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很可能只是父母一厢情愿而已
文 | 虎妈(某著名高校老师)
1
最近,我读了几本关于美国教育的书,《乡下人悲歌》、《我们的孩子》、《特权》都是新翻译作品,每本书的主题角度各不相同,但是,读完之后,我个人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美国父母普遍地不把孩子当回事,从小落力培养狠抓孩子的家庭从比例上来说属于少数群体,相比之下,中国父母(更准确地说,我身边的父母们)几乎就是围着自家小太阳小皇帝转圈圈。
万斯(《乡下人悲歌》的作者)的父母生了他却无意好好管教他,或者对他的管教有心无力,因为他们自己还自身难保深陷贫困犯罪疾病的深渊更何谈照顾一个未成年人呢!
当从《我们的孩子》里读到中学生为了照顾在家无所事事惹麻烦上身的父母而不得不放弃学业时,坦白说,我很震惊,震惊于这样的父母太不负责。身为一个母亲,如果我深陷泥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怎么保证孩子不受我的负面影响能够健康成长,从来没想过让他们为了我而牺牲大好前途。
万斯那样的极端家庭也许在中国少见,因为中国父母们都跟我想法差不多,优质资源留给孩子,近到家庭的开销支出、父母的休闲时间分配、家庭旅游目的地,远到父母的职业规划和退休生涯,我身边的父母们在罗列上述各项安排时,莫不是把孩子需求摆在前列。
寒暑假以及五一十一各种公众假期,往往也是职场父母们休假的高峰,“带孩子出去玩”是最常见的请假理由,领导没理由不批准,否则就是不近人情。
我在莫高窟前激动万分,连门前那片连到天际的戈壁荒漠,我都觉得格外有意思,而孩子们嫌热嫌晒,赶紧离开吧!
所以,我跟万斯母亲最大的不同,不在于身份阶级或者社会背景,而在于对待孩子的态度,我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而万斯母亲永远自己第一孩子第二。
2
我在美国碰到的华裔朋友,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跟我抱怨自己孩子的中文不够好,孩子在家里不愿意说中文,中文能说就不错了根本不敢指望还会写,为了让孩子学好中文父母各种招数用尽假期回国补中文……
为什么华裔父母们普遍希望自己孩子学好中文呢?
“因为他是中国人啊!”——明明孩子的国籍是外国人,成长在外国,长了黄皮肤黑头发而已,好朋友都是外国人,他们跟中国的唯一联系,也许就是父母这一点血缘关系了。
孩子为什么要以父母的祖国为祖国呢?为什么一定要了解父母祖国的文化呢?我是西安人,我儿子对西安的了解并不比普通游客多多少,他们无意于了解西安。
“因为学好中文很重要啊,连川普外孙女都在努力学中文。”——中文跟英文的差别太大,如果目标只是把中文作为工作语言,听说恐怕更重要,公文写作都可以有模板,读不懂四大名著鲁迅金庸,也能跟中国人做朋友做生意啊。
我想起我在美国碰见的Katz教授。他是出生在纽约的犹太人,从小在家里说希伯来语,进了希伯来语小学,6年级开始进入英语学校,30多岁拿到博士学位和大学教职以后,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他每隔半年就换国家,一半时间在以色列工作,一半时间在美国大学工作,“别人都是两个城市之间通勤,我在两个国家之间通勤”。八十多岁从美国大学退休之后,他正式返回以色列定居颐养天年——用“返回”似乎不恰当,美国才是生养他的祖国,可我总觉得以色列才是他心灵深处最爱的祖国。
11岁才进入英语学校,成年后长时间在以色列生活,Katz自认为希伯来语的听说读都达到了英语水准,但是论写作,还是英语更胜一筹,因为英语是国际学术界的工作语言,用英语写作的机会多,自然英语写作强。
我拿Katz的例子启发我的美国华裔朋友。你能做到让孩子在美国读中文小学11岁才进入英语学校吗?能做到孩子成年后差不多一半时间回中国浸泡在中文环境里吗?如果你不能保证这两点,又怎么能指望孩子的中文不落后英文呢?你的孩子在自己未来的职业领域,会有Katz这样的成绩吗?(在我的领域,Katz大名鼎鼎。)聪明过人如Katz,依然是英文写作强于希伯来文写作。用进废退,在美国学中文,没有地方使用和进阶练习,落后是必然的结果。
父母明白所有的道理,却依然督促孩子学好中文,有时候不免惆怅惘然,偶尔也有极端的亲子冲突。
3
家长们在美国督促孩子学中文,在海淀督促孩子学奥数,在顺义督促孩子练体育。
那些学小学奥数的孩子们,他们的家长关心的是跟谁学、去哪里学、怎样才能考出好成绩;那些不学小学奥数的孩子们,家长们关心的是——不学奥数孩子还能学点啥?画画、书法、艺术、体育?还是学点偏门的学科竞赛类项目,比如物理天文地理编程语言学?
孩子学点啥,必然要去请个老师。既然付出了时间金钱,那么最好成为特长,否则还不如不学。机构里各种科目名堂之多,早就超出了我的想象力。
有专门教孩子打桥牌玩魔方做数独的课程,收费高昂,教练都是名师,来晚了肯定没名额。我承认自己不合时宜,桥牌魔方数独在我看来,作为兴趣爱好就挺好,为什么一定要奔着竞赛拿奖呢?这些兴趣背后的数学问题,并没有那么高深,数独高手未必是数学高手,也未必将来以研究数学为业。
把个人兴趣转化为(技压他人的)竞赛奖牌,从这一点来说,作为消费者,我对课程的欲望是被制造被建构出来的。
4
我训练孩子们学英语,现在看来,也是一厢情愿的培养。这正是触发我写这篇文章的理由。
大熊英语好,但是他真正热爱、将来也必定以此为业的是理科,英语只是他学习知识的工具。如果三至六岁,我没有为了强化英文而压抑中文,那么今天他的中文会很强势,而英文一般。这样看来,小时候我培养他学英文,其实并没有强化他的优势。但是六岁之前的孩子,基本不识字,怎么可能训练他的理科和科学思维呢?
小熊形象记忆力强,生词看一遍就能记住,但是,进了公立小学,英语环境减退,跟其他英文幼儿园出来的同学一样,在强大的中文环境面前,他面临着英语“不进则退”的挑战。
周末,我们去看电影《寻梦历险记》(Coco),原版配字幕。回家后,大熊在周记里写到“主角Michelle……”。
我立刻指出来:“主角不叫Michelle,叫Miguel,拉丁族裔常用的名字。”
大熊说:“我知道不叫Michelle,但是我不知道他的名字的后半部分应该怎么拼……”
我说:“你知道他的中文名字叫什么吗?”
大熊摇摇头。
小熊立刻屁颠颠地抢答:“米——格——尔!大米的米,格子的格,还有一个‘尔’。”
可见,大熊看电影时,既没看中文字幕也没看英文字幕,小熊看电影时,光看中文字幕没看英文字幕。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小熊从零识字起步,已经可以认得这么多汉字,看字幕时主动切换到中文而非英文,说明他的中文正在超越英文。即使三年学前时光都在全英文幼儿园,一进入公立学校,他立刻建立了中式思维。
经历过培养大熊,我深知,在公立学校强大的中文氛围下培养英语能力,是一件多么螳臂当车的事情!而且我也有很多教训,还要不要在小熊这里再来一轮,我犹豫退步了。
5
另外一个触发这篇文章的理由,就是孩子长大有了自主意识之后,逐渐展现出跟父母期望不一致的苗头,我想让孩子学这科,他偏偏喜欢另一科,不得不让我感慨:你们两个都是回归到平均值附近去了吧!白白浪费我跟你爹这么好基因!
但是我也明白,很难说,孩子跟我,对于学习与培养的选择,到底谁对谁错。我们都认为自己正确,都认为对方错误,所谓的两代人冲突,往往来源于此。
大熊的生理条件,注定不能靠打棒球吃饭,这一点上,我们两个有共识。我希望他从体育运动中获取团队合作精神、决断力、意志力,所以他在学校里打了三年棒球,每周三次,也为了假期集训而曾经挪课。但是,这学期,随着场地转移和队友们流失,他决定不打球了,于是也就顺理成章地放弃了。
我的想法是,条件更艰苦了,就应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你说不练就不练了,这……三年的时间就这么白白浪费了?
大熊想的很明白,我将来不靠打球吃饭,耗费精力太多,拿出时间做点我更擅长的其他事情,不好吗?棒球迟早是一个我要放弃的项目,将来我更可能做赛场上的看客而不是下场的球员。
他貌似更有理呢。还好他没有正式进入青春期,没有跟我正面抵触,棒球这个事情,我们算是好商量。
至于小熊,我的刻意培养更是一败涂地。小熊始终不喜欢阅读,所有阅读几乎是被我逼着完成。但凡我晚上加班很晚回家,一问,整个晚上,小熊只看了三页课外书,那时候他已经睡着了,难道我把他从床上揪起来读书?
他宁肯翻来覆去地看语文课本数学课本,也不肯主动读书。总之,卡梅拉鼠小弟宫西达也在他心目中,竟然都不如人教版教材好看。
小熊出生时,医生救了他的命,感念于此,他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全家人都在他耳旁吹风:“将来长大了做医生吧,帮助别人”。这股风吹了六年之久,他听到了总是点头。
上周我带他第一次去口腔医院补龋齿,医生手法专业而且态度和蔼,还能看动画片,然而,汗水湿透了小熊的衣衫,出来后,他主动说:“我以后不要当医生了!太可怕了!”
拜托,只是补牙而已,连麻药都没打,更没出血,你一点不疼,我还期望将来你做神经外科主刀医生呢。六年来千言万语,抵不过半小时实战补牙的一身冷汗。
正是因为有两个孩子,处处形成反差,我才能看清楚,原来天赋太重要了,我对他们后天的培养并不能改变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只有顺从。我以为我培养了孩子们这个习惯那个特长,后来才醒悟,原来只是运气好老天眷顾“拿了一手好牌”(从Ester老师那里听到的)而已。
6
我不怎么去看神童牛孩的故事。不承认人和人之间存在天赋差异,不承认神童牛孩某一方面的确异于常人,一味宣扬神童的成绩,这种故事除了制造家长无端的焦虑恐慌之外,没有其他用处。
很多神童的成长,背后都有家长的牺牲。为了跟随更好的教练和训练条件,父母两地分居,一方带着孩子拜师学艺,另一方赚钱养家。孩子最后取得了事业成功,看上去皆大欢喜。
可是,关于这些神童的新闻报道里,总会写到孩子小时候对于父母两地分居的不理解、赚钱养家的父母对于远方孩子的思念之情、孩子功成名就之后的想法一定包含着给父母买一所房子一家人快快乐乐住在一起。为什么新闻普遍地用这种模式报道事业成功之后的神童?
前两年,少年班出身的尹希获聘哈佛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这是一条好消息。当年,尹希为了读北京八中少年班,他的父母不得不两地分居。
谈起这段经历,成年后的尹希的回复是:“自上中学后我很少见我的父亲,因为我母亲一个人带我到北京上学,我父亲在河北工作。自那时起我没有一个紧密的家庭,也不想在家,只想一片自己的天空。”
即使多年之后的事业成功也不能弥补少年时家庭的缺憾。尹希自己认为,如果没考上中科大少年班,而是去了一所普通大学的数学系或者物理系,自己的结果也会跟今天差不多。
倘若岁月可以回头,父母还需要为了培养孩子而家庭分离吗?早几年读大学,晚几年写论文,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一想到自己在一厢情愿,孩子未必沿着我指明的方向前进,我就不免泄气。尹希说的更尖锐:“很多中国的家长培养自己的孩子并不是为了孩子好,而是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他自己想要的样子”。
一厢情愿式的培养,就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而把他培养成“父母所期望的样子”。运气好的孩子,恰好认同父母的期望,于是两代人皆大欢喜,运气差的孩子,恰好背离了父母期望,于是家里天天纷争不断,所有祸端,皆起于此。
还是收手吧!如果我坚持一厢情愿式地培养,等到孩子们进入青春期乃至成年,他们终究追随自己的内心而去,最后伤心失望的是我是我还是我。
本文转载自“虎妈熊孩”(TigerMomsWildKids)
1月28日—2月5日
台湾亲子冬令营
博雅小学堂
联合台湾两家著名教育机构
道禾实验学校&荒野基金会
台北 新竹 花莲
以心传心
寻道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