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西太副高,数说今年气候异常的细节
今年以来
世界各地气候异常频频出现
深圳气候也呈现出异常特征
气候变化与我们息息相关
而这异常背后究竟有何原因?
今年以来我市气候异常情况
上半年出现历史罕见的秋冬春连旱,深圳干旱程度达到2004/2005年后最严重,深汕旱情则仅次于历史最重的1963年。
“龙舟水”降水偏少,降雨强度偏弱,龙舟水期间全市平均雨量较近五年偏少57.3%,最大日雨量(100.7毫米)和最大1小时雨量(77.7毫米)均为近10年同期最弱。
后汛期:
①降水阶段性集中,7月下半月到8月上旬期间,暴雨记录到18天,远远多于气候平均(7.8天);
②短时极端强降水频发,7-8月有22天记录到小时雨强50毫米以上的短时极端强降水,近十年同期第二多;
③气温偏低,湿度偏大, 7月后半月到8月上旬,平均气温28.5℃,比常年偏低0.4℃,为近十年同期第二低。
前段时间“上、下班雨”的掐点打卡
相信大家仍记忆犹新:
上、下班路上突然的暴雨
雨停便遭遇高温预警
……
个中原因
那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名声赫赫的“大boss”
——西太副高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副高”)
西太副高是何方“神圣”?
“西太副高”,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简称,常年存在的永久性暖性深厚系统,其强度和位置随着季节产生变化,对我国不同地区造成的影响也不同,与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天气气候以及旱涝等关系极其密切。
▲副热带高压
(图源:中国天气网广东站)
酷热天气的“元凶”
副高本身是暖性高压,加之下沉气流造成增温效应,使其控制下的地区晴热少雨,容易出现高温和干旱。
与我国雨带位置密切相关
副高压的强弱及位置决定了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雨带分布,华南汛期、江南梅雨、华北雨季、华西秋雨等都与副高的季节性南北移动密切相关。
影响台风路径
在我国,台风大多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并且大多产生于副高的南缘,一般沿着副高的外围移动。
今年气候异常原因
在开始上图分析前,先给大家讲讲“副高”要怎么看:
我们一般以500 hPa等压面(大约5500米高空)上588位势什米这条等高线来表征副高的强度和位置变化
前汛期:副高总体偏强偏北、季风偏强,受其影响,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时间偏晚、强度弱,因而华南等地出现了持续的干旱。
▲2021年4-6月平均500 hPa高度场及距平图
注:彩色阴影区为距平场,等值线为平均场,500 hPa环流场中红色粗线为气候平均
后汛期:7月以来,副高总体偏强背景下位置阶段性偏北或偏东,广东沿海与常年主要受副高控制或位于副高边缘不同,今年主要位于副高南侧或西侧,容易受到季风的影响,出现阶段性多雨期,气温偏低,空气湿度偏大,其余时间则受副高控制多云炎热为主。
▲2021年7月后半月平均500 hPa高度场及距平图
注:彩色阴影区为距平场,等值线为平均场,500 hPa环流场中红色粗线为气候平均
▲2021年8月上旬平均500 hPa高度场及距平图
注:彩色阴影区为距平场,等值线为平均场,500 hPa环流场中红色粗线为气候平均
都讲这么详细了
不会还有人没听懂吧
气候预测
预计9月-10月海上热带系统依然活跃,可能2个左右台风(9月中旬和国庆前后)进入我市500公里范围或带来风雨影响。
受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影响,有阶段性臭氧污染和高温天气风险。
最近一次主要降雨时段在9月上旬后期。
预计秋冬季太平洋海温可能再次出现拉尼娜事件,有利于再次出现干旱。
温馨提示
1、蚊虫影响偏重。前期降水偏多,湿度偏大,蚊虫容易大量滋生,近期降水减少,天气更加湿热,利于蚊虫的活动,建议居家、外出做好防蚊措施。
2、台风影响风险高。9-10月是秋台活跃的时段,台风严重影响深圳的风险高,需做好防台的充分准备。
3、强对流影响不确定性大。要密切注意市气象台发布的预警,当发布雷雨大风预警信号时,做好防护措施。
“拉尼娜”又来?还有台风、秋老虎……今年气候异常,原因何在?
定啦!9月6日恢复天文公众开放日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