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强致癌物+一级致癌物,这两样东西有人却天天都在吃!

2018-04-25 河北生活广播

喝酒须有下酒菜

啤酒配炸鸡,伏特加配脆面包……

那白酒配什么?

中国的老少爷们通常配的是花生米



然而,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脂肪肝酒精肝学组副组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厉有名教授,要对这份“惬意”的搭配泼点冷水:偶然来点小酒配花生米可以怡情,一旦过了量,可真就危险了。



酒精,在去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被列为一级致癌物;同年11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公布了癌症来源的最新数据:41% 的口腔癌,23%的喉癌,22%的肝癌和21%的食管癌,均与饮酒相关。


而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强致癌物,除诱发肝癌外,还能诱发胃癌、直肠癌、乳腺癌和小肠癌等,在霉变的花生、玉米、大米等食物中最常见。



口腔癌、肝癌、喉癌、食管癌等

多种癌症均与饮酒相关


中国有句俗话“小酒怡情,大酒伤身。”从古至今,中国人对酒多伤身的认知一直存在,可小酒真的怡情吗?


据报道,2004年意大利学者发表了一篇调查文献,他汇总了过去三十多年发表的喝酒与肿瘤等14种疾病以及受伤情况发现,即使每天只摄入25克酒精,也会导致多种疾病风险的增加——


患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增加82%,喉癌增加43%,食管癌增加39%,慢性胰腺炎增加34%,乳腺癌增加25%,肝硬化增加1.9倍等。


厉有名教授特别要强调的是——酒精性肝炎会诱发肝癌,酒精性肝病(一种因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慢性肝病之一,它的可怕之处在于,不仅可以和乙肝、甲肝等病毒性肝炎对肝脏进行“双重打击”,这无疑加速了肝病的发生、进展;还可跨过肝硬化阶段,直接步入肝癌。


“长期大量饮酒很容易会患上酒精性肝炎,可能只要两三年的工夫。”厉教授说,他曾接诊过一个二三十岁的小伙子,经常吃夜宵,每次至少喝五六瓶啤酒。2年里,尽管重了近30斤,他也没放在心上,直到出现疲劳感,胃口、酒量下降了,才到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酒精性肝炎伴中重度脂肪肝。“他当时各项指标都很差,血脂、尿酸很高,与肝功能有关的转氨酶高出正常值的两倍多。”厉教授说,“像他这种情况如果再喝下去,很可能就肝硬化,甚至肝癌了。”


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2两

女性不超过1两


~~~~~~~~~~~

乙醇量(克)换算公式=饮酒量(毫升)×乙醇含量(%)×0.8

~~~~~~~~~~~


厉教授说:这是临床诊断酒精性肝炎时用的一个公式,对一个有长期饮酒史的人(一般超过5年)来说,在排除遗传易感性等影响因素后,折合乙醇量男性≥40克/天,女性≥20克/天;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克/天,即可视为酒精性肝炎的高危人群。



换句话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饮酒量不应超过上述公式计算所得的结果,以50°的白酒为例,男性一次的饮酒量不应超过100毫升/天(即2两/天),女性一次的饮酒量不应超过50毫升/天(即1两/天)。


黄曲霉毒素比三聚氰胺更可怕

比砒霜毒性大几十倍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有研究说,它比三聚氰胺更可怕,比砒霜毒性大几十倍,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也是目前已知的最强致癌物之一。


让很多人紧张的是,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菌丝生长时会产生毒素,产生的孢子可扩散至空气中传播,而后会侵染合适的寄生体,产生黄曲霉毒素。在霉变的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中最为常见,在动物性食品如肝、咸鱼、奶制品中也比较常见,这也是为什么厉有名教授在文章开头建议大家不要长期大量吃小酒配花生的原因。



黄曲霉毒素进入人体后,最受累的是肝脏。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及动物肝脏组织都有破坏作用,它的毒性可直接作用于肝脏,严重时还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01横霉豆腐、霉千张,是否含黄曲霉毒素?


对此,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主任医师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霉菌的种类有很多,并不是所有的霉菌都是有毒的。目前,已知有毒的可引起动物致癌的有5种:黄曲霉毒素、黄天精、环氯素、杂色曲霉素和展青霉素。


霉豆腐、霉千张使用的霉菌是没有毒的,并且它的颜色与黄曲霉毒素也是不一样的。黄曲霉毒素是黄色粉末状的,干了以后会发青,吃进口里是苦的,霉豆腐使用的霉菌是白色的。


02蒸煮煎炸能不能杀灭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一旦产生就很难消除,它耐热性很高,以黄曲霉毒素M1为例,它对光、热都比较稳定,熔点(裂解温度)在299℃,所以,一般的蒸煮煎炸并不能杀灭黄曲霉毒素。


03出乌花的梅干菜、咸鱼虾,是否含黄曲霉毒素,洗净后能吃吗?


纠正一个误区,霉变不一定就有黄曲霉毒素,但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大都会发生霉变,而一个食物是否有黄曲霉毒素,肉眼是无法判断的,必须通过检测。


对普通市民而言,在无法判断霉变的食物或物品是否有黄曲霉毒素时,最安全方法是丢弃。黄曲霉毒素即使通过高温也杀不死,因此,无论是出了乌花的梅干菜、咸鱼、咸虾、菌菇等食物,还是砧板、筷子等市民无法通过肉眼判断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的物品,不可能通过清洗就可以彻底消除,此时,最安全的方法是丢弃。


04发霉的砧板、筷子是否含黄曲霉毒素?


筷子、砧板等物品本身并不会长黄曲霉菌,但我们会用它们来夹玉米、花生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或者在砧板上切玉米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此时,若不注意清洗、保持干燥,筷子、砧板等厨房用品就有滋生黄曲霉菌的可能。


因此,厨房用品存放要注意保持干燥,避免潮湿,清洗时要注意因刮痕、磨损出现的缝隙,很多残渣就悄悄藏在这里面。若发现物品已发霉,最安全的方法是丢弃。


05是否发霉、出乌花的东西都含黄曲霉毒素?


霉变花生不一定有黄曲霉毒素,比如,污染根霉,那就没有黄曲霉毒素;没有霉的花生,也不一定没有黄曲霉毒素,因为黄曲霉毒素肉眼是看不出来的,也不是一出现就会发生霉变。


如何预防黄曲霉毒素?厉有名教授说,最有效的“扫黄”方式是——吃得新鲜,保持干燥。


“吃得新鲜,包括各种食物,特别是新鲜的坚果、奶制品等,一旦发现食物已经发霉、腐烂、变质要立即扔掉,不要舍不得。”厉教授说,“采购时尽量吃多少买多少,包括大米、食用油等,最多买1-2个月的量就够了,保存时要时刻保持干燥。”


来源:老年生活报

编辑:安静

责编:胡丹

监制:郝隽

猜你还想看

河北省发布“癌症死亡榜”!第一名竟然是……这些致癌的东西一定要远离!

【震惊】万万没想到,唱歌竟然还有"副作用"!爱唱歌的要赶紧看!

【提醒】注意了!在朋友圈说这样的话,小心被拘!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河北生活广播直播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