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佳文速递 | 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周期的动态路径演化识别

隋建利, 张亿萍 旅游学刊 2021-09-22


编者按


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两大主题,经济总量就是在不断的短期波动中实现长期增长的,由此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经济周期。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一个时间序列过程,大体上也存在类似的周期现象。本期佳文采用时间序列计量模型,具体而言是非线性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分别从东中西三大地带以及分省两个空间尺度,识别出2000—2016年间各个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结构断点、扩张区制和收缩区制等阶段性特征以及区域之间的差异,为我们展现出一幅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周期动态演化的完整图景。旅游总体上毕竟还不是必需品,加之它是一种非惯常环境下的活动,因此其对外部事件的冲击高度敏感,作者识别出2008年是结构断点,这与我们的直觉是吻合的,令人信服,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国际上爆发席卷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国内则先有南方雪灾、后有汶川地震,当然也有正面的事情,就是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这一年香港同胞对国家的认同度也达到顶点。另外,作者的分析还发现,近年来,东部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疲软、中部地区较为低迷、西部地区强劲攀升,假以时日,必然大幅改变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也提示我们,有关部门需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推动各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间旅游业的协同演进。



——本期责任编辑:罗浩



1

作者简介

隋建利(1982—),男,吉林长白人,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E-mail:。

张亿萍(1995—),女,辽宁绥中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E-mail:4135361@qq.com。



2


研究缘起、过程和结论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可以拉动产业和扩大投资、增加消费和提升收入,而且在推动就业和幸福民生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201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中指出,2018年全年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实现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中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近年来,中国政府更是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重视,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曾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2019年全国两会中更是多次提及“旅游”与“旅游经济”等内容,致力于把旅游业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然而,中国旅游业起步晚,地区发展不平衡,受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区域的旅游资源难以被充分开发与利用,部分省份甚至出现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负相关的境况。因此,深入挖掘省际旅游经济增长的内在变化规律,对于更为科学、有效地引导旅游经济增长未来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速度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基于省际旅游总收入增长率年度数据,运用非线性MS模型,探讨以2008年作为模型中结构突变点的合理性,捕捉中国东中西部区域以及省域旅游经济增长率在“扩张区制”与“收缩区制”之间转移变迁的客观规律,识别区域旅游经济周期的动态演化路径。最终得到如下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对东中西部区域与各省份来讲,旅游总收入平均增长率、高平均增长率与低平均增长率以及波动幅度等均在2008年前后具有显著差异,并且旅游经济周期在突变点之后波动性明显减弱,不确定性降低。由此可见,中国旅游经济在2008年之后确实出现了结构性变化,本文将2008年视为模型中蕴含“结构突变点”的时间节点,进而计算得到的估计结果,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旅游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2001年以来,东中西部区域主要存在3个扩张期,分别是2001—2002年 (WTO效应期)、2004—2007年 (非典恢复期) 以及2010—2011年 (金融危机回暖期)。中国大部分省份均经历了以上3个扩张期,且提前经历第3个扩张期并且更为持续。因此,对于各省份而言,大体经历了2001—2002年、2004—2007年以及2009—2012年3个扩张期。同时,不同区域的省份旅游经济周期也存在差异,东部区域省份的旅游经济周期特征较为相近,中部区域省份旅游经济则在2008年之后不具有明显的扩张期,西部区域省份旅游经济发展不仅普遍经历了2001—2002年与2004—2007年的扩张期,更在2008年之后蓬勃发展,经历了2009—2016年的繁荣期。

第三,不同区域之间旅游经济发展存在差异。近年来,东部区域旅游经济处于疲软状态,缺乏发展动力,东部区域各省份旅游经济平滑概率或处于“收缩区制”或在0.5附近浮动,扩张状态不显著;中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态势稳定,未来出现高波动的可能性较小。中部区域各省份旅游经济发展各异,且近年来较为低迷,“中部崛起”计划等鼓励政策尚未充分刺激各省份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大力扶持与刺激下,西部区域以及具体各省份旅游经济正蓬勃发展且具有持续攀升的强劲势头,未来高水平推进的可能性更大,但是仍会伴随较大波动,即不确定性的存在。

3


研究启示与致谢


从本文实证结果中可以看出,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各异,区域以及省份之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且部分地区旅游经济缺乏发展动力。因此,本文认为要实现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共赢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首先,应坚持创新驱动,深化供给侧改革,推进“旅游+”,例如,“旅游+新型城镇化”与“推进旅游+生态化”等。同时,应创新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例如,开拓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与电子支付等服务内容,追求创新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其次,应因地制宜,推动自然禀赋、文化传统、市场条件以及优势产业等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东部旅游经济发达的省域应致力于集约、高效发展,注重生态保护与环境优化,防止旅游经济增长质量下滑。中西部区域应努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业,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不断提升旅游经济质量。最后,应追求区域协同发展,打破地域分割、行政分割,规划与制定综合型跨省份旅游线路,加强区域旅游客源市场对接,全面提升省际旅游合作水平。同时,应充分重视中西部区域与东部区域之间的地理空间联系,建立旅游发达省域与旅游欠发达省域的对话合作机制,建立“一对一”对口支援旅游工作机制等,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竞争与合作创造优越条件。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颁布意味着中国旅游经济进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全域旅游发展阶段,“三步走”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旅游经济开始有的放矢地发展,十九大报告与两会更是给予了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以旅游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鲜活血液的希冀。总而言之,中国旅游经济在漫漫发展历程中荆棘与鲜花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在未来遥遥开拓道路上应高瞻远瞩,顺应时代潮流,将烙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名片推向世界。

最后,感谢三位匿名审稿老师为本文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宝贵修改建议,更要感谢《旅游学刊》编辑部老师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与不厌其烦的辛勤付出。



引用本文


隋建利, 张亿萍.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周期的动态路径演化识别[J]. 旅游学刊,2020,35(1):63-77.

SUI Jianli, ZHANG Yiping. Distinguish the dynamic path evolution of China’s regional tourism business cycles[J]. Tourism Tribune,2020,35(1):63-77.




责任编辑 || 罗浩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副教授
责任校对 || 吴巧红
技术编辑 || 郭秋琪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 本科生

图片来源 || 百度图片搜索

原文链接
https://book.yunzhan365.com/rztl/cutj/mobile/index.html







往期佳文

◣佳文速递 | 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基于系统耦合协调视角

◣佳文速递 | 互联网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了吗?——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佳文速递 | 农村家庭收入来源、家庭特征与旅游消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微观分析




Tourism Tribune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科类)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欢迎转载,转载请联系《旅游学刊》编辑部授权

(lyxkwx@163.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