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法典诞生,人大法学梦之队贡献卓越!

请收藏 中国人民大学 2023-05-22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聚焦」出品



表决通过

2020年5月28日


“通过!”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民法典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民法典是什么?

它有多重要?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命名的法典。民法典姓“民”,意味着它以民为本,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诉求,最大化地谋求人民的利益,全面保障人民的权利,这是民法典的特色所在,也是民法典立法宗旨和目的所在。可以说,民法典是私权保障的宣言书,其颁布标志着一个权利保护的崭新时代的到来。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

王利明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在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中,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人身伤亡、夫妻离婚,小到缴纳物业费、出门坐车、邻里纠纷等,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守护每个人一生一世,这是一部人民至上的民法典。



01

具有典范性基础性,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十分重要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典”这个字在汉语中它具有经典、典范、典籍等这些含义。所以“典”命名本身就表明了民法典典范性、基础性的意义,所以民法典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市民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保护公民权利的一部重要法律。



02

使民事立法体系化,有效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首先,民法典使民事立法体系化,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法典化其实就是体系化,就是通过编纂民法典使分散的有关民事法律的规范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化的整体。特别是通过体系化解决长期以来因为采用单行立法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比较严重地存在着各个单行法相互之间冲突不协调不一致的问题。通过民法典的编纂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使我们的法律成为一个整体,更具体系性。


其次,通过民法典的编纂有效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民法典本质上就是一部权利法,它是一部保障公民私权的法。通过构建私权体系,并且对民事权利在遭受侵害之后,规定各种全面的救济保护的方式方法,从而进一步强化对私权的保障。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法治进步,因为法治这个概念虽然有不同理解,但一般认为最简单的定义就是规范公权、保障私权,而民法典实际上就是一部全面保障私权的法典,所以民法典的颁布对中国法治的进步将会产生重大深远影响。



03

为实现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提供重要保障


民法典将为实现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提供重要保障。在民法典里通过保护公民人格权等重要权利来全面维护人格尊严,很多条款都凸显强化对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保障。比如,为解决高楼抛物致人损害这种“头顶上的安全”,民法典在侵权责任编专门进行全面系统规定;为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民法典专门规定了有关产品责任等规则;民法典还专门为保障人们住有所居,在物权编中规定了居住权等制度,都是要为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提供保障。



04

为法官公正裁判民事案件提供重要裁判依据和裁判规则


民法典可以为法官公正裁判民事案件提供重要裁判依据和裁判规则。没有民法典,法官经常遇到最大的困惑就是出现一个民事案件后,哪些法律能够作为裁判依据,哪些不应该作为裁判依据。那么有了民法典,法官就直接从民法典里而且必须从民法典里去查找依据。同时一部法典在手,也知道哪些条款被修改,哪些继续有效,这样对法官公正裁判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有了一部民法典,将会极大地提升法官依法办案能力和水平。民法典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对于公民依据民法典来积极行使权利保障权利等都会发挥重要作用。




民法典编纂

与人民大学



5年磨一剑,民法典承载着几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亿万人民的梦想。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2015年3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


2017年3月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


2019年12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2020两会期间

代表委员们对民法典草案展开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根据各方面意见,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


王利明教授领衔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科全程深度参与民法典编纂,积极推动理论成果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的转化运用,为立法体系重大变革及各编具体制度完善做出重要贡献。


01

参与民法典编纂的主力军


中国人民大学民法典编纂研究团队是学术界参与民法典编纂的主力军,充分发挥了参与国家重大立法的智库作用,成效卓著。


研究团队参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民事立法,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起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参与国家重大立法工作的经验。


研究团队的重大理论研究成果成为民法典编纂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其中,《王利明民法学研究系列》13卷本以其完整性、体系性,呈现了当代民法学研究的最高水平,王利明教授民法学相关学术成果连续获得五届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一等奖,这些成果为民法典编纂提供了理论基础。


研究团队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3人。研究团队近四年出版民法典研究著作34本,发表民法典相关论文200余篇,主持民法典编纂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等重大项目12项,有力引导了学术舆论方向。



02

法学院校中参与人数最多


在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中,人大法学学科是法学院校中参与人数最多的。


王利明教授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王轶教授任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杨立新教授、张新宝教授任领导小组成员。


王利明、王轶、龙翼飞、杨立新、张新宝教授分别担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典合同编、物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专项课题召集人、牵头人,高圣平、姚辉、石佳友教授作为主要成员参与。


王轶、张新宝教授多次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民法典的审议。


朱虎副教授自2017年4月,作为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典编纂专班成员,直接参加了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典编纂的工作,参与起草各个阶段草案,完成多份法工民简报的撰写。


人大法学专家为立法机关提供大量建设性意见,认真准备审议过程中的各类文稿,积极参与调研挺起各方面意见,务实高效地在法学界和立法工作机构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03

积极推动理论和实务成果转化


王利明教授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专题讲座《我国民法典分编编纂中的几个问题》,这也是民法典编纂期间学者为常委会所作的专题讲座之一,在决策层面为民法典提供了智力支持。研究团队专家受邀参加立法机关历次重要会议观点意见均被采纳,在法工委各阶段针对不同编所举办的专家研讨会中,每次均有人大法学学科的学者参加。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研究团队专家撰写了大量的研究性论文并发表,其中诸多观点被民法典所采纳。


研究团队编辑《编纂民法典参阅》98期向立法机关报送,针对民法总则对民法分则各编的影响、人格权法编的制度安排等多个重大问题提出建议。王利明教授作为负责人编著出版了《中国民法典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理由》,积极推动理论和实务成果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的转化运用。


2016年至2019年期间,受立法机关委托,法学院围绕民法典编纂召开了“中国民法典担保物权立法研讨会”“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立法研讨会”“中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与继承编立法研讨会”“民法典合同编总则立法研讨会”“ 民法典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研讨会”等20余次学术研讨会,为民法典编纂工作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立法建议、思想资源与理论支持。


聚焦民法典编纂问题,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先后召开“中法民法典物权编与合同编编纂研讨会”“第三届中法民法典研讨会”“中欧民法典国际研讨会”,国内外专家学者多次共同研讨民法典编纂问题,推动法律与司法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为民法典编纂提供富有启发与借鉴价值的学术资源。


研究成果应用于人才培养,围绕民法典编纂,研究团队指导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展开系统和细致的研究。举办多期民法典编纂高端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解民法典编纂相关问题,开设博士生法学专题文献课,针对民法典立法相关问题做专题授课,博士后撰写民法典相关内容出站报告和论文30余篇。



04

突出贡献和卓越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民法典编纂研究团队对于民法典的编排体例和规则设计均有贡献,特别是王利明教授首倡并进行深入研究的人格权独立成编、侵权责任法独立成编的理论,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要共识,被立法机关采纳,成为民法典编排体例的重要创新。


在民法典编纂的过程中,人大法学学科提出了诸多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的贡献和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倡导并推动人格权的独立成编。自20世纪以来,人格权的保护是世界民法的发展趋势。人大法学学科为此展开了细致而深入的研究,例如王利明教授、杨立新教授、张新宝教授、姚辉教授、石佳友教授等均出版或主编了人格权法的著作,撰写大量论文,呼吁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并对具体规则展开细致而深入的研究。人大法学学科提出,人格权关系到每个人的人格尊严,是民事主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从民事法律规范的角度系统全面规定自然人和其他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内容、边界和保护方式,坚持法定性和开放性相结合,有助于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全会关于“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精神,有助于落实宪法关于“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要求,有助于总结我国现有人格权法律规范的实践经验,体现了民法典对时代的回应。民法典最终将人格权编独立成编,在具体条文中也体现了具体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还影响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多个司法解释的起草,姚辉教授曾经作为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领导起草了涉及人格权的司法解释。



倡导并推动侵权责任法的独立成编。王利明教授在国内最早提出侵权责任法独立成编,影响了侵权责任法的制定,民法典也最终将侵权责任编作为独立一编。对具体侵权的诸多研究也体现在民法典中。



王利明教授率先提出并进行全面论述的民法人文关怀理念,丰富和深化了民法的价值体系,树立了民法的人法地位,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民法典提供了理论支撑。



研究团队提出的民法典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物权平等保护原则、鼓励交易原则等学术思想都转化为民法典的立法原则和法律条文。



在全面深度参与民法典编纂工作的过程中,研究团队建构起了对中国的民事法治具有解释力和回应力的民法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为中国民法学研究立足中国,走向世界作出了杰出贡献。



研究团队对营商环境相关规则的研究获得立法采纳。尤其是在担保、破产等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了营商环境的研究中心深入系统的开展研究,并提出了立法建议。民法典最终对担保的整体概念、规则作出了诸多变化。同时,这些研究还影响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多个司法解释的起草,有助于优化我国的营商环境,提升我国在世界中的竞争力。



05

民法典开讲


面向社会大众

全面解读民法典对人们生活的意义和影响


《民法典开讲》

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百度APP联合制作推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

2020年普法计划支持项目

《民法典》公益系列讲座


5月28日至6月3日

在百度APP播出

12场公益直播(录播)

精彩呈现


打开百度APP

搜索“民法典开讲”

关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官方百家号

即可预约观看



06

公益培训


《民法典》的通过给全国各高校民商法教学带来很大的影响,民商法学专业教师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帮助全国法学专业教师深刻理解民法典,适应民法典时代的教学要求,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拟举办全国高校民商法学师资民法典公益培训班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培训班相关事项公告:


丨精选阅读丨

近期颐之年,为战“疫”直播!他说自己是网络直播的“小学生”


这枚鲜花饼,留住了你想念的春天味道


今夜,一起点亮人大!


中国人民大学获10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


2020520,爱你的那些“小事”


人大本硕博十年,他实力诠释优秀是怎样炼成的!


高考倒计时丨去年考入人大的他们说……


权威发布丨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关于推迟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的通知



策划:冯玉军 王轶 

统筹:路磊 浩爽

编辑整理:欣欣蔡 顾小白

部分来源:新华网 人民日报 等

栏标:吴佩瑄

设计:欣欣蔡

特别支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