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西安两地连线 远程会诊挽救新冠肺炎患者生命

心血管内科 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 2021-11-07
2月16日,武汉市第九医院一名62岁的男性危重患者,疑似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被送到了医院的ICU。

正在这里支援的西安交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李昊医生立即组织王耀炜医生及严向峰医生对患者进行抢救。该患者意识已经处于模糊状态,四肢脉搏极为微弱,全身可见皮肤花斑。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李昊,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死亡!

吸氧、心电监护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采集血液标本,一整套针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措施立即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当心电监护显示心室率只有30次/分时,李昊发现患者很明显不符合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于是紧急进行了床旁十二导联心电图。II,III,aVF导联ST段弓背样抬高,床旁超声提示右室基本不动,这是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的症兆,患者需要尽快接受PCI或者溶栓治疗,才能挽救生命。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而这个特殊时期,武汉市第九医院并不具备PCI的条件,也没有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看着患者绝望的女儿,李昊的脑子里不断地思考着可能的解决办法,这个时候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将关系患者的生死。

远程会诊!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候,李昊想到了向西安交大一附院的心血管专家求助。当了解了该患者目前的情况和处境后,心血管内科吴岳教授立即请袁祖贻教授及田刚教授进行远程指导,按照医院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处理原则的专家共识》,袁祖怡教授指示,患者新冠肺炎合并急性心梗,诊断明确,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立即就地抢救,尽早溶栓!

如此大面积的心梗患者,在溶栓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致命的再灌注心律失常、低血压等风险,为保障溶栓期间患者的安全,吴岳教授通过“心血管远程支持武汉”微信工作群,在韩克、李红兵、吴燕、李晶瑾、宁菲菲、师睿、梁宵、折剑青、卓小祯、李国良等数十位心血管专家24小时不间断的远程指导下,开启了紧张的溶栓治疗。

为了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重症组组长、重症医学科刘昱教授一直坚守在患者床边,每半小时为患者做一次心电图,并亲自为患者进行床旁心超检查,为远在西安的心血管专家提供切实可靠的临床信息,以确保溶栓治疗的顺利进行。最终在两地专家的通力协作下,患者顺利溶栓,生命体征明显好转。
就在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2月17日中午,患者心室率再次降至30次/分,同时出现阿斯现象。援鄂医疗队朱柏教授及刘昱教授与一附院心内科王燕妮教授商议后决定:尽快安装临时起搏器。在袁祖贻教授和吴岳教授的联络协调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心血管专家余锂镭主任等人带着临时起搏器的全套设备,从人民医院赶到九院,并在一附院援鄂医疗队刘小静医生的协助下,在床旁成功的为患者放置了临时起搏器,病人终于转危为安。


截至目前, “心血管远程支持武汉”的工作群已经为武汉市第九医院数位新型冠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内科治疗指导。“有问必答、有图必看、不分昼夜、随时回应”,远程工作群的专家们为远在武汉的医疗队排忧解惑,弥补了当地医疗资源不足的困境,为武汉父老的健康保驾护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3名逆行者驰援武汉,与此同时,更多的一附院人坚守在后方,他们是所有逆行者坚实的后盾!只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春天终将到来!
 

2020年1月起,随着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蔓延,全国各地陆续有新冠肺炎合并急性心梗的患者,而绝大多数医院不具备负压导管室等专业抢救条件,且在岗心血管专业医师极度匮乏,使得这些患者的抢救极为困难。2020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各省份远程医疗平台作用,鼓励包括省级定点救治医院在内的各大医院提供远程会诊、防治指导等服务,借助信息技术下沉专家资源,提高基层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处置疫情能力,缓解定点医院诊疗压力,减少人员跨区域传播风险。在这个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该患者的救治过程为类似病人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充分践行了国家卫建委提倡的远程多学科联动抗疫的指导意见,成为抢救疫区危重患者的利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