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任区委书记回忆 建区之初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编者按:由北仑区委牵头编印、区委党史办编撰整理的《在鲜红的党旗下———宁波北仑区域老领导、老同志口述资料选编》汇编了曾在北仑建区初期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的口述资料。北仑发布将陆续刊登这些文章,让我们一起追忆重温建区初期这段艰苦岁月,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激励我们一起努力,全面开启宁波“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建设的新征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留下鲜明的“北仑印记”。
设立滨海区的目标是
打造宁波经济特区
口述 郑裕明 整理 陈妙芳
2015年5月29日,我们来到位于宁波孔雀小区,拜访了原滨海区(后改北仑区)第一任区委书记郑裕明同志。他今年已经84岁了,虽然离开岗位已二十多年,但他一直在关注北仑的发展,关注北仑的建设事业,关注他的出生地——北仑的未来。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郑裕明同志回忆当年,讲述了建区之初那些难忘的故事,现根据录音整理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已经全面启动。为什么要设立滨海区,当时据我知道,市委、市政府也考虑想参照经济特区模式,在宁波划一块对外开放的区域来进行改革开放的实践。当时市里一部分同志要划定滨海区的区域范围,包括原镇海县城关、新碶、俞范3个镇和清水浦、青峙2个乡。其指导思想是为了对外开放,但思想观念还是比较狭隘。划出的滨海区面积很小,沿甬江两岸呈狭长状。开发区这时候还没有建立,滨海区(当时称为小滨海)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后来到1985年市里向上面要求建立开发区,我陪谷牧同志等几个领导来到小港选址。谷牧同志是由常务副省长张兆万同志陪同来到小港的,(他们站在笠山风力发电站上视察的照片,现在还收藏在档案馆里)。选址方案有很多,最后定在小港。当时市里规划部门和我们区里向谷牧同志汇报,讲到为什么选择小港这块3.3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说是因为那里三面环山,一面是海,能防止走私,环境也不错,容易管理。实际,当时我们只想模仿特区。
不久,国务院就发文正式批准在小港建立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划定好后并没有真正运作起来,原因是运作的条件还不是十分具备,比如如何引入实体经济、改善投资环境。当时滨海区、开发区一先一后建立,开发区建设需要人,就把滨海区里的班子成员调去做具体工作,如刘根法等。当时滨海区的干部,一部分留守在镇海城关镇,大部分都去开发区了。市里副市长陈哲良领头、张永祥同志当顾问(1985年9月,宁波市委批准建立中共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委员会,任命张永祥为书记),我们区里班子为开发区做些后勤服务工作,开发建设就是这样条件下开始起步的。
建区初期,环境和各方面条件都是很艰苦的,就包括开发区也很艰苦。调我到滨海区去工作,是原宁波地委书记王若山同志找我谈话的。他说是省里决定,为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需要在宁波设立一个滨海区,希望我能担任滨海区区委书记一职。当时我正在育王岭铁路建设现场指挥部工作,我当时提出,我是柴桥人,去那里不适宜,王若山同志说,组织上了解你,相信你,希望你放心大胆去开展工作。就这样我就到滨海区工作了。记得当时宣布一张干部任命的名单上的几个常委,我、舒宗达区长、徐天锡区委副书记等总共七个人,没有其他干部和工作人员,也没有独立的办公地点和办公设施,真的是白手起家。7个常委拎着包到镇海城关镇的一个仓库楼上开了第一次区委常委会会议。现在想想也很有意思,7个人、7只拎包,滨海区的创业就这样开始了。
经过会议讨论研究,我们确定了三“为”一“发展”的政策方针,即为宁波市建立新的工业基地和加强港口开发建设服务;为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服务;为不断提高全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服务;同时积极发展本区经济。我们还研究决定怎么调干部,决定怎么找办公地方。当时我们的人手不足,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向市级机关各部门和各县(市、区)、大工程单位抽调干部。当时不像现在政府机关有自己的办公大楼,那时候我们都没有正式的办公地方,就向市外经贸委镇海招待所借了两层房子作办公用房。下面的其他工作部门,则把镇海招宝山下面旧时“四大工程”临时房作为办公用房。干部工作、生活条件是十分艰苦,书记、区长就在这十四平方米的办公室工作,我把四楼楼梯之间的一个转弯平台二平米小间当宿舍,而外地来的干部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财政收入则很少,是“吃饭财政”,只能满足吃饭发工资。但我们已经做好了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我想当时仅仅是滨海区建设的开始,“这是打造经济特区的第一阶段”。
由于滨海区(小滨海)管辖范围内区域交错,开展工作过程中经济、行政、地理等矛盾不断出现。我曾多次向市委建议,这样划分是不合理的,要求重新调整,还向市委打了报告。1985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镇海县,以甬江为界,北边设镇海区,南边则扩大为新的滨海区。
大滨海设立以后,要把镇海的一部分干部调往北仑。我们在镇海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干部大会,六百个干部全部到场。我在会上以诗抒志:“‘七五’号角正吹响,六百健儿过甬江,开发建设新滨海,誓夺胜利壮豪情。”但是客观上,北仑的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条件差,导致部分干部不愿意去,去了也不安心,为此我们也做了许多思想工作。
没用多少时间,我们在小港造了四层楼高的招待所作为办公楼,用三轮车将物品搬过去。(后来搬到新碶去就用卡车了)。工程项目开始时,生活安排,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三平一通,劳力安置等,都由我们区里班子去完成的。小港的宁波开发区当时也是一样的情况,条件很艰苦,他们办公房子也没有,但是大家积极性很高,只花二十天就快速建成了办公的简易房。
为了今后发展需要,区政府后来搬到了新碶。在确定区址设在新碶后,就要赶紧筹备建设办公用房。办公用房是我和区长宋锡康同志一起在现场定的,从开工到建成新的办公大楼仅用了1年零8个月时间,这是很不容易的。新碶的经济比较困难,财经和现在不能比,那时区一年财政收入只有5000万元,资金主要靠乡镇企业支持。我印象里北仑最早的对外招商引资成立的就是申州公司,香港人办的,规模很大,对北仑来说有重要影响。工作开展中也很艰苦,向农民征用土地、拆迁难度大,不少农民对工作不理解,造成一些矛盾,当然,后来通过我们的工作,也都很好地解决了。
当时有的同志用电影名来形容当时生活条件艰苦,“黎明前的黑暗”(天未亮在家要出发上班),“车轮滚滚”(上班乘大巴车),“万家灯火”(下班回家天黑了),但干部们都坚持下来了。当时市里很重视,市委书记葛洪升同志经常来北仑,我们也向干部们讲:北仑现在条件是艰苦的,但是今后发展前途是大的。从总体来说,我们的干部同志还是能从大局出发,为大局着想,各部门都是各尽其责,都能带领干部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当时,北仑港工业区还没有开始,只是已经开始在总体规划之中。
“大滨海”成立后,北仑区政府究竟该设在哪里,内部出现了很大的争论。因为不少干部家住镇海区,考虑到工作和生活方便,认为区政府应该设立在小港的红联比较合适,从当时现实情况看,这种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确实新碶当时野鸭成群,地势低,水稻产量低,是块沼泽地,大水一来就淹了。但是从长远规划来考虑,我认为区政府设在新碶更好,江南大片土地,发展空间更大,可以进一步发挥港口的优势,有利于对外开放。后来市委书记葛洪升,市长耿典华也多次反复到新碶实地考察。葛洪升同志在经过考察后认为,新碶地域更宽广平坦,离港区又近,区政府位置放在这里很好。小港的红联那个地方面积不到4平方公里,地域较小,离港区又比较远,后续发展的空间不如新碶。至于区中心到底放在新碶、大碶还是柴桥是另外一回事情。不管怎样,北仑的中心都应该在东边。现在的事实表明,当时后面一种选择是正确的,我们可以依靠港口优势,更好地为大工程和改革开放服务。
还有一件印象最深的、最值得怀念的事情是在建设小港开发区的时候,我们采用拿来主义进行快速建设。当时我们把深圳的标准厂房图纸拿来,造了四座标准厂房,几个项目就是从这几个厂房里开始启动的。还有加快江南公路项目建设,这是市里决定的项目,是为北仑港进一步发展而投资建设项目,把路拓宽,为港口提供方便的交通,不然宁波去北仑只有从329国道走。
现在条件好了,办公大楼也造起来了。我有好多照片,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们可以选择一些拿去,给你们参考。
北仑这个地方,一定要有系统的、全面的、详细的、长远的规划,千万不要像过去的老宁波市一样,今天这样,明天那样,这个领导来了这样搞,那个领导来了又要变化,这样损失太大啊。北仑这么好的一个地方,北仑的港口不光是老港口,还有郭巨、峙头、大榭、梅山等港口资源开发起来比老港口条件还要好,应该要用智能化城市的标准去考虑规划。北仑这么好的一个风水宝地,有山有水,我希望北仑的领导都能有远见,包括引进项目要有现代化的思维,不要今天建,明天拆,新加坡这个国家的面积与我们北仑区面积基本相等,人家建设得这么好,我们北仑也完全有希望能搞成像他们一样的好。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313gygqqy&width=500&height=375&auto=0
(北仑发布综合编辑,文字来源:《在鲜红的党旗下——宁波北仑区域老领导、老同志口述资料选》 口述 郑裕明 整理 陈妙芳等)
猜你喜欢
向为北仑发展付出心血的人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