们经常能听到的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一个说法,实际上就是中国在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过程当中所采取的策略。因此,如果不站在这个角度上来理解中国问题,那么对很多问题的理解将会既不深刻,甚至可能会产生谬误。
所以科文提倡站在中国中心主义的立场上来看待中国的问题,这就是两种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同一个问题。
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呢?
在看待中国的文物、历史、文化时,由于所受到的教育、所接触的语境,我们会保持中国中心主义的立场,自觉用中文的语境来阅读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因此,我们会天然地对中国的文物及中国文化产生一种亲近感和熟悉感。这时,我们会失去用其他视角来审视中国的机会。
所以我们要知道,站在一个全球的角度,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样态,它和世界其他部分、其他文明是在一种什么样的互动情景下,产生了自己这种文明的特色。
大英展通过展出一系列的文物来告诉我们,实际上每一个文明它最具特色的部分恰恰可能是吸收了别的文明的优秀成果之后,产生的那个结果,中华文明也不例外。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把中国文物、中华文明、历史文化放在一个更宏观的背景下去重新审视的话,我想我们会得到不一样的信息和不一样的理解。帮助我们丰富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理解,也丰富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
从世界体系中观察中国
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接下来,我们看看大英博物馆它为什么选择这八件中国的文物,同时又是怎样把中国的文物置于一个全球的语境当中去解读。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个部分里面呈现给观众的中国文物是来自良渚文化的玉琮。良渚文化活跃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2500年左右到2000年),是非常独特且带有高度灿烂文明成果的一个新石器时代文化。
这支文化中的玉文化最富特色。他们的墓葬,尤其是在浙江矾山和瑶山的高等级贵族墓葬,当揭开墓土露出棺椁层之后,你会发现整个遗骸的身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玉币和玉琮,场面极其壮观。
因此,玉琮是良渚文化的一个代表 。
玉琮在这里能够代表什么呢?如果从中国的角度去审视玉琮,我们的考古学家会通过后代人的解读,比如《礼书》等去帮助我们理解在新石器时代这种玉琮它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含义。
在战国时代的《周礼》里面我们会读到苍璧礼天、黄琮礼地,黄色的玉琮是用来祭祀大地神的。这种认知实际上是东周以来人类对于历史的、宗教文化的一种再创造。
其实我们并不知道在良渚文化当中,这个玉琮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它真正的思想内涵和宗教内涵我们并不清楚,因为缺乏文字资料,但是我们知道,它是非常重要的随葬品,墓葬、丧葬用品,这一点功能是可以肯定的。
那么站在世界的视角里,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玉琮呢?
在良渚时代,中国已经进入到了高度发达的农业社会,农业经济已经成为了当时人类的主导性经济。在此之前,人们普遍是一种叫做渔猎采集经济,过着迁徙的生活。
但是由于整个气候的变迁,两万年前到一万年前之间,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原有的生态资源遭到了破坏,人类被迫采取了驯化几类植物种子,用于不断地收割和获取食物来源的这样一种方式,就变成了农业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生计方式发生改变,人们的精神世界及思想领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在旧石器时代我们也看到很多岩画,多以野牛、马、鹿这样的动物来作为表现对象,说明当时人们对于狩猎行为充满着一种祈愿。
但是进入到农业时代,人类可以依赖种食物资源种类大大减少。比如在两万年前,人类食谱是空前广大的,但是进入到农业时代之后,由于人类只驯化了他能够培育的一类或者几类作物,那么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就只能依赖水稻这种作物。一旦遇到天灾人祸,人们的粮食来源一旦成为问题,立马会就陷入到饥荒的状态。
同时,由于农业生产能够带来比以往更多的粮食,所以导致了人口的迅速膨胀,人口与资源的平衡更不好控。因此在农业社会,人们就特别依赖精神上的诉求,比如说对土地丰产的诉求,比如说对于神明、对于农业生产的这样一种保护。
这一件也是大英展的展品,叫鸟形石杵,来自今天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我们知道,南太平洋岛屿是块茎类植物驯化的原产地,比如说甜菜,比如说芋头都是这个地区。那么这个鸟形石杵实际上它就是为了捣碎芋头,排除毒性方便人们食用。把它做成一个鸟的形状,表明了这件石杵应该是一件仪式性的石杵。
这件来自英国的玉斧,它用的玉来自阿尔卑斯山。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玉斧并不是一个食用器,因为它磨得非常光滑圆润,而且没有使用痕迹。这意味着它也是仪式性的一个东西。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农业时代,人们对于仪式、信仰出现了一种新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和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这种狩猎采集型经济社会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一件是康侯簋,也叫沬司徒疑簋,1931年出土在河南浚县辛村,是被盗掘出来的一批卫国贵族墓葬遗物。这件东西实际上是西周早期卫国的一个大臣沬司徒疑做的用来祭祀的物品。
康侯簋里面的铭文非常著名,它记载了西周初年发生的一起“三监之乱”。三监之乱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说周武王伐纣,灭掉商朝之后,很快三年就去世了。去世之后,他的弟弟周公辅佐年幼的成王。
周武王在世的时候,把纣王的儿子禄父封在了今天淇县,也就是商朝的国度朝歌,同时把他三个弟弟管叔、霍叔、蔡叔的封地分在了淇县周围,形成了监视商朝移民的这样的国家,称为“三监”。
由于周公辅政,“三监”都是兄弟,就很嫉妒,跟周公之间有着权力的争夺,因此发动了叛乱,联合着禄父发动了叛变。
周公用三年时间东征平定了三监之乱,把管叔、霍叔和蔡叔,有的流放了,有的杀掉了。但是这个地方不能形成权力真空,所以就把另外一个弟弟,叫康叔(即康侯),迁封到了卫这个地方,早期的卫国就是在今天的河南浚县附近。因此,这个就反映了西周初年的一种迁封制度。
在世界范围内,早期国家比如说在两河流域,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这样的境内,出现了最早的城邦国家。顾名思义,它就是以一个城市或者城镇为核心,连带着它周围的一片乡村土地的这样一种小型国家。
中国所谓的王朝国家,可能在兴起之初,也是以一种城邦国家的面貌出现的,只不过是因为华北平原过于广大,城邦国家之间在很早的情况下就发生了联系,甚至是征服关系。
三监之乱的发动有着非常特殊的原因,是跟周王朝王室的权斗有关系,但是我们觉得它仍然透露出一丝城邦国家向王朝国家的这种反动和反抗。所以在西周的大部分时间内,都是以分封的这种形式去进行松散的统治,而中央集权式的国家一直要到战国时期才出现。
这就是康侯簋给我们带来的一个世界史的意义。
这是一件非常小的青铜钵,它可能是编钵里面最小的一只。
在公元8世纪,整个世界出现了一场野蛮征服文明的运动。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镐京。当时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所以说当犬戎攻过来的时候,诸侯都不去帮他,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带领一些诸侯东迁到了洛阳,建立了东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进程的相似性。
我们知道犬戎攻克了镐京之后,并没有征服当时的西周王朝,而是被同样来自于戎敌的秦国给打败了。秦国实际上也是一支戎敌部落,秦孝公变法的时候,他写的《求贤令》里面就写到,诸侯视秦如夷敌,丑莫大焉。
所以说秦国并不是华夏国土当中的一员。但是它占领了西周王朝原有的关中地区之后,拼命地学习周文化,它的青铜器造型、文饰,以及它的文字形态,都是和周文化一脉相承,不像后来的春秋时代其他国家,它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字系统,包括青铜器的特色等等。
这就是野蛮征服文明之后,野蛮对文明的这种吸收。其次文明中心在野蛮的冲击下,自身也发生了变革,这就是整个世界和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进程,也是给我们今天的一种启迪。
什么叫六博俑?首先它是一套陶瓷俑,就是上釉的陶器;其次这两个人是在玩一种叫做“六博”的游戏。它发明于先秦,在秦汉时期特别流行,这种游戏带有赌博性质,所以也叫六博。
我们知道,在基督教成为罗马的国教之前,整个世界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宗教,比如像上图这个密特拉神像。
密特拉实际上是一个雅利安的神,在印度最古老的史诗当中出现过,同时他又是波斯国琐罗亚斯德教的三大主神之一,在波斯受到了广泛的崇拜。同时他在罗马帝国也有非常多的信众,整个罗马帝国的军队阶层对密特拉神的崇拜非常狂热。
但是,由于密特拉教和基督教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12月25号基督教里的圣诞节,是基督的生日,但实际上这是密特拉的生日,耶稣基督并不是出生在12月25号。
再看密特拉屠牛这个雕塑,牛代表着神本身,有一种观点认为,屠牛,也就是说牛的死亡代表着神牺牲自己来救赎大众,这个形象深刻影响到了基督教对于耶稣形象的塑造,所以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大肆迫害密特拉教,同时迫害很多所谓的异教。
这个阿拉伯的铜手,也是在伊斯兰教成为中东地区统治性的宗教之前,分布于也门地区的一个小城的崇拜对象。但是由于基督教、伊斯兰教这样的世界性宗教兴起之后,这些小的宗教都消失了,神教的这种不宽容性,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在中国时候的本土宗教,实际上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以墓葬随葬品为例,在西汉之前,贵族墓葬里面经常会随葬真正的内容。比如说鼎里面会有真的肉汤、肉骨头,还有瓜子什么。但是到了东汉时期,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模型,比如说亭台楼阁,包括陶器做的猪圈、粮仓,都是小模型。六博俑也是如此,它是作为一个模型来表示说死者在阴间也要游戏,也要有人陪他玩,所以会用这种人俑的形象去陪葬。
在宗教变革的过程当中,把密特拉神像,以及东汉的六博俑放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世界性宗教出现之前,那么世界宗教的多样性。这就是六博俑给我们带来的一个话题。
这是三彩文官俑和龙首双耳瓶,都是唐代的文物。
唐朝实际上是一个扩张性非常强的帝国,它和同时代的阿拔斯王朝,也是伊斯兰的一个帝国,在中亚大陆发生了冲突。可在这样的帝国碰撞中,丝绸之路贸易达到了一个全盛。这里的龙首双耳瓶,上釉的工艺、包括龙首的形象都是中国式的,但是这种球釜细颈瓶,并且带有双耳的造型,这都是来自于希腊,来自于西方,所以在丝绸之路上,通过贸易的途径,东西方文化在这里面汇聚了。
时间到了元代,青花瓷是中国最受瞩目的一种文化产品,也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但实际上如果追本溯源,元代的青花瓷,首先本身的骨料是来自于伊朗;这种花色和它花纹的样式,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中东伊斯兰市场的需求,因此时的青花瓷并不在中国市场销售,而是专门针对中东市场的。
蒙古帝国衰落之后,陆上丝绸之路已经变得非常不安全,而海上丝绸之路变成了贸易的主要通道。在这个过程中,蒙元帝国起到了建立全球市场的重要作用。它沟通了来自中国的陶瓷烧造技术以及中东的市场,创造了后来变成中国文化代表性符号的青花瓷,这也就是我们站在世界立场上来看元青花。
最后是太阳能灯具充电器,这是2010年深圳生产的一个廉价的用品,这个用品为什么能够入选大英博物馆100件藏品呢?
据我们所知,当时的大英博物馆有很多选项,包括Ipad这样的高精尖技术生活用品,最终还是太阳能灯具和充电器战胜了其他竞选者。
这是因为首先它向人们传达了对于清洁能源渴求的这样一种愿望,以及对于今天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面临这样挑战的一种担心和一种反思。同时这种廉价的灯具能给最贫穷的地区带来光明,使得那里的人们,都能够享受到光明所带来的对于社会地位的提升以及财富的积累。所以说一个小小的太阳能灯具,代表了人类对于今天全球化的一种反思。
这是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木锤和签字笔,作为第101件展品展出,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这是代表了大英博物馆展览的一个创意,就是说它每到一个博物馆,都会邀请这家博物馆提供第101件展品来代表这个博物馆,或者这个国家地区对于未来的一种憧憬。
我们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一套展品,是因为我们刚才谈到了很多关于人类文明之间的互动,承载着文化的传播、影响和交融的,实际上是贸易。但是商贸有一个特点是自由化,如果到处都是壁垒,肯定会影响商贸的这种正常交流。
我们知道,实际上人类进入到文明时代之后,绝大多数情况下,贸易是被垄断的,所带来的冲突也不绝于世,一直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国家开始形成共识——在全球范围内人类的贸易应该是自由的,所以当时1946年就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当时中国也是创始国之一。
后来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升级为了世界贸易组织,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经贸环境。所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仅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同样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它对加入世贸组织,对于融入整个世界体系,对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促进,也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所以说,我们选择这样一组展品,来代表中国对于全球化的态度,那就是积极的促进贸易自由发展,同时为整个世界带来经济活力。
以上都是我对这些展品的一些解读,希望大家能够顺着这样的思路去重新认识中国的文化和文明,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音频专辑《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完整收录本次展览所有展品,观展必备,扫码即听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由大英博物馆和BBC联合打造,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书中内容囊括本次展出近半数展品,观展预习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