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模样,因你而来!“众筹”出来的服务企业新模式

北仑发布 2021-09-30

编者按:为什么是它,为什么是他们,它和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波两个月之际,甬派推出系列北仑灵峰工业社区蹲点调查特别报道,解剖“小而精”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工业社区服务新模式催生的“第三种力量”。三篇报道“三连问”,引发强烈社会反响。作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宁波推进“小而精”企业发展的一举一动备受广泛关注。今天起,甬派再推系列特别报道,深入探寻“第三种力量”的来龙去脉,深度解读“第三力量”的时代意义,全面梳理“小而精”企业发展的宁波经验、宁波智慧。


(夜晚的篮球场)


6月1日晚8点,北仑区大碶街道灵峰工业社区服务中心灯火通明,阅读、运动的身影,让这个被厂房包围的纯工业社区,活力四射。
“社区大门一直开着,运动、阅读场所全都免费,管理的人都是志愿者。”社区党委书记史孟艳说。
这也许是中国最“另类”的社区服务中心之一。
这里,辖区内没有一户居民,唯有78家“小而精”的企业,近两万员工;
这里,阅览室、加啡馆、健身房、篮球场、银行一应俱全,有如生活服务“综合体”;
这里,一年365天,全勤。每天“朝九晚十”,十几个小时“不打烊”。
最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从硬件设施,软件服务,再到精神理念,处处都有“众筹”的身影。


(灵峰工业社区服务中心)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社区。

2012年,大碶高端模具与汽配产业园区打下第一根桩。三年后,随着首批30家压铸模具小微企业相继入驻。北仑决定,在园区设立灵峰工业社区,“用服务居民的模式来服务园区企业和员工”。

史孟艳和柯儿波领命而来,成为搭档。当时,柯儿波是首任党总支书记,史孟艳是社区主任。

然而,从一纸红头文件,到一个服务实体,隔着一道“从无到有”的鸿沟。史孟艳心里清楚,他们和园区企业家一样,是来创业的。

他们要建的社区服务中心,其实是原来热电厂搬离后留下的废弃厂房。

“5年前,这里破烂不堪,地面下沉,窗户也没了,里面住着捡破烂的人。”史孟艳说。



(阅览室)


社区怎么建?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道“附加题”——难。

当时,算上书记、主任,一共就三名社工。其中,“书记还是兼任的,主任怀有身孕,相当于两个半人。”

不仅如此,三个不懂行的女人,还要设计一个服务模具企业和员工的社区服务中心,更是难上加难。

柯儿波和史孟艳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带着图纸,用两个多月时间,遍访园区30家企业。

方法很特别。“刚开始,先是找老板娘聊,大家都是女人,沟通起来方便些,更有共同语言。”史孟艳说。

在润姚模具,闯荡大上海的老板娘建议,可以开个咖啡吧,企业来了客人、外宾,有个地方接待,这成就了而今的创客咖啡。



(咖啡吧)


在臻至模具,老板娘对公司发展理念的解释,给了社区新的灵感,经头脑风暴,“臻”字脱颖而出,成为社区的服务理念。
不仅上门走访,他们还召开一次规模不小的座谈会,园区企业家、公司高管、职工代表等齐聚一堂,为社区建言献策。
原来设计方案里,阅览室的图书多是人文社科类的,有人认为这里聚集的都是模具、汽配企业,建议多些与模具有关的书;原设计方案里,设有台球桌、乒乓球等体育设施,有代表提议搞个健身房,满足不同的锻炼需求……
“社区怎么建,没想到会找我们商量,听企业和员工意见,对我来说这是头一遭。”参加座谈会的港腾塑业原副总经理肖桥生说。
座谈会上,肖桥生一口气提了三个建议:建个图书馆,多办些模具类的培训;多组织些文体活动。



肖桥生注意到,社工们态度十分诚恳,有人拿着本子,一直在记录,一丝不苟。

更让肖桥生意外的是,这些建议,很快都被采用了。而今,已经开始创业生涯的肖桥生,不时会来社区开展培训工作,还成为这里的公益导师。

“众筹”来的灵峰社区,目前室外已经拥有6000多平方米健身休闲区块,包括篮球、羽毛球、露天舞台、露天休闲沙龙等;室内,有近2000平米教育休闲活动区块,包括健身活动、教育培训、休闲娱乐、宣传展示、心灵港湾、智慧服务等。

一个个功能区,源于企业和职工,也为了企业和职工,一切以人为本。正因如此,社区有了人气,也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轨迹。

95后黄元坤,江西九江人,2016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园区企业继峰股份上班,在这家隐形冠军企业,黄元坤很快成为销售部的客户经理。

“公司有宿舍、有食堂,平时吃住都在这,如果没有社区,我的生活是一个点。”黄元坤说。




灵峰工业社区,让黄元坤在工作之外,经常来“打卡”,看书、打球、喝咖啡,有时还利用自己的特长,在这里做做志愿者,成为大小活动的主持人。
“从一个固定的点,变成‘两点一线’,甚至是‘多点一线’。”黄元坤说。
这也正是灵峰工业社区“众筹”的魅力。
其实,不仅是硬件设施的设计,软件的服务也是“众筹”而来。
灵峰工业社区有一群志愿者,一年365天风雨无阻来到社区,成为各个室内外场馆的“服务员”。这些志愿者,绝大多数都来自园区企业的员工,共建院校的学生。


(灵峰工业社区开展的公益培训很多)


四川人何同斌来宁波12年了,公司搬进灵峰工业社区后,去年他成为社区的志愿者,“一年365天,天天都来”。

何同斌坦言,做志愿者,刚开始是为了孩子积分入学,“但是做着做着就做出感情来了,志愿服务成了一种习惯”,现在孩子已经入学,但是只要有需要,有空就来。

今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何同斌再次穿上了“红马甲”,量体温,运物资,贴海报,社区巡逻,忙得不亦乐乎。

“在这个社区,有家的感觉,很温暖。”何同斌解释说。

这正是众筹的初衷,也是众筹的力量。




“我们希望,社区不只是我们的,更是大家的,是每家企业和每个员工的。我们社工就是社区的大管家。”史孟艳说,因此,从筹建到今天,众筹的理念就和“党建先行,服务先导”一起,成为灵峰社区的基因。

因为爱,所以爱。这,也许正是灵峰工业社区的精神密码。


(北仑发布综合编辑,资料来源:甬派客户端 记者 时晓竹)

猜你喜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