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今天傍晚北仑区领导都去实地检查这个了
非常重要
2月6日傍晚,北仑区领导带队的19个安全检查组,分赴全区各地的文化娱乐场所、酒店商场、职工宿舍等人员密集区域,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每到一处,检查组详细了解各场所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等消防设施是否配备齐全且保持完好有效,尤其是对各场所的消防值班控制室的在岗在位情况、消防安全巡查情况、消防安全管理情况等工作进行了重点检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328k1ash2&width=500&height=375&auto=0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消防安全很重要
千万不要忘记这些常见火灾安全隐患
总结几个潜伏在你身边的危险源
1、受到挤压的充电宝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对国内充电宝市场进行的质量监测结果显示,所有充电宝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风险。部分产品在遭到挤压、冲击等外部影响时,可能发生内部短路,引发自燃或爆炸。
大家在购买充电宝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切勿买无品牌型号、无生产厂家、无电气参数标识和无警示说明的产品;选购时应仔细检查外壳,劣质产品做工粗糙;发现充电宝温度异常升高时,应迅速将其置于具有一定防火、防爆能力的容器里,远离人群。
2、高温车里的打火机
消防部门曾做过实验:烈日下,把打火机放在车内,12分钟后就会爆炸。爆炸瞬间,打火机喷出大量气体,塑料外壳炸成碎片,十分危险。阳光照射下,车内温度甚至能达到60℃以上,打火机内含的液态丁烷受热膨胀,外壳不能承受内压便会爆炸。
打火机不要放在车内;家里的打火机最好也放在阴凉处。另外,香水、电池、花露水、充电宝、碳酸饮料等在高温下易爆炸的产品也别放在车里。
3、超期服役的煤气罐
煤气罐爆炸导致的人身伤害最为常见,且受伤程度往往较重。一般导致煤气罐爆炸的原因有四点:一是煤气罐意外受热;二是充气过量,一般来说,灌装煤气罐时不能超过其容积的85%;三是一些居民为了让火烧得更旺,会用热水烫罐底,这很容易导致爆炸;四是超期服役、缺乏保养和维修的煤气罐,稍遇高温、挤压、碰撞就会发生爆炸。
要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煤气罐、定期检查和维护、拒绝超期服役、避免错误使用等措施,可有效防范煤气罐爆炸。如在烹饪时闻到煤气异味,应提高警惕,暂停使用。
4、年头太久的热水袋
现在正是用热水袋的季节,热水袋爆炸事件时有发生,而常见热水袋爆炸导致烫伤的原因是,灌入热水后,热水袋迅速膨胀,如热水袋本身比较老旧,就更容易破裂爆炸。
热水袋使用两三年后就要考虑更换,如发现表面已有轻微裂纹,更要果断扔掉。使用中,最好别倒入开水,水温在50℃上下即可,以温暖不烫为宜。热水袋灌到2/3即可,灌好后应排尽空气,拧紧盖子。
5、不常清洁的高压锅
导致高压锅爆炸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超出安全使用期限;二是不注意清洁,限压阀和浮子阀堵塞,锅内压力太高爆炸。
不管是传统高压锅,还是电压力锅,使用年限均在6—8年,如发现锅体变形、生锈等更要马上弃用。使用前必须检查限压阀和浮子阀,如有堵塞及时清理;锅内食物不能装得太满,扣盖时还要注意是否扣合到位;离火后要等锅体充分冷却后再取下限压阀、开盖。
6、“三无”电暖袋
根据加热元件的不同,电暖袋可分为电极式、电热管式和柔性发热丝式。电极式电暖袋最危险,因常发生爆炸已被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但仍有不法商家出售。电热管式电暖袋一般不会爆炸,但手感不好,且寿命较短,约为1年。柔性发热丝式电暖袋手感舒适、寿命长,是购买首选。
大家可通过揉捏来鉴别电暖袋。如袋体通体柔软,就是柔性发热丝式;如捏到硬块或硬物,就是电极式或电热管式。
7、用来烧水的微波炉
消防蜀黍提醒大家,不能用微波炉过度加热清水!微波加热时,水不会流动,只是温度升高,有可能超过沸点却还不沸腾。此时,一旦端起水杯,轻微的动静就可能引发暴沸,甚至爆炸。加热液体时,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2分钟以内为佳。
需要注意的是,微波炉加热是从内到外,鸡蛋、鹌鹑蛋、脆皮肠、未削皮的土豆等类似“穿着衣服”的食物,在加热过程中内部膨胀,而外壳却阻挡气体膨胀,就会爆炸。使用微波炉加热这类食物时,最好划个口子、戳个洞,这都利于热气散发。
万一遇到火灾时应该如何逃生?
公共场所大多数都有可燃物,都具有面积大、人员集中、易燃可燃物质多、电气设备多、火灾危险性大的特点,一旦发生火灾难以施救,而且往往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所以,这些逃生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1、在商场里,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1)利用疏散通道逃生。每一个商场规定设有室内楼梯、室外楼梯,有的还设有自动扶梯、消防电梯等。在下楼梯时应抓紧扶手,以免被人群撞倒。
(2)自制器材逃生。商场(集贸市场)发生火灾后,可将毛巾、口罩捂住口鼻,利用绳索、布匹、床单、地毯、窗帘来开辟逃生通道,利用安全帽、摩托车头盔、工作服等避免烧伤和落物的砸伤。
(3)建筑物逃生。发生火灾时,可利用落水管、房屋内外的突出部位、各种门窗以及各种建筑物的避雷网(线)进行逃生或转移到安全区域再寻找机会逃生。老、弱、病、残、妇、幼等人员切不可盲目行事,否则容易出现伤亡。
(4)寻找避难处所逃生。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如阳台、楼房平顶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比如厕所、保安室等,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房间如有水源,要立刻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和烟雾的蔓延速度。无论白天或夜晚,被困者都应大声呼救,不断发出各种呼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帮助自己脱离困境。
2、在酒吧、KTV里,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1)及时辨明逃生方向。发生火灾时,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立即辨明安全出口方向,有序疏散逃生。
(2)寻找避难场所。如果逃生通道被大火和浓烟堵截,又一时找不到辅助求生设施时,被困人员可暂时逃向火势较轻的地方,向营救人员发出求援信号等待救援。
(3)防止烟雾中毒。在室内逃生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声呼喊,防止塑料、纤维等装饰物燃烧产生的烟雾进入口腔。应采取用水打湿衣服捂住口鼻,一时找不到水源时,可用饮料代替打湿衣服,并采用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爬行,减少烟气对人体的伤害。
3、入住酒店后,发生火灾如何逃生避难
(1)入住酒店前,应先观察旅馆的出口、楼内通道、安全灯、水源、灭火器材等情况,了解掌握逃生的基本路线。
(2)一旦发生火灾,不要惊慌失措,按照事先了解的情况和当时的情况,冷静地决定避难行动。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面向下或水平方向逃离。当去路被火封死时,也可以往上跑,不得已时可跑到楼顶平台,并立即发出求救信号。
(4)当疏散通道被隔绝时,利用绳子或被单布条结成的带子下滑到没有起火的楼层或安全地带。
(5)实在无法逃离时,也不要跳楼,退回其他没有着火的房间,将房门紧闭并泼水,然后到阳台呼救,等待救援。
4、集贸市场发生火灾时,逃生方法有哪些
(1)利用现场物资逃生。发生火灾后,将毛巾、口罩浸湿后制成防烟工具捂住口鼻,利用绳索或布匹、床单、地毯、窗帘结成绳索进行逃生;也可利用各种皮带、消防水带、电缆线等进行逃生;充分利用安全帽、摩托车头盔、工作服等各种劳动防护用品进行保护,避免烧伤或被坠落物体砸伤。利用水管、房屋内外的突出部分和各种门、窗以及建筑物的避雷网(线)进行逃生。
(2)利用疏散通道逃生。利用室内楼梯、室外楼梯、自动扶梯、消防电梯等进行逃生。不要乘坐普通电梯逃生,因为发生火灾时,无法保证普通电梯的正常运行。
(3)寻找避难处所。在一时无法逃生的情况下,应先疏散到室外阳台、楼房平顶等待救援。将房间门窗关好,堵塞缝隙,房间如有水源,要立刻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速度;采用大声呼救、敲打、挥动鲜艳的东西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5、乘坐交通工具时,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1)当汽车发动机着火后,驾驶员应开启车门,让乘客从车门下车。然后,组织乘客用随车灭火器扑灭火焰。
(2)如果着火部位在汽车中间,驾驶员打开车门,让乘客从两头车门有秩序地下车。在扑救火灾时,有重点保护驾驶室和油箱部位。
(3)如果火焰一旦封住了车门,可用衣服蒙住头部,从车门冲下。
(4)如果车门线路被火烧坏,开启不了,应砸开就近的车窗翻下车,开展自救、互救方法逃生。在火灾中,如果衣服被烧着了,不要惊慌,应沉着冷静地迅速脱下衣服,用脚将火踩灭。如果来不及脱下衣服,可以就地打滚,将火滚灭。如果发现他人身上的衣服着火时,可以脱下自己的衣服或其他布物,将他人身上的火捂灭,着火人切忌乱跑,不能用灭火器向着火人的身上喷射。
6、影剧院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方法
(1)选择安全出口逃生。影剧院里,都设有消防疏散通道,并装有门灯、壁灯、脚灯等应急照明设备。用红底白字标有“出口处”或“非常出口”、“紧急出口”等指示标志。发生火灾后,应按照这些应急照明指示设施所指引的方向迅速选择人流量较小的疏散通道撤离。
(2)当舞台发生火灾时,火灾蔓延的主要方向是观众厅,厅内不能及时疏散的人员要尽量靠近放映厅的一端,掌握时机进行逃生。
(3)当观众厅发生火灾时,火灾蔓延的主要方向是舞台,其次是放映厅。逃生人员可利用舞台、放映厅和观众厅的各个出口迅速疏散。
(4)当放映厅发生火灾时,由于火势对观众厅的威胁不大,逃生人员可以利用舞台和观众厅的各个出入口进行疏散。
(5)楼上发生火灾时,可从疏散门由楼梯向外疏散。楼梯如果被烟雾阻隔,在火势不大时,可以从火中冲出去,虽然人可能会受点伤,但可避免生命危险。此外,还可就地取材,利用窗帘等自制救生器材,开辟疏散通道。
(6)疏散时要听从影剧院工作人员的指挥,切忌互相拥挤、乱跑乱窜,防止堵塞疏散通道,影响疏散速度。要尽量靠近承重墙或承重构件部位行走,以防坠物砸伤。特别是在观众厅发生火灾时,不要在剧场中央停留。若烟气较大时,宜弯腰行走或匍匐前进,因为靠近地面的空气较为清新。
(北仑发布综合编辑,资料来源:宁波公安、宁波消防、北仑区广电中心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