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店铺一年转手三次,售价一度高达600万元,如今价格倒挂也无人问津?
路过三北大街、上林坊,会发现多家店铺关门结业,门上贴着招租或转让的广告,这些曾经人气爆棚的商业街如今每况愈下,那时的繁华喧闹到如今的门可罗雀,商铺投资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铺养三代”成为过去,寒冬已经来临。记者走访发现,商铺空置招不到租、业主想出售少人问津,这种现象正在不断蔓延。
商业街人气持续走低
三北大街、解放街、国道、青少年宫路……这几处是城区主要的商铺聚集地段,曾经的火爆场面已一去不复返。眼下已是3月底,但商铺仍有很多空置着,招租、转让等广告随处可见。
“电商、外卖的兴起,综合性购物广场、大型商超的崛起,影响了商铺的生意,尤其是年轻人更喜欢手指点点就完成购物体验,这让商铺出租变得更困难。”德祐房产中介许军铁告诉记者。
想当初,商铺是资本争抢的香饽饽。解放街边上的新都汇、新天地、金黄道地,都是寸金寸土之地,连带着天九街的店铺也相当抢手,形成了一个个商圈。2005年,新都汇的商铺卖到了10万元/㎡的高价,投资者仍趋之如骛。到2013年左右,商铺的租金普遍走高,投资回报率达到高峰。在中介行业从事了18年之久的许店长回忆说,那时候50㎡的一间店铺一年之内就成交了两三次,售价一度达到600万元。
然而,寒冬猝不及防地来了,商铺空置率增加,回报率降低,售价直线下降。解放街原价200万元的商铺,挂牌80万元却无人问津;国道上两间两楼的店铺,原价700多万元,报价400万元,但有人看没人接盘……记者从城区的德祐、科威、信易等中介了解到,商铺价格下降幅度大,交易量长期在低谷徘徊。
专业市场的商铺也同样举步维艰。在国道旁的商都,空置摊位已有不少,人气不比往昔,摊主纷纷反映生意一落千丈,日子过得紧巴巴。财富中心的商铺开售时高达15万/㎡,现在也面临断崖式暴跌。二楼原价70多万元的摊位,以 20万元的价格挂了几个月卖不出去。商铺价格倒挂已成为普遍现象,且短时间内看不到头。
一方面,老商铺跌落神坛,一日不如一日;另一方面,新的商铺随着楼盘的新开仍持续入市。但是,这几年商铺的交易不太活跃,新商铺的售价并不高,甚至贱过住宅。像新城河区块的房价,大都在2万元上下,但商铺均价低于住宅。尤其是二层以上的商铺,价格更低,在1万元左右。
多种因素导致商铺失利
不断走低的租金拉低了商铺的投资回报率。如果空置,就意味着回报率为负数。若租不出去又卖不出去,投资者们的钱就被套住了,资产很难盘活。业内人士认为,多种因素导致商铺投资的失利。
消费方式的转变是一大原因,京东、淘宝、美团、饿了么等电商和外卖的兴起,冲击很多实体店的生意,造成商铺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一些餐饮行业依靠外卖即可存活,不必非要开到位置好、人流量大的地方,开始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场所。这样一来,商铺出租大受影响,收益率很可能达不到5%。疫情后的市场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形式为空置率越来越高,出售越来越难,出租提不起价。
综合性购物广场的出现和大型商超的入驻,让商铺雪上加霜。慈溪大厦、国贸大厦,这些都是传统的、单一的商业模式,而且停车不方便。而银泰城、爱琴海、吾悦、保利等品牌聚集,停车方便,适合市民吃饭、休闲、购物。这些场所有专业和统一的管理,业态配比平衡丰富,是传统自由、散乱的商铺组合体所不能相对比的,店铺的优势没了,经营者也少了。
人口分流造成消费群体总量减少。杭州湾新区在接连的建设后已经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打造了多个产业集聚区,配套也日益完善,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居住区,吸引了部分人流。城区的人口减少,自然造成整体购买需求的减少,商铺的生意受到影响。
抵挡不了严寒的业主不得不改变投资策略,由出租转为出售。但是,转让的时候要承担相对较高的税费,包括增值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等,以出售一套100万元左右商铺为例,各项税费相加可能就要突破10万元。
业内人士指出,商铺投资市场虽然遭遇寒冬,但并不意味着不能再买商铺。要知道,商铺的投资最重要的还是位置,位于人流量大、商业比较成熟的地段,生意才好做。商铺值不值得投资,要看投资回报率。商铺回报率首先来自于每年的租金,如果能达到8%以上,才是比较划算的。现在投资商铺,需要投资者全方位了解商铺的具体信息,了解周边的规划以及未来的发展,要考虑所选地点区域性商业气氛是否浓厚,扎实做好市场研究,看人口密集度、日均人流量、消费能力及结构、配套设施结构等,这样才能买到保值增值的商铺。
全媒体记者:陆燕清 胡杭燕 编辑: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