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乐游黄浦过春节|兔发奇想·走进外滩第二立面,聆听外滩后街的往事与新声

黄浦最上海 黄浦最上海 2023-09-25


2023兔年新春来临之际,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携手TimeOut上海,共同推出TimeOut《黄浦最上海2023迎新特刊》,伴您乐游黄浦过春节!











本期,我们继续带您走进外滩的“第二立面”,去发现外滩后街的别样玩法!



往期传送门:乐游黄浦过春节|兔发奇想·走进外滩第二立面,逛画廊,沉迷于老建筑里的新鲜发现!



 九江路 

致我们火热的文艺生活   



俗称为“二马路”的九江路有近170年的历史,曾经是金融机构的聚集地。时移世易,今天的九江路仍然人气高涨。以环境式戏剧的代表性地标——亚洲大厦为代表,到星罗棋布于这条马路上的演艺新空间,乃至书店、画廊、共享办公空间,这里的一切都因为文化与艺术的浸润而充满活力。



大名鼎鼎的礼和洋行大楼,跨越百年的烟尘留存至今,经过保护性修缮改造后融合了历史记忆与现代都市气息。最吸引市民游客打卡的一处所在,是大楼四层的THE NEXT艺术空间。当充满未来感的艺术邂逅新生的历史建筑,一条奇妙的时空通道由此建立。来自新加坡星桥腾飞集团旗下的联合办公空间“奕桥bridge+”,将其中国首站布局在了寸土寸金的九江路,纵跨四个楼层,带着新加坡式的热情奔放。其中,奕桥小礼堂是一处获得授牌的“演艺新空间”,在非标准化的剧场空间内,台上台下的距离得以消弭,适合上演精彩的脱口秀现场。



九江路230号这栋5层建筑是拥有百年历史的大生大楼,最早它是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建的大生纺织公司的总部。当《读者》杂志的全国首家集合概念店选址在这里开设的时候,书店设计者保留了二楼的钢制隔层和一堵完整的砖墙,将它们分别变成了一条玻璃的“杂志桥”和见证《读者》发展历史的清水砖墙。因为《读者》发源自兰州,书店还把丝绸之路的传奇也融入了店铺。在这里,你可以读书、喝咖啡、参加读者读书会、看艺术展览、听文化讲座……



 

上海现存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剧场——人民大舞台,有超过110年的历史。如今,除了话剧、音乐剧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的观众进入剧场之外,人民大舞台及亚洲大厦还成为了一座垂直生长的“中国百老汇”,数座“星空间”小剧场的开设,首创性地带来了数部环境式戏剧的长期驻场演出。这些星空间,有的被全方面地打造成“酒吧”,吧台位、卡座位、酒箱位等座位提供了不同的观演视角和观剧体验;有的则融合了超级城市中的霓虹元素,可以小酌放松,也可以是潮酷的表演现场。



 圆明园路 

 “考古”不尽的海派现代生活之源



全长不足500米的圆明园路,最初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1860年代修筑,几乎集中了外滩源大半的文脉精华。如果你是城市CITY WALK的爱好者,想必一定知道上海史民间研究团体“城市考古”,后者是近年来蔚然兴起的“海派城市考古”风尚中的领衔团体之一。由他们发起的“城考历史实验室”正设立在兰心大楼的一楼。在这一空间内,你可以和这些热爱城市溯源的人们一起,用探究的眼光重新发现上海。


 


如果有那么一栋建筑,可以代表外滩源根植在昨日里的破茧新生,那么它一定是众安·美丰大楼。如今,大楼的底层被用作开放式的艺术展示空间,二层为商业空间,三层以上都用于办公。建于1923年的协进大楼,具有典型的折衷主义风格,整栋建筑以花岗岩料石台基环绕,其上为直达顶层的清水砖墙立面,并以仿石粉刷,勾勒出强烈的垂直和水平向划分。如今,都市的年轻一族们对这里倒也并不陌生,他们更多地依靠味觉来拉近与这栋历史建筑的距离。



在圆明园路上,女青年会大楼的画风多少显得有些特别。你可以在这栋建筑上看到内院外廊的中国式披檐、栏杆,室内的藻井式天花及仿和玺彩画,以及石刻莲瓣须弥座的立面勒脚等等。在大楼左侧的莲瓣须弥座上,还能找寻到珍贵的建筑奠基石,写着女青年会的会训:“尔识真理,真理释尔”。走累了,你可以在一楼Horiguchi Coffee堀口咖啡、Luneurs等沿街空间小憩片刻。



 北京东路 

当艺术与生活水乳交融   



自1980年代开始,北京东路历经了一段“五金一条街”的岁月,烟火气蓬勃兴盛,家底深厚的文化兴味却一度隐入尘烟。好在,很快它又在新一轮的城市更新中及时苏醒,重拾雅韵。作为“外滩第二立面”中颇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之一,中一大楼的内部空间在“腾笼换鸟”后迎来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奠基者之一华艺国的入驻。



1935年建成的浙江兴业银行大楼,是北京东路历史上的中资银行代表,朴实无华的简洁立面与造型充分表现了现代建筑的实用经济原则。如今,大楼的一楼空间蜕变为了上海久事艺术沙龙,与同处于外滩核心区域内的久事美术馆、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相比,这里的策展方向更倾向于时尚跨界,在新旧融合、虚实相生的先锋视野中打开更多探索空间。2021年,历经七年修缮与更新,沙美大楼重焕新生。改造后的大楼空间内涵盖了设计画廊、咖啡餐饮、精品酒店、屋顶影院等多种功能,决心要成为“为特定人群提供日常性美好体验的场所”,也不出所料地一举成为了风靡全网的时髦打卡地。



逛北京东路,决不可能错过111岁的益丰·外滩源——从马礼逊行斯科特设计的文艺复兴风格的益丰大楼,到外滩源区域唯一将零售、艺术、生活方式融盒的购物中心,它复古优雅的西洋建筑外观与上海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相融,长124米的清水红砖沿街外墙几乎就是雅致格调的代名词。



在这里,你会发现商业空间内艺术体验的无限可能。创始自2012年的德玉堂画廊是此间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空间之一,与之相邻的嘉禧国际艺术中心,倡导“Good Art融入Good Life”,一系列出自大师之手的艺术雕塑及家具,尤其让人流连忘返。由四位对艺术有着长期热情和参与的伙伴共同创建的艺术+上海画廊,则重点关注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高质量作品的新兴和中生代艺术家。


逛过外滩的“第二立面”,

是否又找到了黄浦新玩法?

下期,我们将带您去体验一江一河,

感受光影流淌的滨水之诗……




友情提示

请大家注意个人防护,不扎堆、不聚集,做到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


更多精彩内容


转载请注明来自黄浦最上海官方微信


点个“在看”给我们一点鼓励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