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数字龙门……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跨界融合”“科技引领”“沉浸体验”
“数字龙门”绽放新时代华彩
这样的龙门石窟你见过吗?
跟老贾一起了解吧~
作为石窟艺术的守护者,洛阳龙门石窟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精心呵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拥抱新技术,增加新体验,通过“跨界融合”“科技引领”“沉浸体验”等探索实践,让龙门石窟艺术瑰宝绽放出新时代华彩。
位于龙门石窟西山的万佛洞,因雕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是颇受海内外游客青睐的特色洞窟之一。只要游客利用手机App扫描洞窟内一尊残损的观世音造像,就会立刻出现光彩夺目的完整造像。这是国内首件通过数字技术虚拟复原的石质造像,标志着“数字龙门”建设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北京游客 刘梦洁
虽然很多佛像已经不完整,但是我们通过APP可以看到它当年的一个完整的样貌,还是蛮开心的。
这尊唐代观世音造像非同寻常,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曾因一睹其原貌而受到启发,塑造出京剧舞台上经典的“洛神”形象。为了弥补现在“难见真容”的缺憾,让石窟艺术更加生动地走近观众,从2019年开始,龙门石窟研究院开始对这尊造像进行探索性尝试,并由此拉开了龙门石窟数字虚拟复原工程的序幕。
今年4月,这尊通过数字“复原”的观世音造像精彩亮相。其通体彩绘,面庞丰腴,雕刻手法娴熟细腻,堪称龙门石窟观世音造像的典范之作。
意大利游客 白佳磊
观音像看起来非常优美,令人震撼。而恢复观音像的VR技术,会吸引更多游客来参观龙门石窟。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目前存有窟龛23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如何保护、利用和活化这一文化遗产,讲好数字龙门故事,成为龙门石窟面临的紧迫课题。
龙门石窟研究院文物数字化负责人 黎毅
首先是利用三维扫描设备对文物本体进行数据采集,在计算机上对缺失部位的比例进行测绘数据推理,然后结合文献资料和百年前的老照片对同时期、同类型的造像特点进行研究比对,在3D数字品上运用传统工艺进行了虚拟复原,最后通过颜色监测分析报告。同时经过多方专家的论证,我们对这尊观世音造像的颜色进行了复原,最终以增强现实的形式呈现给观众面前。
目前,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虚拟复原项目已经启动,莲花洞虚拟复原项目将于明年启动。这些复原项目将融合三维数字化技术、造型艺术、石质文物保护技术,结合流失海内外造像的数字回归进程,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跨界融合,再现千年石窟的最初模样,实现超越现实空间和文物离散实体的虚拟复原。
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 史家珍
2005年的时候我们就利用数字化把我们整个石窟的文物通过高科技去扫描、整理、记录,都在做这个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将近80%的工作量。下一步我们会加大这个方面的工作力度,采取更多更先进的科技手段,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
让记载于典籍中的河洛文化“走出来”,让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化遗址“活起来”。随着“数字龙门”建设的提速,龙门石窟将拥抱新技术,高精度、永久性、科学保存文化资源,助力文物保护研究;增加新体验,让“洛阳的名片,世界的龙门”,绽放出更加鲜活、璀璨的新时代华彩。
伊水胜迹 穿越千年
龙门山色 万阙点睛
跟随老贾的镜头
再次走近她吧
摄影:忍冬 张利峰 陆国杰
记者:庄彤 张健 杨笛
节目预告
11月13日(周五)
早上 7:40到8:30分
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做客《行风热线》
热线电话:65512345
敬请关注!
广告合作:18638879776 037963928116
伊水胜迹 穿越千年
龙门山色 万阙点睛
辞赋题记 世人临摹
千秋佳作 书写中国
——ly老贾
▼
龙门山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s3203g0enjw刚刚下发!管控紧急通知......
今年冬天更冷?洛阳发布重要报告......
最新通报!洛阳12315指挥中心警示......
震撼!这一幕,很洛阳……
重磅!这个重要会议,透露洛阳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