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南湘江新区获批一周年……

2016-04-08 谢乐 长沙观察

 提示"长沙观察"为长沙电视台新闻频道微信官方平台

今日上午,湖南湘江新区“获批一周年 建设再动员”大会在长沙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批示确定了“获批一周年、建设再动员”的大会主题。

在举行升国旗仪式后,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胡衡华作重要讲话。

省政府副秘书长、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主任虢正贵主持会议。

新区获批一年来,立足国家级新区的新定位、新要求,主动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在探索中前行,在改革中成长,在创新中奋进,顶层设计日趋完善,体制机制逐步理顺,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来势喜人,展现了国家级新区创新活力和奋进风采,新区元年实现了精彩开局。


集聚效应有力凸显
重大项目引进取得新突破

1月25日,湖南湘江新区举行重大投资商座谈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签约项目26个,其中投资50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总投资401.6亿元。获批以来,湖南湘江新区呈现高端资源加速集聚的强劲态势,快速把国家级新区的“含金量”转变成项目招商和产业发展的“实物量”,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快速落户。

在2015年引进华谊电影文化城、德国卓伯根公司中国区总部、普仁健康医疗中心、首创钜大欢乐天街等重大项目的基础上,2016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新区发展逆势上扬、态势强劲,截止4月8日,新区共集中签约重大项目103个,总投资约1250亿元,一大批高端制造、金融总部、创新创意、文化旅游服务业产业项目入驻新区。
2016年1月9日,宁乡经开区集中签约30个项目,合同引资达300亿元。1月25日,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集中签约26个项目,总投资400亿元。3月29日,望城经开区签约15个项目,总投资117亿元。4月8日长沙高新区32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420亿元。重大项目迅速集聚。今年以来,引进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2个(军民融合产业园项目、尖山湖国际创新中心、卡友支付综合移动支付项目、雷宜锌文化产业园、平安金融产业园、海信电器综合生产基地项目、楚天智能医疗装备产业园项目、湖南轻工盐集团战略合作项目、湖南国际保健品化妆品产业园、中国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储能技术与创新科技研发制造中心;全球内镜微创产业集团洋湖全球智慧健康医学中心、中建信和滨江城市综合体)。

2016年新区计划实施项目401个,总投资4359.57亿元,其中年度计划投资906亿元。中国联通、城建电气、中兴通讯、格力电器、中国通号、丰树二期、中国联通、证通电子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以2月24日湖南湘江新区岳宁大道、长沙海昌欢乐海洋公园等4个项目集中开工为开端,一季度新区153个年度新建项目开工74个,开工率48%

聚焦新产业新业态
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创新创意产业势头强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获批以来,新区新增湖南增材制造(3D打印)应用工业技术研究院、湖南锂电池产业研究院、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湖南航天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等产业研究院;中南大学科技园、湖南大学科技园、军民融合科技产业园等校地合作示范项目;加快建设华曙高科、红太阳光电、科霸汽车动力等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尖山湖国际创新中心、腾迅众创、创智天地等代表性众创空间。新兴产业增长点显现。

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北斗导航、绿色建筑等特色产业,预计2016年一季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133%,长沙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企业总数突破2000家,近两年年均增长100%。

推进长沙高新区、宁乡经开区、望城经开区等园区转型升级,新开工建设中国通号、中兴通讯、格力电器等高端制造业项目。2015年新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855亿元,同比增长1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90亿元,同比增长13.8%。立足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加快发展文化教育、旅游度假、医疗健康、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国际医疗健康城、洋湖总部经济区、滨江金融商务区、大王山旅游度假区、望城滨水新城、宁乡沩东新城等现代服务业平台发展。2015年新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72亿元,同比增长1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6.5亿元,同比增长13.5%。

统筹融合深入推进
构筑“国家级新区+”新合力

树立全域视野,落实新区管委会“五统一”职责,抓紧制定《关于推进统筹融合发展“十统十融”的若干意见》,从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产业政策、路网建设等十个方面,促进新区统筹融合发展,形成整体合力,推进优势叠加、错位发展。

按照省政府批准的新区十年规划,推进与各区县、园区规划融合,实现新区规划无缝衔接、有机统一;规划建设“长沙西中心”,打造新区发展新引擎;优化提升重点片区控规,加强湘江西岸、梅溪湖-雷锋湖城市中轴线等重点地段,以及城市出入重点节点的优化设计,打造城市形象展示窗口。实施互联互通重大项目。加大区域统筹力度,岳宁大道、坪塘大道南延线、莲坪大道(含浦段)等一大批跨区域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建设。

改革创新示范引领
持续激发加快发展新动力

新区获批后,推出了行政管理、产业发展、土地制度、投融资等“十大改革”。大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简政放权、投融资、PPP模式、综合管廊、智慧城市、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等方面探索创新。突出融资模式创新,提升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区建设的主渠道作用,创新开发性金融产品,打造全链条融资新模式,与国开行、农发行、中国银行签订战略融资协议1500亿元以上;通过城市发展基金、产业扶持基金促进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突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实施综合型生态补偿机制,2015年投入生态补偿资金近4000万元;大力推进三年造绿大行动,新增绿地面积200万平方米;加快建设三环线环城绿带,努力争创全国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开发性金融创新、老工业基地“退二进三”等创新经验在全国推介。

会上,胡衡华强调指出,建设再动员,关键在实干。下一步,湖南新区将以实干为本,以担当为责,推动建设再提速、改革再攻坚、发展再升级,全面展示国家级新区的活力和风采。

一是要在落实发展新要求上求突破。真正将新区建设成为引领新经济发展的旗帜。

二是要在培育发展新动能上求突破。使创新成为驱动新区率先发展的主引擎。

三是要在构建开放新门户上求突破。努力担当长沙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门户和窗口。

四是要在开创改革新局面上求突破。扎实推进要素供给、市场主体、行政审批、生态文明等一批标志性、牵引性重大改革,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改革新路径。

五是要在打造城市新亮点上求突破。努力将新区打造成为“湖南的客厅”、“长沙的名片”。

六是要在凝聚创业新合力上求突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锤炼过硬的工作作风。坚持统分结合,发挥各区县、各园区的能动作用,形成“众人划桨开大船”的生动局面。

相关链接
践行新理念 实现新发展 ——写在湖南湘江新区获批一周年之际 

虢正贵

去年4月8日,湖南湘江新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复,成为全国第12个、中部首个国家级新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作出的决策部署,饱含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湖南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长沙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下,湘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立足良好基础,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完善顶层设计、健全管理体制、深化改革创新、加快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务实高效推进,1200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担使命、共建共享的“国家级新区+”格局初具雏形,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湘江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2.5亿元,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7%、13.5%、12.2%。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立足“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按照西中心“三年有模样、五年成规模、十年树标杆”的目标要求,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中主动作为,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建设两型社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发挥“四个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中奋勇争先,实现东西比翼、双核驱动,致力打造双引擎、两高地,努力将新区打造成为区域发展新增长极、转型发展新引擎、内陆开放新高地、创新创业新平台和宜居宜业新家园。 

坚持创新驱动,致力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湘江新区能否加快转型、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增强科技创新这个第一推动力,培育、蓄积更多内生动能。我们将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载体,充分发挥湘江新区科教资源密集、创新实力较强、新兴产业集聚的优势,加快创新要素的培育和聚集,形成更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新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产业是新区立区、兴区、强区的根本,要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引导工程机械、食品轻纺、有色金属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认真落实制造强省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制造+互联网+服务”工程,提升和优化5大工业园区和6大现代服务业平台功能,打造先进装备和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研发、旅游度假、医疗健康、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文化创意等新业态的培育,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改革开放,着力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湘江新区承担着打造长江经济带内陆开放新高地的使命,这既是一篇“新”文章,也是一篇“难”文章。我们将始终高扬改革开放大旗,以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大力破除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矢志不渝破旧立新、攻坚克难。改革方面,扎实推进要素供给、市场主体、行政审批等“十大改革”,着力破解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特别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区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破解建设中的要素瓶颈和发展难题,以优良的政务服务释放市场活力。开放方面,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抢抓国家对外开放重心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重大机遇,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全面融入省内“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区域发展战略,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协作,积极推动企业、产能、技术、资本等更好地引进来与走出去,扩大开放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着力加强省外联接、省内联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畅通航海、铁海、江海联运通道,打造通江达海、联接国内外的物流、贸易通道和综合性开放平台。 

坚持两型引领,努力打造绿色发展新标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湘江新区依山傍水、人杰地灵,集山水洲城于一体,是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核心区域,在两型社会建设方面作出了许多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将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提升,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融入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生产生活之中,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努力在能源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广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不断巩固扩大两型社会建设成果。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坚持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科学管理,打造舒适、高雅的生活环境,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真正实现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留给城市居民。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认真落实省政府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铁腕治水护水,全力造绿复绿,提升品质品位,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努力使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 

坚持产城融合,大力开创城乡一体新局面。湘江新区既涵盖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也包括城乡结合部和农村,有基础、有条件、有必要在推动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为全省发挥更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将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着眼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更加突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树立全局产业发展理念,按照“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思路和“差异化、特色化、集群化”的要求,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坚持“龙头”、“苗头”一起抓,“种子”、“大树”一起育,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坚持以规划、交通、产业、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治理、公共服务为重点,着力抓好一批交通、能源、信息、水利、公共服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提高湘江新区的产业集聚度和综合承载能力。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和管理体制一体化,加快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构建就学、就医、就业、社保、文化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要素平等交换、产业互补发展、环境协同治理,走出一条符合实际、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新路子。 

大潮起湘江,乘风济沧海。今天的湘江新区,风帆已启、风头正劲、风光无限!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努力实现新的更好更快发展,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编辑:肖斌

版面制作:刘胜妃

大家都在看换届之年,长沙的防汛抗旱工作将这样抓

湖南一厅官接受组织调查【通报】


注:本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在与观察君取得联系允许后,任何媒介转载须注明来自微信号“长沙观察”,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觉得不错请点赞分享@长沙观察


关注“长沙观察”发现更多好文

☟☟☟

长沙热点新闻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