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

其他

学深悟透担使命 踔厉奋发建新功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要求,按照党中央部署和学校党委要求,坚持系统谋划、精心组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全力冲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任务之际,着眼国之大者、使命担当,扎实推动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以上率下,在凝聚共识上下功夫医院党委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任双组长的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专题印发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将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检视整改与推动发展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组织召开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压实各部门各层级主体责任,确保主题教育高水平起步、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专题召开主题教育动员大会,马辛格书记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锤炼党性、筑牢忠诚的政治之训,作为武装头脑、凝心铸魂的理论之训,作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实践之训,作为自我革命、纯洁队伍的作风之训,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内生动力,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长期战略,深化理论武装,加强党性锻炼,突出实践指向,共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宏伟奋斗目标再写新篇章。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吕毅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二是要把握关键重点,将落细落实主题教育和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要求与医院战略发展目标有机融合贯通;三是要压紧压实责任,坚定不移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按照学校党委学习安排,开展主题教育干部读书班第三期学习,邀请西安交大材料学院、外国语学院相关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一致表示要在深学细照笃行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素养、增强能力本领,并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紧盯医院关键少数,发挥专家领学作用,邀请西安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梁军教授作《坚持自我革命
2023年5月29日
其他

出生仅12天,多学科联合顺利切除新生儿先天性肺囊腺瘤

天大的混合型先天性肺囊腺瘤新生儿泡泡(化名)实施全胸腔镜下左肺下叶切除微创手术,成功为患儿解除了病痛。先天性肺囊腺瘤(congenital
2023年5月27日
其他

马茂教授当选陕西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5月25日下午,陕西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西安召开。大会成立了陕西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和候任主任委员。交大一附院健康医学科主任马茂当选陕西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王军当选副主任委员兼秘书。
2023年5月26日
其他

心态与陪伴 直面与积极 | 一位恶性肿瘤罹患者治疗后的启迪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于抗日战争爆发,北平大学医学院师生大义西迁,保留了抗战时中国西北医学惟一的医学高等教育火种。1956年,医院前身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设完成,“大西北医疗航母”扬帆起航。由
2023年5月25日
其他

交大一附院获第三届公立医院绩效大会金杠杆奖

岳麓山下群英齐聚,橘子洲头百舸争流。5月20日,由《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中国医院绩效改革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公立医院绩效大会暨2022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践金杠杆奖颁奖盛典在星城长沙举办。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医院管理处处长孟晓军带队,一附院运营管理部、医务部、人力资源部、麻醉手术部、药学部案例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十余人参加会议。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推行已有五年,中国医院绩效大会举办已有三年,在持续探索与实践中,绩效国考已成为医院精益运营的衡量“标尺”。去年大会面向全国征集“国考实践优秀案例”,从单项指标的比较,到主题与实践内容的创新性、可落地性、可复制性等综合评价,经过三评三进,从五百余个提交案例中遴选出百余个优秀案例,创下历年案例评选竞争最为激烈的记录。交大一附院精心组织,围绕“以绩效国考指挥棒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主题,开展多维度数据分析,梳理总结工作亮点,在各科室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六项优秀案例突出重围,荣登榜单,获奖率高达60%。其中卓越实践奖三项、杰出实践奖三项,涵盖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三大维度,获奖案例从不同维度探讨总结国考管理内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管理举措,进一步开拓了医院国考管理新思路。如何平衡各项指标的发展,如何平衡质量、安全、效率和满意度四大考核要素,撬动国考管理工作需要一个“金杠杆”。大会综合考量医院国考成绩、案例获奖率、奖项数量、组织能力等维度,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三家“2022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践全维绩效金杠杆奖”,一附院从200家医院中脱颖而出,荣耀登榜,捧获第三届公立医院绩效大会金杠杆奖杯。此次颁奖盛典医院收获颇丰,这份肯定更加坚定了医院“以绩效国考指挥棒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管理思路。借力国考这把“尺子”,在自身发展中精准定位,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与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和医院高质量发展添薪蓄力。来
2023年5月25日
其他

交大一附院在学校第三十四届“腾飞杯”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佳绩

共挑战,创未来。5月22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第三十四届“腾飞杯”创新创业大赛闭幕式暨第三十五届“腾飞杯”特变电工专项赛启动仪式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举行。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团陕西省委书记徐永胜,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新,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孙早,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儆、李丹出席仪式。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及学校12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现场,学校对在此次大赛中引领学生开拓进取,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取得卓越成绩的先进组织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交大一附院捧获第三十四届“腾飞杯”创新创业大赛“优胜杯”荣誉奖杯,青年工作部部长、团委书记吴开杰获评“先进工作个人”荣誉称号。
2023年5月24日
其他

张玉顺教授连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5月19日,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换届会议在西安召开,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夏岑灿教授、会员组织部主任沈兴根、杨柳,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冯广林、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蒋世良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朱鲜阳教授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经会议选举,交大一附院结构性心脏病科学科带头人张玉顺教授连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领导致辞冯广林代表交大一附院对“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换届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向近年来一直关心支持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工作的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在张玉顺主任委员的带领下,在线上和线下各位专家同道的支持和帮助下,在过去三年疫情的考验下,仍创造出诸多辉煌,为广大的患者解除了痛苦,为医院的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及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做出了贡献。医院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学会工作,做专委会的坚强后盾。相信本次专委会的成功换届,不仅会促进协会的建设与管理,还将推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谱写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新篇章。顾问代表、北部战区总医院先心病内科主任朱鲜阳表示专业委员会为广大会员搭建了专业提升、学术交流的平台,希望更多的年轻专家积极加入,共同提升学术委员会的影响力,提升专业水平,更好地造福患者。夏岑灿指出,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在项目攻关、科普宣传、编撰指南、提出共识、开办论坛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学会组织在立学问、搞科研、做转化等方面做出新的成绩,不断增强学会影响力,共同推进学会发展。选举投票随后,在沈根兴的主持下,进行了选举投票,交大一附院结构性心脏病科张玉顺教授全票当选,连任主任委员。颁发聘书夏岑灿向张玉顺颁发了聘书。张玉顺主任委员向新当选的副主委、常委颁发了聘书。总结展望张玉顺代表专委会作了工作总结并提出未来工作计划,他提出了增加认同、扩大影响、加强宣传推广、突破专业局限、定期学术交流的工作计划,在党建、公益、科普等方面积极发挥学会的作用,共同推进学科建设。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是1992年11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登记成立的国家一级行业协会,原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是主要从事人体生命科学、卫生健康、科学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工作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社会团体。登记机关为国家民政部,党建工作机构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成立于2019年12月15日,首届主任委员为张玉顺教授,目前拥有会员171人。编
2023年5月22日
其他

要闻 | 交大一附院一周新闻回顾

-每3个成人中就有1例,高血压不容忽视!交大一附院胸外科、眼科入选第四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征文丨第二届“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2023年5月21日
其他

交大一附院举行普通外科名誉主任聘任仪式

为建立符合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带领医院学科聚焦医学领域攻关问题,瞄准医学前沿引领发展方向,立足国家医学中心打造国之重器,不断提高学科建设内部发展力和外部影响力,医院建立“名誉主任”引进机制。5月19日下午,交大一附院在科教楼举行普通外科名誉主任聘任仪式。党委副书记冯广林、院长助理佘军军、人力资源部部长张广健、宣传部部长王睿、对外联络部部长贾洪魁、组织统战部副部长黎黎、党委·院长办公室副主任毛慧萍、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丁凡、医务部感染控制办公室副主任李倩、普通外科主任孙学军及普外科专家与职工代表参加了聘任仪式。仪式由院长助理、东院区执行院长邹余粮主持。邹余粮助理代表医院对王锡山教授受聘为普通外科名誉主任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他说到,王锡山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普外科专家,王教授在结直肠肿瘤治疗各个领域均具有独到的学术主张,并开创了多种临床新技术。王教授能够加入到一附院普通外科,将对学科从专业发展到临床科研等多方面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希望王教授带领普外团队,共同谋划好学科发展,开拓进取,推动普通外科事业更上一层楼,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随后,党委副书记冯广林为王锡山教授颁发名誉主任聘书并佩戴院徽。普外科主任孙学军教授代表学科对王锡山教授受聘普通外科名誉主任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医院普通外科作为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的重要组成科室,希望借助王教授在学界“领头羊”的强大影响力和学术引领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临床研究、成果转化等各个方面得到悉心指导和帮助,快速提升一附院普外科的学科声誉及影响力,助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引领行业发展。院长助理、普外科佘军军教授说到,王锡山教授是胃肠外科专业的泰山北斗,在业界学科管理、临床诊疗、科学研究等方面颇具影响力。近年来王教授也对科室的学科建设给予了持续的帮助和指导。此次王教授受聘为普通外科名誉主任,作为科室一员感到非常荣幸,今后一定倍加珍惜医院搭建的学习交流平台,科室也将在各位主任的前瞻引领下,齐心协力,再创新辉煌。王锡山教授表示,很荣幸受聘为交大一附院普通外科名誉主任。当前,交大一附院正值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的关键时期,要深入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服务的国家战略。他指出,医院高质量发展要主动求“变”、要稳中求“快”、要虚心求“真”、要心中有“爱”。王教授承诺之后将全力协助孙学军教授深度开展工作,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也希望与普外科全体成员共同奋进,在既往深入合作的基础上,高质量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共同为医疗卫生健康事业而努力。冯广林副书记高度评价了王锡山教授取得的成就,热烈欢迎王教授加入一附院大家庭。他回顾了交大一附院和中科院肿瘤医院历史渊源,追溯了医院普通外科的发展历程和现阶段科室的发展情况,对学科发展充满了信心。冯书记表示,王教授不仅是学术专业的大咖,也在管理上颇有造诣,更是从文学和哲学角度为医院高质量快速发展献言献策。希望科室在王教授的指导下,抓住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良好机遇,开拓进取,奋力前行,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会后,与会人员在科教楼前合影留念。专家简介王锡山,男,汉族,1966年11月生,56岁,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总院长、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俄罗斯结直肠外科协会荣誉委员、国际NOSES联盟主席等。王教授在结直肠肿瘤治疗各个领域均具有独到的学术主张,并开创多种临床新技术。带领专家编写多部行业指南和共识,全力促进与美、韩、日、英、俄等国家的国际合作并取得重大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筛查等20余项课题,发表SCI论文110篇,累计影响因子380.5,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共320篇。主编及参编结直肠癌专著20部,主编出版卫生部音像教材32部。发明专利11项。荣获第二十一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022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被评为全国十大医学贡献专家、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十大医学创新专家多个重要奖项。文
2023年5月20日
其他

热搜第一!“全国首例微创心脏不停跳下全国产人工心脏植入”广受关注

5月16日,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闫炀教授团队成功实施的“国内首例微创心脏不停跳下全国产左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植入术”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名,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患者陈某有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史,因为心功能太差,无法耐受外科手术,只能药物保守治疗,但效果不佳。一个月前,陈某胸闷气短、乏力的症状越来越重,并且出现全身水肿,连稍微活动一下都会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每天只能半躺着。看着被病痛折磨的母亲,陈某的女儿心急如焚,慕名带着母亲来到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就诊。入院后检查显示,陈某患有缺血性心肌病,左室增大伴二尖瓣中量反流,心尖部约45*50mm大小的室壁瘤形成,左室射血分数仅30%(正常左室射血分数为55-70%),她的心脏已“满目疮痍”,生命岌岌可危。经心血管外科、麻醉手术部、超声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的细致会诊和综合评估,决定为陈大妈尽快实施人工心脏植入术。“重度心衰最佳的治疗方式就是心脏移植。然而,据统计我国每年能等到供体进行心脏移植的不到1000人,大多数终末期心衰患者往往在等待移植的过程中不幸去世。人工心脏技术的发展,无疑给这类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能够在延长其寿命的同时大幅度提高生存质量,术后除不能游泳、泡温泉外,完全能够满足正常生活需求,甚至还能打篮球、爬山等。”心血管外科主任闫炀介绍。此例患者年龄偏大,饱受病痛折磨,身体虚弱,心功能极差,又合并室壁瘤,且瘤体位置靠近人工心脏流出道的位置,为保证血流的通畅性,必须先切除室壁瘤再行人工心植入,手术难度和风险更大。然而,患者现在的身体情况无法承受传统的开胸手术。为将手术风险和创伤降到最低,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闫炀大胆提出为患者实施全国尚无人开展的“微创不停跳下全国产人工心脏植入同期室壁瘤切除”的手术方案
2023年5月19日
其他

每3个成人中就有1例,高血压不容忽视!

高血压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脑卒中、心肌梗死、终末期肾病等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根据中国高血压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2015年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9%,也就是说约每3个成人中就有1例高血压患者,并且高血压患病率趋势总体还在逐渐增高。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收缩(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2023年5月17日
其他

征文丨第二届“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系列作品征集

颁奖暨学术论坛在西安成功举办《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1988年创刊,自2003年起连续21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来
2023年5月16日
其他

交大一附院胸外科、眼科入选第四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5月8日,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第四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结果,经过前期组织专家辅导、系统申报、专家评审、数据分析等环节,西安交大一附院胸外科、眼科成功入选。胸外科、眼科入选第四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交大一附院胸外科、眼科在学科主任、书记的带领下,近几年在新医疗新技术开展、亚专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作为中国肺移植联盟单位、西北唯一能自主肺移植的医疗机构,医院近年来引进高水平人才,中国肺移植第一人陈静瑜教授加盟胸外科成为首席专家,陈静瑜肺移植西北工作站落户一附院。胸外科先后开展了序贯双肺移植、ECMO辅助肺移植等一系列肺移植手术,肺移植数量居西北首位。同时,依托“张广健肺结节精准诊治创新工作室”等创新团队,在MDT诊疗、3D打印重建、精准复杂胸部手术等领域开展了多项技术,填补领域空白,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眼科作为医院医德医风的标杆科室,近年来医教研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拥有西北地区国家卫健委直属三甲医院唯一眼库,多次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在发展新阶段,医院聘请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和学术引领者王宁利教授为学科名誉主任,聚焦诊治疑难危重眼病,成功开展西北首例黄斑外加压术、西北首例青光眼微创内路三联手术等,在角膜移植、难治性青光眼和眼底病变、新医疗新技术、日间手术开展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截至目前,交大一附院已获批2个国家重点学科,1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对进一步提升专科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来
2023年5月1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食养是良医 | 交大一附院启动2023年全民营养周主题系列活动

为提高全民营养意识,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树立科学饮食理念,我国将每年五月的第三周设为“全民营养周”,每年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5月15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门诊南广场举行了“2023年全民营养周主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陕西省卫健委综合监督局(食品处)一级调研员王宏星、交大一附院党委副书记韩菊、陕西省营养学会理事长张瑞娟、陕西省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一附院营养科主任李卫敏、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义诊专家出席了启动仪式。仪式由公共卫生中心主任许庆丽主持。全民营养周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重要措施。2023年5月15日—5月21日是第九届全民营养周,主题为“合理膳食
2023年5月15日
其他

要闻 | 交大一附院一周新闻回顾

致敬平凡天使高菊林荣获中华护理学会2023年“杰出护理工作者”交大一附院召开2023年五一劳动标兵(岗)表彰暨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
2023年5月14日
其他

乳腺外科荣登抖音官方2023年公立医院第一季度健康科普先锋榜

4月26日,2023年公立医院第一季度健康科普先锋榜榜单发布,交大一附院乳腺外科“乳腺科普”抖音官方账号荣登健康科普先锋榜科室排行榜第八名。抖音医疗健康特此推出该榜单,是对在抖音平台持续深耕优质健康科普内容的创作者和广受用户欢迎的健康科普视频给予肯定和奖励。为了更好普及健康知识,乳腺外科在原有新媒体宣传平台的基础上,于2020年9月27日开通了科室官方抖音账号。视频内容围乳腺相关的健康保健及预防知识,通过有趣的讲解,让大家都能关爱女性乳房、助力女性健康、让健康与美丽同在,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关注和好评。截至目前,累计制作并上传视频103个,总阅读量3601.8万,总点赞65万;单条最高阅读量1225.5万、点赞21万,粉丝量达3.6万。乳腺科普健康科普健康科普教育是落实新时期预防为主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的有力措施。多年来交大一附院一直致力于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努力营造健康文化,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医院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大赛、培养健康科普讲师、推送健康科普文章、视频等形式,鼓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坚守健康科普主阵地,成为健康科普主力军,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全方位的医疗服务。荣登抖音官方2023年公立医院第一季度健康科普先锋榜,不仅是对医院在健康科普领域所取得的成绩的肯定,也将激励医院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创新医疗服务,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乳腺外科简介
2023年5月12日
其他

吕淑兰当选陕西省预防医学会第七届妇女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近日,陕西省预防医学会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召开了妇女保健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会议由陕西省预防医学会秘书长程永兵主持,交大一附院副书记冯广林到会并致辞,第六届妇女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芬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副主任委员吕淑兰汇报了换届筹备工作情况。来自全省妇女保健领域的委员参加了换届选举。交大一附院妇产科吕淑兰教授当选主任委员,李芬教授当选名誉主任委员,杨筱凤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妇产科韩蓁教授、乳腺外科何建军教授和任予教授、老年内科任延平教授当选常委,妇产科王丽副教授当选常委兼秘书,妇产科薛艳副教授、乳腺外科葛冠群副教授,以及妇产科白娥、王玮、薛雪、超声影像科夏晓娜当选委员。01致辞王敬军会长对第六届妇女保健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同时要求第七届妇女保健专委会在新一届吕淑兰主委的带领下建立健全妇女保健工作及创新项目,利用大数据、大平台,发展多学科诊疗协作的优势,为我省从事妇女保健的医务工作者搭建交流的平台,在保障妇女健康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为推进我省及全国妇女健康工作继续努力,助力健康中国。同时要求第七届妇女保健专业委员会要继承上一届的工作作风,大力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把妇女保健专业委员会办成专业技术人员信赖之家、升华之源和知识保鲜的暖房,推动我省妇女保健工作再上台阶。02陕西省预防医学会王敬军会长为当选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颁发了证书。03表态发言当选本届主任委员吕淑兰教授进行了表态发言,感谢前任主委李芬教授打造如此优秀和有实力的学术团体,妇女保健专委会将在陕西省预防医学会和医院领导的引领支持下,在前辈专家的指导下,团结全体委员并与全省同道一起积极开拓创新、不懈努力,以崭新的风貌,昂扬的斗志,求实的作风、进取的精神,继续打造服务全省妇女全生命周期的优秀专业学会。04学术交流换届会议后妇女保健专委会进行了学术交流,李芬教授做了“识别围孕期有害环境因素与出生缺陷风险”的讲座,吕淑兰教授做了了“《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MHT药物选择”
2023年5月12日
其他

5.12护士节 | 致敬平凡天使

-高菊林荣获中华护理学会2023年“杰出护理工作者”交大一附院召开2023年五一劳动标兵(岗)表彰暨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西安交通大学在上海召开医工结合上海论坛暨上海校友会医疗健康分会成立大会
2023年5月11日
其他

西安交通大学在上海召开医工结合上海论坛暨上海校友会医疗健康分会成立大会

5月7日,西安交通大学在上海召开医工结合上海论坛,本次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和上海校友会承办。西安交通大学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贾伟平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吕毅,校党委常委、医学部党委书记陈腾,校友关系发展部部长白小萱,医学部副主任贺长中、孟晓军,一附院常务副院长王茂德、党委副书记韩菊、院长助理韩建峰、二附院院长李宗芳、党委书记刘昌、口腔医院院长李昂及相关职能部门参加会议,西安交通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孔祥云、北京医学校友会秘书长王彤炎、苏州校友会会长叶晓明、上海校友会秘书长拜晓东及学校在沪校友集聚一堂,共话母校医学事业发展。大会在全体校友齐唱校歌的激昂歌声中拉开帷幕。致辞西安交通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孔祥云致欢迎词,对母校领导率团看望在沪校友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上海校友会经过三届的发展,已有20余个分会及俱乐部,今天,校友们最期待的医疗健康分会将要成立,希望未来更多的各个专业领域的校友齐聚一堂,举办越来越多的专业论坛,加强沟通交流,不断加深了解、加深感情,共同建设好校友会,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西安交通大学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贾伟平教授深情回顾了她在西安交通大学学习经历,她表示,虽然在上海工作了30年,但对陕西、对母校却一直具有非常向往和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母校的培养和支持。西安交通大学培养出了众多在医疗健康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希望上海的医学领域校友都能加入医疗健康分会中,团结互助,共同进步。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吕毅表示,近两年,西安交通大学倾全校之力,动员各方力量支持,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迈出了可喜的、坚实的一步,为交大医学事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医工结合是交大特色,符合国家科技创新、人民健康需求,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贡献力量,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做出巨大贡献。京津冀、长三角和大湾区活跃着西安交通大学在生命健康领域有突出成绩的许多校友,我们要把这些力量汇聚起来,成为学校及医院发展的新动力,为母校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医学部党委书记陈腾从体系架构、人才培养、教学成果、学科建设、物理空间等方面向校友们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思路,着重介绍了一附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概况和进展,他表示校友是通向世界的桥梁和走向世界的名片,希望校友们多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助推母校发展。西安交通大学校友关系发展部部长白小萱表示,近年来,学校医学学科取得了快速发展,产出丰硕成果。西安交通大学人才辈出,在各个行业群星璀璨,期待校友们形成合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共同促进成果转化落地,推动政产学研的深入融合,必将能为医学学科的大发展、医工结合的深度融合助威助力,造福人民。北京医学校友会秘书长王彤焱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工结合上海论坛及上海校友会医疗健康分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校友工作,借助学校力量将广大校友凝聚起来,2月份举办的医工结合北京论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希望各行各业的广大校友联合起来,联动起来,加强与母校的沟通交流,为推动行业发展、母校发展贡献力量。苏州校友会会长叶晓明表示,生命健康是永久不变的话题,是大家永远追求的目标,医疗健康行业潜力巨大,而交大最强的优势产业就是医工结合,希望各行各业的校友能加强交流学习,加大力量,推动产学研的落地,促进母校医工结合更多项目能够产业化,争取结出更多硕果。授旗仪式上海校友会医疗健康分会成立及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校友上海科技创新工作站授旗仪式由上海校友会秘书长拜晓东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汪南平校友当选医疗健康分会会长,安渡生物全球临床监管事务资深总裁宇文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徐汇分院、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旭分别当选副会长,尚信健康资本合伙人总经理范少飞校友当选秘书长,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付雍校友当选常务副秘书长。贾伟平院士、吕毅副校长、陈腾书记、白小萱部长、上海校友会会长孔祥云一起为上海校友会医疗健康分会授旗,吕毅副校长、陈腾书记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校友上海科技创新工作站授旗。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环节由医学部党委书记陈腾、副主任贺长中主持。多位校友分享了自身从事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在探讨中凝聚发展共识。1977级校友、安渡生物全球临床监管事务资深总裁宇文镐介绍了AI和医学,1983级硕士校友、医疗健康分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汪南平介绍了冠心病与血流机械剪切力,1981级校友、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科主任陈旭分享了神经科学的发展趋势,1981级校友、辰德资本创始合伙人谈庆分享了投资医工结合的十年回顾,1985级校友、宾得医疗中国区总经理关力介绍了内镜技术的现状及发展,1985级校友、杭州灵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戴淞世介绍了肾损伤的人工智能体系性解决方案,1989级校友,西安交大一附院生殖医学科学科带头人、生殖医学科主任童国庆介绍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瓶颈与医工结合,1995级校友、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樊军卫介绍了肝移植他克莫司精准用药模型与应用,1997级校友,晨兴创投董事总经理沈丽丽介绍了新格局下的生物医药投资,2000级校友、复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科主任医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脑计划”青年首席李文妍介绍了耳源性眩晕数字化诊疗装备的研发与智能诊断,2021级博士校友、上海药物所苏州研究院分析中心、MAH转化平台负责人吴元方介绍了中科苏州药物研究院转化平台新探索,2008级校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朱冰倩介绍了高层次护理人才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校友会的成功举办也得到了余陈伟校友、鲍阳宇校友、刘保成校友、王小卫校友、何海英校友等优秀校友的大力支持,上海校友会艺术团的校友们和志愿者为大会献上精彩的节目,充分展现了校友的团结精神和对母校的热爱之情。此次校友会恰逢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的关键时期而举办,充分体现了国家医学中心“以举国之力、打造大国重器”的创建理念,是东西部创新思想的一次再融合,是医工融合、产教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校友会的成功举办,必将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使人才再汇聚、精英再辈出,朝着“大船出港、科创扬帆”的目标奋勇前进。编
2023年5月8日
其他

要闻 | 交大一附院一周新闻回顾

|0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一行来院参访交流
2023年5月7日
其他

《人民名医》访谈 | 马辛格:国家医学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23年5月5日,《人民名医》直播总第804期、院长对话系列第51场,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马辛格做客直播间,分享了国家医学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西安交大一附院是怎样入围首批“辅导类”创建单位的?医院在创建国家医学中心方面有哪些探索?本期直播,马辛格书记为您一一解答。视频回放文字摘录立足四个面向创建国家医学中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国家从战略层面设置了国家医学中心。2021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围全国首批国家医学中心“辅导类”单位,这是60多年来一代代一附院人不断奋斗的结果,更是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交通大学及陕西各方力量共同汇集的结晶。作为一所医疗机构,是特别的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千载难逢的机遇。站在国家的平台上,聚集更多的人才、汇集更多的资源,为健康需求做出更大贡献。
2023年5月6日
其他

第六届中国医院知库排行榜发布 交大一附院位列全国第五

喜报在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第六届“中国医院知库排行榜”发布。交大一附院进入“TOP5”,知库分176.5分,较首届,上升100多分,排名提高65名,标志着医院变无形资产为有形价值的能力和知识产权水平显著提升。中国医院知库排行榜是一份权威的医疗领域排名榜单,由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牵头发布,其评价对象是中国医院的知识产权水平,全面地考察医院对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各类型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个维度的能力,即测评覆盖了知识产权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排行榜的发布将更好地迎接国内以临床为导向、医工融合的医学创新成果转化趋势,对开展前沿医学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带动医疗服务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具有重大意义。2022年,交大一附院获授权发明专利60项,完成专利转化8项。2023年第一季度,授权发明专利12项,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27项。医院积极开展院企对接会,三项优质项目参加陕西省药监局联合秦创原举办的成果转化路演活动,推动“创新链”走向“产业链”。同时,建立知识产权线上申请流程,减少科研人员跑腿工作,从源头抓取、把控待转化成果。医院将持续搭建成果转化学习交流平台,深入探索成果转化新方法、新途径,将医院优质科技成果向生物医药产业转化落地,争取建成开放协同、运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以优质的医学科技创新成果向生物医药产业转化。来
2023年5月5日
其他

在矢志奋斗中谱写青春之歌 | 致全体团员、青年朋友的一封信

面对三年疫情的“大考”,你们是坚守抗疫一线、敢打敢拼的战士。从武汉到西安,从吉林到商洛,你们一次次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主战场、支援核酸采样队,做出了无愧历史和时代的突出贡献。
2023年5月4日
其他

开通下午检、检后门诊跟踪,健康体检服务再升级!

早晨空腹体检已成为大众对健康体检认知的惯性思维采血、超声检查、影像学检查……各种检查做完后才吃“早饭”如果体检的人多,做完要中午了做个体检,也是很不容易说到体检,很多体检者反映,工作繁忙,难以抽出时间完成,所以不得不放弃,留下健康隐患。为满足广大体检者的不同需求,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医学科于2023年5月4日在常规上午体检的基础上,增加“下午体检”的新模式。有效缩短候诊检查时间,为您提供更快、更便捷、制定更深度的体检项目。采血及超声检查作为体检的重要内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人认为体检采血、超声是必须要空腹的,实际上只有少部分项目需要空腹,其余大部分项目都可以下午非空腹检查,如血、尿常规、大部分超声、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妇女专项检查、肿瘤筛查等专项检查都不需要空腹,体检者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在下午进行一些非空腹项目的检查,如剩余需要空腹的检查项目,第二天上午前来检查,科室设有绿色通道,让您短时间,比如采血,可能仅需要5分钟,就能快速结束,不影响上午工作安排,为您提供更便捷的体检服务。同时科室医师团队下午继续为体检客户提供体检报告解读,分析各项指标,给予健康指导。下午体检可以做什么项目:检验项目(非空腹,如有空腹项目建议次日早上一次完成):血常规、血沉、网织红计数、肝纤维化指标五项、尿常规、粪常规+潜血、补体因子H;超声检查(非空腹):甲状腺、颈部血管、乳腺、心脏彩超、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子宫附件;影像检查(非空腹):乳腺钼靶、DR、CT/核磁共振(头颅/胸部/颈椎/腰椎间盘/膝关节等);专项检查(非空腹):心电图、动脉硬化、骨密度检测、眼底、视觉电生理、肺通气功能检查;特殊检查:碳13呼气试验、肝纤维化成像(需空腹2小时以上)。温馨提示下午体检时间为:周一至周五夏季作息时间(5月1日至9月30日)14:30至16:30冬季作息时间(10月1日至4月30日)14:00至16:00健康医学科位于门诊5楼西南角电话咨询:029-85323185健康医学科主任马茂谈到:“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是交大一附院健康医学科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宗旨。在学科建设中,科室不断完善服务,扩大服务范围,坚持“健康体检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目的”为工作宗旨,为社会提供更加、便捷的健康体检服务。此次下午开展体检新模式,可以有效缩短候诊排队时间,为您提供更快、更便捷、制定更深度的体检项目。同时,科室通过“健康教育”、“健康科普”、“健康技能”的培养提高国人健康素养,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针对已有慢性病患者,我们开设了专病健康管理门诊,让临床专家介入到检后规范化健康管理门诊诊疗中,同时护士对人群进行全程追踪、管理。让来交大一附院健康体检的人群能够真正的得到全程、全科、全面的健康管理。让我们更好的为健康陕西的建设、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贡献交大一附院的力量。健康医学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医学科(体检部)成立于2005年,是西北地区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中从事健康体检、健康评估、疾病风险预测、癌症早筛、慢病管理、健康干预及健康促进的专业学科。是陕西省委保健局重点保健基地、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2014年),陕西省健康体检质量控制中心(2018年),国家卫健委癌症早筛早诊项目培训基地(2021年)。2021年列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的15个学科之一,2022年10月更名为健康医学科,2022年获得医院学科发展提升计划项目支持及学科排名直通优秀科室。2022年复旦大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综合排行榜”全国排名第18位。成立以来,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品质的医疗资源,将“健康体检为基础、健康评估为手段、健康促进为目的”创新型健康管理服务理念贯穿于医疗服务全过程。构建以西安为起点,立足陕西、面向西北、服务全国、辐射“丝绸之路”沿线的健康管理示范中心。积极推进“大健康”理念、实施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及创新技术,开展多种形式健康科普及健康促进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提高健康素养,是西北地区健康管理学科的领航者。同时努力探索和实践健康管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发挥健康管理行业区域引领作用,积极搭建陕西省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组织陕西省会员单位国内学习交流,承担陕西省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训工作,推进我省健康体检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接受省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参观与进修。科室涵盖一院三区:总院南院区、东院区、陆港院区,规划工作场所共约15000平方米。设有:医生组、护理组、医技组、客户服务部、市场部、健康体检质量控制与管理办公室及科研教学管理小组。科室临床检验、影像检查等大型医疗设备等与医院资源共享,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开展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营养与运动、心理健康、中医治未病等特色项目,实现覆盖检前检后、诊前诊后、院前院后的全维健康管理,对健康风险分类、分层、分级管理,对疾病需求全面、全科、全程管理。促进向学科精细化方向发展。在国家医学中心与国家区域性医疗中心“双中心”建设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医学科为了注重学科高质量发展,把学科亚专业内涵建设作为抓手,以各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单病种作为切入点,成立脂肪肝健康管理门诊、男性健康管理门诊、肺结节健康管理门诊、认知障碍健康管理门诊等,汇聚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秀专家团队,多学科协同防治结合,搭建5G+“三早(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智慧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实现全程健康管理服务智慧化。现有员工55人,正高级职称1名,副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3名,博士4名,
2023年5月3日
其他

要闻 | 交大一附院一周新闻回顾

-陕西省首家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实训基地在交大一附院揭牌成立交大一附院召开第五届教代会暨第五届工代会五次会议用“心”书写生命赞歌
2023年4月30日
其他

全国23家,一附院获批首批“核心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

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远比我们想象得快。截至2022年底,我国
2023年4月27日
其他

​陕西省首家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实训基地在交大一附院揭牌成立

4月25日,陕西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训基地揭牌仪式暨第一期培训班在一附院举行。省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应宏锋,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联昌,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吕毅,省药监局相关处室直属单位负责人,陕西省药学会及陕西省保健学会相关负责人,省内43家具有临床试验资质的医疗机构负责人和机构办相关人员100余人及线上1千余人参加活动。揭牌仪式由省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齐惠丽主持。实训基地旨在提升我省临床试验研究水平,规范GCP检查程序和标准,推动我省创新药物、医疗器械研发领域的发展。吕毅致欢迎词,他表示“陕西省首家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实训基地”落地交大一附院,是对医院临床试验工作的高度肯定。医院目前处在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的关键时期,承担高质量的自主医疗产品临床试验也是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要求,一附院定将不负各位领导的信任和期望,与我省其他临床试验机构一起携手并进,为推动我省临床试验事业和成果转化贡献力量。杨联昌在讲话中要求各参会的医疗机构要认真落实临床试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等,严格规范开展临床试验。交大一附院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省药监局部署要求,切实加强GCP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科学编制培训大纲、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为我省培养更多的临床试验优秀人才。应宏锋对实训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设立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实训基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的具体行动,是确保药品质量持续合法合规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医疗机构临床试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交大一附院作为我省临床试验机构中的“领头羊”,要以GCP实训基地的建立和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为契机,紧紧围绕“药械创新能力提升”的要求,让我省临床试验水平再上台阶。应宏锋和吕毅共同为“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训基地”揭牌。揭牌仪式后,第一期培训班开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梁茂植教授以《新时期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法规政策解读》为题,在线上为学员们讲解了国家关于临床试验的各项法规要求,帮助研究者更加规范开展临床试验。随后,一附院临床药理机构陆明莹主任介绍了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总体布局支撑GCP实训基地平台建设,并介绍了GCP实训基地未来的工作计划。
2023年4月26日
其他

交大一附院召开第五届教代会暨第五届工代会五次会议

4月24日,医院第五届教代会暨第五届工代会五次会议(以下简称双代会)在科教楼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本次“双代会”是在全院上下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奋勇争创国家医学中心,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回顾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分析医院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谋划部署
2023年4月25日
其他

心脏不停跳下人工心脏植入 老人转危为安

“手术后我还能去放羊吗?”病床上满脸皱纹的陈大爷(化名)颤颤巍巍地问他的主管医生,眼神中充满着对生的期许……2023年3月20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闫炀教授团队为严重心力衰竭的陈大爷成功实施西北首例心脏不停跳下左心室辅助装置(即“人工心脏”)植入术,为老人圆梦成真。6年前,陈大爷做农活时突然胸口憋闷,喘不上气,休息后也不能缓解。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并施行心脏支架植入手术。2月前新冠病毒感染后,再次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的症状,原本他还能赶着羊群在山坡上绕几大圈,如今走不到百米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医院诊查心脏显著增大,重度心功能不全,建议其到西安三甲医院行手术治疗。在邻里的推荐下,他慕名来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门诊就诊。入院后,患者心动超声检查提示:缺血性心肌病,二尖瓣前瓣脱垂伴重度关闭不全,双房、左室增大伴三尖瓣中量反流,主动脉窦部增宽伴主动脉瓣中量反流,前壁心尖段约45*35mm大小的室壁瘤形成,左室射血分数仅31%(正常左室射血分数为55-70%)。他的心脏已“满目疮痍”,生命岌岌可危。针对患者病情,闫炀教授团队进行充分讨论评估,认为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考虑到陈大爷年龄偏大,心功能极差,又合并室壁瘤,瘤体一旦破裂将会因大出血而导致死亡。如何把手术风险和创伤降到最低,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患者最大获益?术前,经多学科专家团队仔细斟酌,根据术中情况而定,制定出两套手术方案:1、常规实施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形+室壁瘤切除术;2、若瘤体过大,瓣膜病变严重,手术风险大,可植入人工心脏作为心脏移植过渡。3月20日16:30,在麻醉手术部、心超室、输血科、心外ICU等多学科的默契配合下,闫炀教授主刀为患者实施手术。术中食道超声显示: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仅26%,室壁瘤65*35mm,约拳头大小,几乎占据整个左心室容积的1/2,且心脏左室前壁及侧壁已疤痕化,完全丧失心肌收缩功能。此时,若单纯切除室壁瘤,患者左室恐难保障心脏基本射血功能,满足生命需求。情况紧急,闫炀当机立断,决定为患者实施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心室辅助装置俗称人工心脏,是十分复杂和精密的循环辅助系统,因其植入技术难度和精细度要求极高,一般在心脏停跳下进行,即便如此,对外科医生的技术水平也是一种考验。目前,患者的心脏已经脆弱不堪,假如在心脏停跳下手术,无疑是雪上加霜,会进一步增加术后心脏复苏风险。思索再三,结合以往心脏不停跳下搭桥手术的经验,闫炀决定不灌注停搏液,在心脏缓慢空跳的情况下实施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18:00,伴随着人工心脏血泵启用,患者自身心脏开始有力地跳动起来。在心血管外科ICU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下,术后第二天患者便脱离呼吸机,目前正在进一步康复治疗中。“外科医生总是习惯把美好带给患者,把困难和风险留给自己。”术后闫炀调侃道,“在心脏跳动下进行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每一针的缝合都要求更精准,对麻醉师、体外循环师的要求也极高;但采用心脏不停跳技术,能够避免心肌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可以最大限度地的保护心肌;且缩短了升温降温的过程,无复跳后并行循环,简化了操作,大大缩短手术时间,使患者获益最大化。”遇事无难易,而敢为人先。近两年,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充分发挥多学科合作的优势,力打“组合拳”,在各种复杂疑难性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和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道路上探索求新,跑出加速度,为众多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最优解”方案。文
2023年4月24日
其他

用“心”书写生命赞歌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团队在兄弟科室的配合下,巧辟蹊径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实施微创“二尖瓣成型+人工心脏植入”术获得成功,手术不开胸、不断骨,一次手术同时解决两个问题,创下全国首例!这支历经打磨、被誉为“心尖舞者”的心外战团以科室为家,一心勇闯生命禁区,挑战各种高难、尖端“修心”术;用生命温暖生命,用仁术捍卫健康,一次次挽救患者生命于危难中,接连创造一例例起死回生的“心奇迹”;“全国首例”、“世界首创”……不断刷新着业界一项项空白!在创造出无数令人瞩目的医学奇迹同时,“心外天团”不忘践行医疗国家队的社会责任,敢于担当、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勇攀“心”高峰,为数以十万计的心脏病患者带去“心”的希望!01医“心”传承接力书写生命赞歌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机器,心脏就是这台机器的发动机。心血管外科是临床医学中风险最高、挑战性最大的科室之一,无影灯下的“战场”只在毫厘之间,做手术就像“在刀尖上跳舞”。从60多年前外科界一代宗师陈向志教授创科伊始,到历届科室主任如侯立业、李兆志等薪火相传,再到如今以“心外科玩命干活群”为群名的“硬核战队”,心外科以精医、仁术和创新铸就了独特的团队精神和科室文化。据心血管外科闫炀主任讲,心外科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是国内设立专科和开展心脏手术最早的单位之一,成立于建院之初,是我国著名外科学专家、医院创始人之一陈向志教授亲手创建。1956年陈向志教授成功实施了西北地区首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随之,相继开展了食管、肺、纵膈和心包手术。1959年,进行了西北首例、国内第3例低温麻醉下巨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当年首届全国心脏外科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1978年,心血管外科开展了常温针麻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获得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六十余载,交大一附院一代又一代心外人接续奋斗,始终追求卓越。近年来,心外科厚积薄发,重启心脏移植,开展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以强烈的进取心,始终瞄准业界前沿,不断开展临床创新。科室朝气蓬勃,总人数近160人,50岁以上的仅有5人,大多数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年龄大一些的三线医生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奋战在一线,24小时随叫随到,时刻为患者保驾护航。年轻人积极进取,虚心学习,有朝气有闯劲,善于接受新事物,大家拧成一股绳,心里时刻装着患者。2022年8月,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获批心、肺移植资质后重启心脏移植术“心外科的工作强度在全院是最大的,晚上十点以后下班是常态,遇到大手术工作至凌晨也是家常便饭,我们科室的微信群叫‘心外科玩命干活群’,正是所有人废寝忘食的付出和良好的团队氛围才有心外科今天的良好发展局面。”闫炀说,“医生是一个讲究传承的职业,只有接受前辈的经验教训,才能更好的去积累和发展。想要达到国际水平,不仅需要我们在技术上规范提高,优化创新,更要在学术上努力提升,做好理论储备,成为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02凝心聚力创造“心”的奇迹“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作为科室领导,必须坦诚公正待人,做科室团结协作的带头人,才能形成薪火相传的优良团队氛围。”闫炀说。心外科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生命至上、团结协作、卓越进取、忘我投入、以科为家的优良文化。只要患者有需求,无条件服从科室安排,即使是半夜也随叫随到,无时无刻不展现出活力满满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科室内部有分工有协作,虽然有组别界限,但是只要有急救任务,一推急救车,大家就都往一块跑,干起工作来没有人磨洋工,都是脚底生风,始终把患者生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护士长王娟告诉记者。团队作战时刻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心外科党支部书记郑建杰是科室的资深教授,他颇有感触地说,“我在科室奋斗了三十余年,把科室当做自己的家。不管是在家属区碰到退休的前辈,还是外出参会时跟同行交流,对方总会由衷地称赞科室近年来的良好发展势头,让我感到非常自豪。我明白,一个好的团队需要不同角色的配合,如同下棋一样,既要有冲锋陷阵的急先锋,又要有肯干脏活累活的工兵,还要有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后勤保障人员。作为科里的老同志,既要给年轻人舞台,又要发挥好老同志保驾护航的兜底作用。要发掘年轻人的潜质,制定合适的发展规划。因为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研究和探索,离不开每代人的积累、发展和传承。新一代的青年医师已经走在路上,我们也将把科室文化和团结拼搏精神传下去,生生不息!”
2023年4月24日
其他

要闻 | 交大一附院一周新闻回顾

培养新型高素质医学人才》为题,带领学员全方位、全过程感受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本次培训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后续还将按计划展开线上学习、理论测试、实践教学等环节。要闻
2023年4月23日
其他

全球首创技术引入交大一附院 开启微创青光眼手术新时代

4月10日,我国著名青光眼专家、交大一附院眼科名誉主任王宁利教授带领眼科青光眼团队康前雁主任医师、崔丽珺副主任医师及高珊主治医师,在麻醉科赵鸽教授团队及巡回护士贺丽的配合下,成功为三位患者实施了青光眼微创手术,其中包括两例青光眼微创内路三联手术(3T手术),这是3T手术首次在西北地区开展。此次3T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一附院眼科进入微创青光眼手术时代。44岁的王先生3年前确诊了双眼开角型青光眼,2年前于外院进行了右眼的传统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术后眼压控制欠佳,仍然需要联合几种降眼压滴眼液控制眼压。传统的青光眼手术是通过切除部分小梁组织形成“新的通道”来引流房水,从而达到降低眼压的作用。由于创口较大,术后出现瘢痕、增殖的情况更多,远期降眼压效果也并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治疗左眼,王先生慕名来到交大一附院进行3T手术,术后第1日左眼眼压6mmHg,之后一直维持在8mmHg左右,现已痊愈出院,患者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2周前,71岁的老年患者雷某因为右眼胀痛伴视力下降1周来到一附院眼科就诊,入院时眼压高出正常值2-3倍以上,入院后诊断为开角型青光眼,王宁利教授对患者进行术前会诊,制定手术方案,成功实施了3T手术。术后眼压波动于8-12mmHg,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该青光眼患者的残余视力和视野。手术当日还为3岁的小馨(化名)进行了360°内路小梁切开术(GATT手术)。小馨来自安康,自幼左侧面部患有鲜红斑痣,在2个月前的皮肤激光治疗中,发现左眼眼压高达39-45mmHg!这种伴有面部鲜红斑痣的继发性青光眼被诊断为Sturge-Weber综合征,在省内多家医院辗转治疗眼压控制欠佳。经过一附院青光眼团队的手术治疗后,术后第1日眼压17mmHg。经历了常见的眼压反跳,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术后1周时眼压11mmHg,小馨可以出院回家在当地监测眼压,她的家人也终于不再满面愁容。术后,王宁利教授还在门诊进行了10余例疑难青光眼患者的会诊。此次会诊患者来自全省及河南、甘肃等地,经过详细的了解病史及裂隙灯、前房角镜等检查,王宁利教授为这些患者制定了后续的治疗方案。什么是青光眼?青光眼是全球第一位不可逆致盲眼病。是一组与病理性眼压升高相关、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青光眼被称为“视觉小偷”,是因为很多青光眼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发现时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视野丢失甚至失明。很多青光眼患者就是在这样早期无症状情况下被青光眼“偷走”了视力。青光眼视野缺损示意图什么是微创青光眼手术?传统降眼压手术属于滤过泡依赖性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如低眼压、浅前房、滤过泡漏、脉络膜脱离以及角膜内皮损伤等,常需多次手术。相比于传统青光眼手术,微创青光眼手术(MIGS)通过透明角膜清晰显示解剖标志,精准放置引流器械;不做结膜切口,防止了结膜瘢痕化;切口越小,手术就越安全,从而提高了手术医生维持前房的能力,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对眼部解剖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小馨接受的GATT手术即为较常见的微创青光眼手术。什么是3T手术?3T手术是一种新型治疗青光眼的微创手术,是王宁利教授全球首创的青光眼微创手术,已在北京同仁医院开展,并在国内几家大型眼科中心进行推广。在王宁利教授的指导下,交大一附院有幸成为了在西北范围内第1家开展3T手术的医疗单位。3T手术降眼压机制图它是通过小梁网上的微小切口,利用微导管将手术缝线带入到眼内的Schlemm’s管中,通过微导管注射通路注入粘弹剂,可以同时解决Schlemm’s管塌陷、疝入小梁网、集液管堵塞等多种问题。留在Schlemm’s管内的张力缝线则可持续牵拉Schlemm’s管,避免其再次塌陷,从而达到引流房水、降低眼压的作用。3T手术避免了外路大切口巩膜瓣的制作,在术中前房角镜下操作,利用iTrack或Usight微导管系统,还原正常房角的解剖结构,安全性高,降压效果明确,术后恢复时间短,代表了国际上青光眼微创手术的顶尖水平。交大一附院眼科青光眼团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青光眼团队,拥有强大的临床的基础研究团队,以及最先进的青光眼检查和治疗设备。除传统的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滤过性手术治疗外,先后开展了多种先进的青光眼手术,如:激光小梁成形术(SLT)、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超声睫状体成形手术(UCP)、青光眼引流管(XEN)微创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房角分离(GSL)+内路部分小梁切开术(GAPT)等。此次3T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眼科进入青光眼微创手术时代!除3T手术外,我们今后将继续开展360°内路小梁切开术(GATT)、360°外路小梁切开术(MAT)、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PCP)等一系列的微创青光眼手术新技术。王宁利教授作为一附院眼科的名誉主任及特聘教授,将定期来院开展门诊及手术工作。在眼科裴澄主任的带领下,在青光眼学科带头人康前雁教授的指导下,眼科致力于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将为每一位青光眼患者制定个性化和微创治疗方案,增强医疗服务能力,为青光眼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保障,为百姓带来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验!青光眼团队门诊时间青光眼团队微信来
2023年4月22日
其他

交大一附院完成世界首例经皮肝静脉穿刺布加综合征合并卵圆孔未闭封堵术

近日,交大一附院结构性心脏病科紧急接收了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的杨先生,据患者家属描述,杨先生几天前突发心前区疼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广泛前壁)”,急诊行冠脉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立即给予冠脉内溶栓及血栓抽吸等治疗后,管腔仍存有部分血栓,但血流恢复,症状较前改善。因为杨先生既往合并“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血栓、左髂静脉血栓、肺栓塞”病史,病情复杂且危急,当地医院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多方打听后,杨先生和家属慕名来到交大一附院结构性心脏病科求诊。接诊的魏峰副主任医师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后,考虑患者并非单纯的传统意义上的心肌梗死,由静脉血栓反常栓塞至冠脉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可能性大。为明确诊断,为杨先生完善了冠脉造影、心动超声、右心声学造影检查。冠脉造影显示左右冠脉完全正常,左前降支管壁光滑,无狭窄、夹层及血栓影;心动超声显示:前间隔、左室前壁搏幅减低,卵圆孔未闭;右心声学造影显示:Valsalva动作后即刻左心可探及大量微气泡;动态心电图未监测到房颤等心律失常。魏峰副主任医师介绍:“反常栓塞RoPE(Risk
2023年4月21日
其他

大咖云集、名家荟萃 | FIS2023中国普外科焦点问题学术论坛闪耀古城

大地回春,万物欣荣;古都盛会,群贤相聚。4月14日-16日,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共同承办的“FIS2023中国普外科焦点问题学术论坛”在古都西安隆重召开!本次大会聚焦普通外科领域最新进展、重要研究及临床实践,重点关注肝胆胰脾、胃肠、乳腺、疝与腹壁外科、减重代谢外科等领域疾病的临床诊治热点。FIS学术论坛是中国普通外科学界具有重要和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性大会,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普外空间联合主办,已历时16年,此前一直在北京、广州等城市举办,今年首次登陆西安,得益于医院近年来在普通外科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和广泛关注。大会开幕式由会议共同执行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刘昌教授主持。大会执行主席、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吕毅教授首先致欢迎辞。吕毅代表大会组委会、西安交通大学以及承办医院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外科同道莅临西安,共襄学术盛宴。希望各位专家借会议机会,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共同促进学科发展。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3年4月20日
其他

马现仓教授荣任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副主委

4月15日,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召开第九届全委会,本届全委会共69名委员,经过个人发表竞选演说,全体委员投票,分别选出第九届委员会常委,副主委和候任主委,交大一附院马现仓副院长当选为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副主委。马现仓是精神卫生领域的知名学者,也是优秀的医院管理专家。1996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后,马现仓毅然扎根西部,坚守临床教学科研一线近30年。他锐意进取,勇于担当,实干笃行,创新致远;他临床技术过硬,科研成就斐然,管理卓越创新;他始终以先贤先辈为榜样,以国家需求为己任,以人民健康为信念,用行动诠释大医精诚。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后,马现仓主动请缨,带领41家单位121名队员组成的陕西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前往武汉,支援重症及危重症定点收治医院武汉协和西院,整建制接管病区患者医疗救治与护理工作。在驰援武汉的65天中,医疗队累计护理患者280名,收获双“零”的成绩:病区患者清零、医务人员零感染。同时创造了多项陕西省队第一:在汉时间最长、进舱时间最长、救治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最多。同时,医疗队在他的带领下荣获“武汉工人先锋号”称号,他也荣获了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和武汉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底,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医院发热门诊压力陡增,马现仓主动请缨,在发热门诊一口气工作了6个小时,期间不喝水不上厕所扎扎实实服务患者。他说到,随着社会面的放开,来院就诊的阳性患者越来越多,发热门诊和急诊作为前哨,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同时,由于很多医务人员也感染了病毒非战斗减员情况严重,对发热和急诊的冲击尤其大。作为院领导,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此,在院党委的集结令发出后,我率先报名增援发热门诊,这既是一名院领导的责任,更是一名医者的担当。交大一附院精神专业近年来在马现仓教授带领下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在复旦版2020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交大一附院精神医学首次进入专科综合排名前十,位居第十位,这也是医院首个进入全国前十的专科,实现了全国前十专科零的突破。科室先后承担“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三五”科技攻关项目多项,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优秀青年基金1项,面上、青年项目10余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其他省市级科研成果奖6项,发表SCI论文百余篇。马现仓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卧薪尝胆,厚积薄发,多年致力于精神疾病遗传机制和肠脑轴机制方面的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在Nature
2023年4月19日
其他

小寨地铁站开通免费直通车!交大一附院患者服务再添新举措

为更好的服务患者,最大程度方便患者及家属就医,继2022年10月17日开通患者服务免费直通车吉祥村站后,西安交大一附院积极协商,新增了小寨站,此线路对接交大一附院雁塔院区南门和小寨地铁2、3
2023年4月18日
其他

奋斗正当时 奔跑一附院 | 交大一附院举办第六届教职工田径运动会

第六届教职工田径运动会奏响开幕式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西安交通大学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二十条》要求,活跃医院体育文化生活,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职工体质,凝聚团结拼搏精神,引导广大教职工以奋发的姿态和昂扬的状态投身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4月16日,医院举办第六届教职工田径运动会。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一附院院长吕毅、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工会主席张定红、医院党委书记马辛格、党委副书记韩菊、总会计师张琳、院长助理邹余粮、王亚峰、院工会副主席高毅军、王晓琴出席开幕式。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冯广林主持开幕式。全院共有2300余名职工广泛参与,创下历届运动会参赛人数之最。主席台上,悬挂着“奋勇拼搏,争创佳绩,发扬追赶超越精神。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的主标语。早晨8点,来自不同部门工会的16个方阵和“家有萌娃”亲子代表队、离退休太极拳表演队共18支队伍就已排列整齐,他们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依次通过主席台,各方阵运动员着装统一,步伐整齐,口号嘹亮,以饱满的热情展示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吕毅副校长致开幕词,他讲到,本届运动会是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关键之年召开的一次盛会,意义非凡。在过去的三年中,医院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发扬主人翁精神,在做好医疗服务的同时抗击新冠疫情,忘我拼搏,无私奉献,将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嘹亮的吹响在医院的每个角落。吕毅希望广大教职工增强体质,赛出朝气,各个科室部门凝聚合力,振奋士气。在奋斗的新征程中,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不负使命,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张定红主席表示,在创建国家医学中心、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一附院充满活力,不断开创着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的新局面,充分展示了一附院人爱岗敬业、创新拼搏、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希望广大医务人员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关爱自己的心身健康,以自身的健康运动行为,引领并带动全社会更多的人民群众,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把弘扬体育精神,顽强拼搏,追求卓越的精神发扬到工作中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努力的奋斗,做好生命健康的守护者。王泰朗代表全体裁判员宣誓。重症医学科刘昱教授作为运动员代表进行发言,他表示,在忙碌的临床工作之余参加运动会有利于放松身心,增强体质。既要在运动会上展现实力技巧,又要发扬团结合作,友谊第一、勇于拼搏的优良传统,希望通过这次运动会激发热情动力,保持积极向上心态,勇于拼搏,迎难而上,更好地助力医院逐梦新征程,再创大辉煌。马辛格书记宣布: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六届教职工田径运动会开幕。竞赛环节开始之前,离退休职工进行了太极拳表演,整齐的太极方阵,伴着典雅的音乐,老同志们不急不徐、舒缓有致的动作透露着豪迈之气,一招一式无不展示出太极的刚柔之美、神韵之美、和谐之美,演绎出了方正与圆融。随后进行了第八套广播体操比赛,参赛选手们身穿统一的服装,动作舒展娴熟、节拍有力分明、姿态优美大方,富有激情和活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展示出医院职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团结奋进的良好品质。运动会现场在竞赛环节,设有拔河、10×60
2023年4月17日
其他

薛武军教授荣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4月14日上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换届选举会议暨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华医学会召开,交大一附院器官捐献与移植学科带头人薛武军教授荣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肾移植科主任丁小明教授当选常委兼秘书长,郑瑾研究员、丁晨光教授、李潇助理当选秘书。
2023年4月15日
其他

薛武军:用中国模式引领器官移植事业发展

虽千万人,吾往矣!曾经艰难险阻,他几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作为一附院肾移植事业的承前启后者、中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引领者,薛武军一直把“情怀”二字铭记脑海,扎根心中,并以此引领每一个一附院移植人。“这种情怀,是对患者的关爱,是对事业的担当,是对生命的尊重。只有具备这种情怀,我们才不敢有丝毫马虎,我们才能真正为生命负责!”薛武军几十年初心不改,为了挽救更多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为了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鞭策自己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器官移植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在他的带领下,交大一附院肾移植学科先后实施了近7000例肾脏移植手术,肾移植数量达到全国前三,移植效果在国内达到领先地位,患者最长健康存活达40年,建立了完整的器官移植学科体系,对全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薛武军始终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在高质量医疗服务中践行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01惟其艰难,方显勇毅“艰辛、困惑、努力、奋斗、成就”薛武军用五个词概括了学科的发展历程。“不把肾移植搞成,死不瞑目。”老一辈教授振聋发聩之言始终激励着一附院一代代肾移植人。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患者终末期脏器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手段,然而,要想做好器官移植需要攻克许多医学难题,包括排斥反应、感染等,除此之外,还要面临器官来源短缺这一巨大难题。几十年来,薛武军带领团队克难攻坚,开拓进取,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的器官移植工作具有示范效应。2011年陕西省成为人体器官捐献的试点省份,在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专家组组长薛武军的带领下,建立了符合国家法律、政策、伦理和国情的器官捐献体系,开创了公民自愿捐献为唯一器官来源的器官移植事业的新局面,促进了我国器官移植事业法制化、国际化、科学化的健康发展,为创建器官移植的中国模式做出贡献。02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当工作遇到困难和瓶颈时,我便会看看其他优秀能做成事的人,然后不断反思,为什么别人能把事情做成,自己却做不成,我就是要和自己斗争,自己给自己出难题;只有自己看自己做不成事的笑话,别人才能不笑话自己。”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2013年他主持的“肾脏移植关键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近年来,联合国内顶尖研发机构,建立中国人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谱、国产化HLA抗原及抗体检测等相关研发及生产基地,实现器官移植组织配型及免疫检测技术产品化的国产化。这些项目将全面实现器官移植领域自主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推动器官移植事业向自主可控的高质量方向迈进。2020年,薛武军提出了OPO学科化的理念。没有捐献就没有移植,OPO下一步怎么发展是薛武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把握政策走向,敢于抢跑”,秉承这一理念,薛武军形成了清晰的OPO学科化发展思路:职业化工作、专业化发展、学科化建设。2021年,薛武军设计建立了国内首个器官捐献专业学科,实现了器官移植专业化、OPO学科化、器官移植学科体系化的建设与发展。截止目前,西安交大一附院OPO累计实施器官捐献1600余例,捐献大器官5000余个,单医院OPO捐献总数量全国第一,捐献器官利用率全球领先,推动了我国OPO学科化的器官移植学科体系的创新建设。03雄关漫道真如铁薛武军常说:“器官捐献与移植自始至终都是人间大爱的体现,捐献者及亲属奉献大爱,OPO(捐献器官获取组织)与捐献医院工作人员传递大爱,器官移植医生塑造大爱,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支持大爱,整个社会关注大爱,正是这些人用关心关爱共同为患者构筑起了生命之光。”实现捐献目标、满足移植就医需求是大爱与奉献的传递,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虽然目前器官捐献例数不断提升,但远不能满足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需要,我国目前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超过一百万,数十万计的患者在苦苦等待器官,但每年肾脏移植仅一万多例,器官捐献工作任重而道远。04而今迈步从头越“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第一个目标就是要做学科、做标准。做学科就是器官捐献专业化、OPO建设学科化、移植学科体系化;做标准就是要建中国技术、做中国标准,按照中国的临床实践制定中国器官移植的临床指南!”薛武军在谈及器官移植领域的未来规划时表示,要建立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队伍、中国学科,用中国模式引领未来发展。立足现实,解决实际问题。薛武军牵头的“器官移植关键技术及产品创新与研发”项目成为西安交大一附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揭榜任务之一,瞄准器官移植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以临床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研发,致力于低温/常温器官保存液研制及设备研发、国人HLA抗原频谱及细胞库建立和免疫抑制药物的细胞膜色谱分析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攻克技术壁垒,突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实现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产品体系。薛武军带领团队在开展器官捐献工作的过程中建立了捐献者及器官评估的“中国标准”、肾脏低温机械灌注技术标准和应用指南及供肾零点病理评价标准,为器官移植的“中国模式”做出了突出贡献。未来,薛武军将致力于“中国模式”的器官移植学科体系的创新建设和发展,以牢牢把握政策走向,寻求多方支撑,汇集多方资源,搭建学科平台的理念,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中国方案,助力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正如薛武军所言,只有奋斗、与自己斗争,才能发展。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要坚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的斗争意志,增强“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斗争智慧,练就“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斗争本领。编
2023年4月15日
其他

精彩纷呈!交大一附院第六届健康知识科普大赛圆满落幕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重大行动之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的规划纲要,促进全民健康水平,提高全民健康素养,让人民群众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和技能,西安交大一附院护理部在第112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前,于4月13日下午在科教楼三楼报告厅举办第六届健康知识科普大赛。本次大赛邀请的领导、嘉宾及评委有一附院党委副书记韩菊、陕西省健康教育中心社会健康教育科科长吴艳梅、陕西省广播电视台都市生活中心健康养老事业部主任张景梅、院工会副主席高毅军、健康医学科主任马茂、公共卫生中心主任许庆丽、宣传部部长王睿、外联部部长贾洪魁、护理部部长辛霞、副主任李洁琼、健康医学科艾婷副主任医师、科技部学术主管陈婵娟、护理部健康咨询室王金侠副主任护理师、东院区护理部刘颖主任及护理部全体成员。外科重症医学科俞兆坤、手术麻醉科胡雯倩担任本次大赛的主持人。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健康教育宣讲师、骨干护士及病员家属、媒体朋友共300余人现场观看本次比赛。辛霞首先致辞,她对各位领导、专家评委以及在场的各位观众对本次大赛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对全院护理人尤其是健康教育宣讲师团队在健康科普知识传播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她表示,弘扬医学文化、传播健康知识是每一位护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健康知识传播工作越做越好。韩菊在致辞中代表医院向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嘉宾评委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直关注医学科普普及的媒体朋友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向筹备和参加此次科普大赛的全体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她强调,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医学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作为医学科技工作者,成为医学科普和健康教育的主体,提升自身科普能力,引导大众正确健康理念,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医学科普作品,更是应肩负的神圣使命,希望护理人在健康知识传播的过程中,越来越好,预祝大赛圆满成功。张景梅在致辞中表示,这是第二次参加交大一附院举办的健康知识科普大赛,很激动,也很兴奋,交大一附院护理部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健康科普工作,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举办活动、参加活动,走出医院为大众进行宣传和知识普及,愿今天的比赛圆满成功,愿交大一附院的科普工作越做越好!本届健康知识科普大赛经过近三个月的层层选拔,由全院、东院区及榆林二院的各临床科室选送的18支队伍参加总决赛。比赛如火如荼进行,主题内容广泛。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大赛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包括情景剧、访谈、科普讲堂、相声等,极具趣味性和观赏性,注重表演和科普,凝聚了团队的力量和作用,人数也多达70人,是历届人数最多的一次,令人无比震撼。经过激烈的角逐,精神心理科陈思岚、王晓萌、费琳带来的《娘娘怎么了?——产后抑郁》获得特等奖,急诊中心赵孟娜
2023年4月14日
其他

2023交大一附院唇腭裂公益救助行动正式启动

4月13日,“西安交大一附院2023唇腭裂公益救助行动启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召开。这是一项针对唇腭裂患儿免费治疗的帮扶活动,经过前期报名,符合条件的患者将由交大一附院联合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逸杰国际慈善基金会进行集中的免费手术,以此向这些特殊的孩子们献上最特别的礼物。医院党委副书记韩菊、整形美容颌面外科主任舒茂国、护士长郭媛,麻醉手术部主任王强、副护士长吴越,儿科副主任宋红霞、检验科主任王晓琴、影像科副主任牛刚、医务部副部长叶峰、宣传部部长王睿、外联部副部长缑永强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媒体代表以及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理事、逸杰国际慈善基金会代表王林桔出席了本次启动仪式。会议由外联部部长贾洪魁主持。舒茂国首先回顾了过去几年团队成员参与“微笑”系列公益活动的情况,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唇腭裂的病因及手术现状,详细介绍了科室在手术治疗唇腭裂及修复方面的顶尖技术水平,提出来用整形美容理念修复唇裂及相关畸形,取得更好的效果。秉承坚持公益的初心,此次交大一附院和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逸杰国际慈善基金将再度携手,将于2023年6月1日至6
2023年4月13日
其他

深入推进院企合作 江苏乾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晓明来院洽谈

为进一步推进国家医学中心项目建设,加快促进医学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4月11日,西安交通大学苏州校友会会长、江苏乾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晓明及生命健康投资总经理徐轶婷来院洽谈,双方围绕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创建揭榜挂帅项目开展深入交流,寻求进一步院企合作的机会。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吕毅、校友关系发展部主任白小萱及一附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揭榜挂帅攻关项目代表参会。会议由一附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马欣主持。
2023年4月12日
其他

交大一附院东院区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

4月7日,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发布公告,西安交大一附院东院区顺利通过2023年度第一批次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成为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
2023年4月11日
其他

交大一附院实施世界首例腕关节镜辅助微创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

近日,交大一附院创伤骨科李萌教授团队采用腕关节镜辅助微创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经查新,该手术方式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同文献报道,标志着交大一附院骨科在四肢骨折微创治疗、精准修复领域进入领先行列。患者为中年男性,因车祸导致左侧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碎裂的关节面明显移位,若不能恢复关节平整度,后期将导致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顽固疼痛和功能障碍。结合具体伤情及骨折特征,总结前期相关临床经验,创伤骨科团队和关节团队组织联合讨论,在骨科尹战海主任的指导下,制定了以微创复位内固定为基础、关节镜辅助的手术方案。术中首先由张智医师经关节镜探查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移位情况,为精准复位提供直观依据。随后李萌副主任医师、刘凯、姬文晨、马飞医师实施骨折微创切复固定。以影像学检查和关节镜探查结果为依据,通过仅1厘米左右的微型切口精准复位碎裂的骨折块,并用解剖型钢板妥善固定。最后经关节镜确认碎裂的关节面达到完全复位被动活动腕关节证实骨折固定稳固。袁伟麻醉医生主持麻醉,手术室何甜、刘小凯护士全程配合,保证了术程顺利,骨科护理团队无缝衔接,确保了围术期无痛化管理。手术在1小时左右完成,出血量不到20毫升,无需引流管路。术后36小时即实现了保护下无痛自主锻炼。术前X线片及CT平扫微创手术入路(掌侧)和关节镜探查入路(背侧)术中关节镜探查关节面整复效果和术后X线片确认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急诊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1/7,好发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高强度运动者以及车祸伤员等。多为摔倒时伸手撑地,撞击暴力沿腕骨冲击桡骨远端关节面及干骺端引起。其中,相当一部分骨折会造成关节面的碎裂和移位,国内外研究均已证实关节内骨折复位不良将造成关节软骨不平整,导致术后疼痛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严重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例如拧毛巾、开门锁、撑起上半身等重要动作受限。由于腕关节间隙狭小,解剖关系复杂,常规手术往往需要8厘米左右的切口,手术创伤较大,需要较大范围的切开软组织、肌肉组织和骨膜,术后瘢痕较大。创伤骨科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和国内外相关报道的基础上,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改良了传统的桡骨远端掌侧手术入路,将以往7-8厘米的手术切口缩短至1-2厘米,循桡侧腕屈肌、桡动脉之间的自然间隙解剖进入,不切开或仅小范围切开深层的旋前圆肌,即可显露骨折部位进行复位操作。骨折复位完成后,通过钝性器械轻柔推开肌肉和毗邻组织,建立软组织隧道,不需扩大切口,即可经植入内固定钢板。另一方面,对于关节内骨折,仅依靠掌侧切口难以显露碎裂的关节面,不能直观判断关节内骨折的整复效果。而关节镜技术可以从手腕背侧通过3毫米左右的微小穿刺孔直接进入腕关节,在镜下直接显示关节内骨折细节,为精准复位骨折提供直观依据和必要的辅助操作。本例结合骨折微创内固定和关节镜手术的双重技术优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程微创、精准修复”。经委托查新,国内外尚未见到相同的手术方式报道。交大一附院创伤骨科自成立伊始,在李萌副主任医师的领导下,一直专注于肢体骨折的规范化、微创化、精准化治疗,前期已成功实施了上千例各类骨折微创切复内固定手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关节外科团队协同常规开展关节镜辅助下的膝关节骨折手术,积累了充分的理论知识储备和临床实操经验。随着精准诊疗、加速康复理念被更多的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接受,创伤手术的微创化、个体化诊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本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微创切复固定联合关节镜手术的开展,拓展了创伤骨科的高难度手术领域,将提升交大一附院骨科特色诊疗水准,拓展学术影响力。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创建于1956年,是西北地区建立最早的骨病与骨创伤专科之一,现为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曾参加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灾害的伤员救治工作,屡获嘉奖。2017年初设立创伤专业组,对外称创伤骨科,自创伤骨科专业成立以来,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新技术开展为抓手,累计开展院级新技术五项,校级新技术三项,获得西安交通大学新医疗新技术二等奖,陕西省医疗系统技能大比武一等奖,常态化开展数字骨科辅助下的微创手术,注重科普宣传,影响力逐年提高。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研究,先后主持开展八项教改项目,获得陕西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教学改革优秀案例奖,团队成员多人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开展的“教学工作坊”授课单元,深受学员欢迎。创伤骨科一直以来专注于新材料的骨科应用和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同时开展临床研究,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八项,团队成员主持多项基金,发表SCI论文数十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大于10,联合开展的骨质疏松相关研究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特等奖。目前,创伤骨科承担骨盆和四肢创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治和教学、科研工作,形成了以“四肢骨折微创手术”、“老年骨折绿色通道”、“重症创伤损伤控制”为核心的三大特色,手术损伤小,住院时间短,功能恢复佳。1.
2023年4月10日
其他

交通大学建校127周年 医学学子为母校祝福

2023年4月8日交大迎来了127周岁生日建校127周年迁校67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交大优秀医学学子向母校报告127载风雨砥砺,127载岁月芳华一代代交大人,在西迁精神指引下谱写着爱国奋斗之歌今天,交大医学人,交大一附院人正满怀豪情,众志成城矢志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祝福母校生日快乐编
2023年4月8日
其他

缅怀、致敬每一位人体器官捐献者

-交大一附院位列全国GCP机构药物临床试验量值排行榜第23位,西北第一肿瘤内科郭卉教授联合生命学院牵头为权威期刊《Advanced
2023年4月5日
其他

交大一附院位列全国GCP机构药物临床试验量值排行榜第23位,西北第一

近日,全国GCP机构药物临床试验量值排行榜盛大发布,交大一附院在量值总榜排名第23位,在综合医院榜单排名第14位,位次均较去年提升6个位次,位列西北第一。GCP是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2023年4月3日
其他

要闻 | 交大一附院一周新闻回顾

Genin教授,在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及陕西省科教文卫系统创新工作室的支持下,在前期《肿瘤免疫与物理微环境》医工交叉的研究基础上,受邀作为专刊编辑在国际权威综述期刊《Advanced
2023年4月2日
其他

肿瘤内科郭卉教授联合生命学院牵头为权威期刊《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组织专刊

免疫治疗作为抗肿瘤治疗的里程碑,极大改善了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成为目前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前沿特点领域。然而,免疫治疗仍然存在有效率低、原发和继发性耐药发生率高的困境,如何提高免疫治疗疗效是临床医生和基础研究者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微环境认知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意识到作为肿瘤微环境的新标志——物理微环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造成治疗耐药。一方面肿瘤物理微环境会成为治疗药物的递送屏障,另一方面物理微环境特有的物理性质会诱导肿瘤细胞及微环境成分趋于耐药。因此,如何通过靶向物理微环境来提高肿瘤免疫治疗及其联合疗法的有效性,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共性问题。近期,西安交大一附院肿瘤内科郭卉教授联合西安交通大学BEBC徐峰教授、美国圣路易斯大学Silviya
2023年4月1日
其他

外科重症与生命支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

日前,西安交通大学申报的外科重症与生命支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立项。实验室主要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是学校在医学领域获批建设的第二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设对推动学校医学高质量发展,完善学校科研基地体系布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外科重症与生命支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聚焦外科重症与生命支持前沿交叉领域,围绕致命出血和缺氧救治及安全转运、泛耐药菌感染诊治及感染源控制、衰竭器官维护及移植疗效提升和生命支持设备国产化及自主研发等重大临床需求,开展创伤重症、感染重症、移植重症和生命支持及设备开发方向的理论机制研究、关键技术与重大设备研发等,力争将实验室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国内顶尖、医工交叉的产教研融合创新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和集聚创新人才、开展学术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面向科学前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区域发展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推动学科建设发展,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实验室简介实验室以外科重症的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依托具有高水平研发能力的西安交通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建立外科重症与生命支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探索创伤重症、感染重症、移植重症相关的发生进展机制及防治策略,研发新型先进生命支持技术与设备,将临床医学与理工科交叉形成优势互补,助力推进我国重症学科的整体建设。实验室一直以来与国内外重症及创伤相关重点实验室进行定期学术交流和学生联合培养。目前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美国杰克逊研究所、美国埃默里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南佛罗里达大学、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德雷克塞尔大学医学院、莱顿大学医学中心、Weil危重医学研究院等大学密切合作开展外科重症相关科学研究,多位国际知名学者来我院进行学术讲座,并与本实验室科研工作人员及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培养了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专业特长突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外科重症相关专业研究团队。来
2023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