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企服杂谈:阿里云这次崩的性质不一样了

谢秉航 谢强byron
2024-10-22

910是教师节,也是阿里日,上午马云在内网发了贴庆祝25周年,下午阿里云就崩了。

但这次崩的不一样。

崩的机房是,新加坡。

崩的原因是,起火了。

据说阿里云当天下午内部乱成一锅粥,外部的消息立刻就传遍了。

我草率的讲一句,同样是崩,这里可能性质不太一样。

1、新加坡崩了,阿里云的整个管理和技术体系可能会遭到更大的质疑

阿里云在国内有个段子,出了事儿,就赔代金券。很多人一度调侃,说阿里云代金券已经拿的太多,都不用续费了。

这当然是个段子,但也可以看出来,阿里云在国内的口碑如何。

所以这次很多人听到阿里云又崩了,第一反应就是,看看到底谁受了影响。

第二反应是,哦,正常,一年一崩。

没错,阿里云真的祸不单行,虽然我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了,但排除掉受灾群众,阿里云崩得在业内都不算新闻了。

上一次是7月2号,阿里云崩了导致上海地区B站小红书等业务无法访问。再上一次是2023年11月12日,阿里云崩了,官方的服务状态页显示,全球范围内所有可用区x所有服务全部都出现异常。再再上一次——算了,不例举了。

说起来,这次看上去影响还好,因为崩的是新加坡机房,对国内业务影响不大。

但阿里云一年崩一次,次次上热搜。外界看待阿里云的意味已经不一样了。

上不上热搜是一回事,阿里云作为国内云的老大,影响面太广,崩了上热搜是正常操作。

但你每年都崩,一次比一次猛烈,这次还崩到国外,这个就很有问题。

这几年跟阿里云相伴的话题永远是增速没了,再接着是竞对凶猛。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是表面现象,但常年日崩,就会让人注意到阿里云的内核——这么崩下去,你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到底还在不在?某种程度上,这对阿里云和竞对们,都是异常重要的话题。

第一次崩,是意外。第二次崩,是意外。第三次还崩,还会不会是意外?这次崩到你阿里云最重视的海外市场,还会不会是意外。

大家不说,不代表心里不这么想。是不是?

2、新加坡崩了,阿里云海外的市场口碑可能会受到影响

之前我拉过阿里云的财报,简单一句话总结——收入增速没了。

早年间,我记得阿里云几乎每年都是100%增长。而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这个100%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当时孙权在内部说,不追求每年100%,而是追求有质量的增长。这个说法,给阿里云上下都松了绑,也给了台阶下。毕竟行业老大高山仰止,每年100%的增长,确实不是个切实的目标。

但在这个说法以后,阿里云似乎就再没有打过更漂亮的仗。论市场份额,阿里云在国内确实不可能有大的增长了。

凭借着业务敏感度,阿里云提前布局,一步一步走到了老大的位置。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对手们又一路穷追猛打,国内的增长点基本都没了。

政企的市场,阿里云是搞不定的,客户眼里你阿里云顶着的是外资的帽子,所以只能看着这些客户被华为一个一个拿下。

民企的市场,腾讯云有自己的地盘。2015年以后AT都用投资拉动,但很显然,腾讯投资后的公司发展的更好,带动了一干优秀公司的同时也扶植了腾讯云的增长。

然后呢,运营商云又来了,而且采取了更猛烈的业务联动策略。

一句话,你的存量就是我的增量,有肉的骨头,啃不下也要上去嗦两口。

但新加坡崩了,影响的面就很大。

国内不增长,阿里云全村的希望,自然是放在海外。你可以看看整个阿里的动态,包括扶植蒋凡,阿里对海外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2024年以后,整个中国互联网企业,也都在闹着出海——他们的困境跟阿里云一样,国内太卷,增长不上去。但中国互联网这套打法思维经验,拿到海外去,指定乱杀。真正的在海外做更具优势的竞争,用膝盖想,也知道这是阿里云比国内市场更好的增长点。阿里云想瞄准更大的市场,国内客户也想一起出海去,可谓一拍即合。

但论技术优势,阿里云是打不过亚马逊的。这个我就不多讲了。况且,亚马逊的背后还有微软,微软背后还有谷歌,你不是吃干饭的,对岸的IT巨头更不是。所以阿里云出海,在欧美的市场基本是不用看的,这几家的优势地盘自己还打不过来,岂能容纳一个大洋对岸的对手。阿里云无非承接的是欧美公司在国内的用云需求,想出去,难。

于是东南亚就变成了阿里云更大的指望。

阿里在东南亚这么多年一直布局,高管也一直与新加坡打的火热,传递的信息是,阿里巴巴的下一站在东南亚。阿里云的公关一直讲,早就在东南亚建立了多个数据中心,包括在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地的10个可用区,阿里云自己也猛烈PR,宣称自己在东南亚的数据中心可用区数量超过了一些国际企业。

这个意味是非常明显的。

事实上,阿里云在海外的竞对远比国内复杂,除了华为云、腾讯云以外,国际云厂商如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等在东南亚市场份额超过70%。打不到欧美,在东南亚几乎就是最后的决战。阿里在这里有业务,阿里云在这里也必须有增长。这也是阿里云不断的要PR自己的增速,以及数据中心可用区数量的原因。

你的地盘我过不去,我的地盘你过不去。我俩都能去的地盘,我要超过你。靠着这种策略,阿里云在东南亚的营收增速确实超过了其在国内市场的速度。

但新加坡这一崩,阿里云之前苦心孤诣建立起来的追赶态势,就要打折扣了,而且还是在一个“看上去很低级”的原因导致之下。

你国内第一的云厂商,管理和技术就这个档次?

生意还怎么做?

无独有偶,9月15号那天,非法加冯的冯若航老师又写了关于阿里云的健康看板的前端bug——把日期改到2044年9月15日,结果仍然显示“新加坡大故障的健康状态为异常”,引来下面一众从业者开始进行“草台班子”的奋勇吐槽。在一天之前,阿里云盘又爆出了“可以看到其他用户云盘图片”的史诗级bug。而就在写这篇文章的当下,17号冯老师又讲“阿里云的服务可用性连一个8都不剩了”。这些事情其实都没有什么关联,但密集的在这几天发生,阿里云内部可能也苦不堪言。

云已经是个成熟业务,而且最近几年,下云的呼声四起。对一众云厂商而言,保住自己的份额,抢夺别人的存量,已经是个约定成俗的打法。阿里云祸不单行,连续服务崩坏,整个技术和管理体系就确实难辞其咎。而从国内数崩变成国外也崩,很难不让人产生更多的联想。当然,联想在其次,最大的问题是,阿里云的业务经不起这么折腾。

性质变了,变的就在这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谢强byro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