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真的重要吗?
手机看文章请搜索公众号“生物学通报”,或者加微信号:shengwuxuetongbao
文/朱正威(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生物科学的发展依赖于观察、实验、探究等科学方法。生物科学的教学也依赖于此。它们既是生物科学的教学内容,即习得科学方法和技能,又是理解、掌握科学知识,建立科学概念的必由之路。
纵观世界各国生物科学教学改革的过程,普遍重视观察、实验、探究的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新世纪我国的生物学课程改革,其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都对观察、实验、探究等,增加了数量和提高了要求,正在顺利推进。
由于我们处在一个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各种多媒体教学技术,迅速进入了我们的课堂,在促进教学的便捷,提高教学的可接受性和效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应该肯定,并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由于它的方便,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在有些情况下,已是一枝独秀,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实际的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正遭受冲击。让我们来看一些实例:
在初中教学中,在学习绿色植物的类群时,鲜有让学生直接观察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活体或标本的。所谓孢子生殖,鲜有观察苔鲜的孢蒴或蕨的孢子囊群的。甚至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要点:果实和种子的状况,很少有展示实物或标本的。最好的情况是展示一些实物摄影图片,因为这样方便得多,点击一下键盘就可。
还是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的课,教科书原设计是展示暴露于空气中的培养基上着生的不同形态的霉菌和细菌的菌落——实物观察。继而有一个探究活动,配制培养基,探究不同环境下细菌、真菌的分布。在我听过的许多课中,都没有看到教师真带领学生去做,更多是用媒体技术展示细菌的分布和各种各样的细菌、霉菌图片,学生既没有做,也观察不到活生生的菌落。
再如学习真菌这一课时,有教师从蘑菇引入时,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带来市场上可购得的不同种类的蘑菇,观察之,概括其共同的特征,再深入讲解,这是好的。但绝大多数教师是收集种种蘑菇的图片,点击键盘,展示一遍。想想这两种方式的教学效果能一样吗?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类似的情况也不少。研究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时,教科书详细地写了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培养,分时段取样在显微镜下计数,获得其增长曲线。在我听过的课中,只有安徽一位教师做了,效果很好。同一内容的课,大多是收集多种种群数量变化的例子,也有增长的曲线图,但都是多媒体演示的。这是便捷了,省时省力,但学生并没有亲历探究的过程,对知识的掌握,方法、技能的习得,科学精神和科学本质的体悟,就差之千里了。
……
我不禁想起《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一些警句式的话:
“学习科学是一种能动的过程。”
“学习科学是学生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
“科学是格物致知的一种路径,其基本特点是以实证为判别尺度、以逻辑作论辩的武器、以怀疑作审视的出发点。”
“能动的过程”、“亲自动手做”、“以实证为判断的尺度”,一言以蔽之,学科学就是要做科学,没有什么方便的捷径可取代生物科学学习中的实际观察、动手实验、亲临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美国的教育媒体技术决不会逊于我国吧!
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媒体技术一日千里的时代,为我们的生物学教学提供了很多便捷,自然是要妥善用之。但无论如何不能也不应替代做科学的基本原则,违背科学教育的基本规律。现在出现了一批泡在网络中的宅男、宅女,难道我们的生物科学教学也要“宅”起来了吗?
朱正威,1934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54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市具突出贡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兼任《生物学通报》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他的著作和论述较多,有较多的学术成果,第20个教师节时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
文章来源:
朱正威.最好的媒体技术也不应替代实际的观察和操作. 生物学通报, 2011, 46(6): 26.
手机看文章请搜索公众号“生物学通报”,或者加微信号:shengwuxuetongbao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至朋友圈或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