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名医》访谈 | 马辛格:国家医学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23年5月5日,《人民名医》直播总第804期、院长对话系列第51场,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马辛格做客直播间,分享了国家医学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西安交大一附院是怎样入围首批“辅导类”创建单位的?医院在创建国家医学中心方面有哪些探索?本期直播,马辛格书记为您一一解答。
视频回放
文字摘录
立足四个面向
创建国家医学中心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国家从战略层面设置了国家医学中心。2021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围全国首批国家医学中心“辅导类”单位,这是60多年来一代代一附院人不断奋斗的结果,更是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交通大学及陕西各方力量共同汇集的结晶。作为一所医疗机构,是特别的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千载难逢的机遇。站在国家的平台上,聚集更多的人才、汇集更多的资源,为健康需求做出更大贡献。
解决医疗卫生领域
“临门一脚”和“卡脖子”问题
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充分发挥医工交叉优势,医院筛选凝练了一批攻关任务,主要聚焦器官移植、恶性肿瘤、心脑血管、高原病等领域,在医疗设备、诊疗技术、创新药物3个方面,初步确定了9个攻关项目,推进器械、新药的研发及国产化替代。具体而言,包括全球首台套的医用超导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研发及应用、完全国产化的ECMO设备研发及应用、器官移植相关关键技术的突破、磁外科相关医疗技术的探索与推广应用、高原病防治药物的研发与应用等。通过3-5年的攻关,能够在肿瘤诊治、高原病防治等方面孵化一批前沿诊疗技术,研发超导重离子设备、国产ECMO、器官灌注保存装置等高端医疗装备,形成一些相关疾病的诊疗标准规范。
“政、产、研、学、用”
五力融合 铸造国之重器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医院的“五力融合”是以解决医疗领域“卡脖子”和“临门一脚”的技术为目的,以临床需求为牵引,有机融合政府、企业、高校、研究院所和金融机构的优势资源,研发新型诊疗技术、创新医药器械,服务人民健康。“政”是指当地政府、业务主管部门,通过政策倾斜、支持扶持等政府服务,引导、保障医院高质量发展。“产”一方面是指医院通过现代化管理经营手段,向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医疗服务,另一方面指在实现“创新医疗”“创新科研”“创新教学”过程中积极吸纳相关企业参与,共同攻关技术难题;反之,企业亦可借助医院的临床研究资源,尽快将研发的医药器械推进上市,最后双方实现成果共享共赢。“研”一方面是指医院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和科研平台优势,积极开展基础与临床研究,推动临床医学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指医院借力于省内甚至是国内相关科研院所,找到最佳合作伙伴,联合其人才、设备优势,协同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学”是指医院需要充分利用高校的课程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校友会等资源。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体现高质量发展内涵
国考指标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办院的规律、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医院在学科布局、技术创新、服务质量、精细管理上都做了全面的工作,绩效考核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基本态势。国考指标分为了医疗质量、运营效率、可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四个维度,要注重指标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要求。以满意度为例,医务人员的满意,要不断的去了解他的内在需求,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不断的满足,也要不断的引导,要在改革发展中间去不断的解决,做好统筹兼顾。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既要从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做起,从每一个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看起,还需要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不断有名医,而且名医之间能够形成配合协作的团队,这些都渗透在医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这也就是国考指标体系对现在工作的全面要求。
打造大平台、大团队
破解人才困境
改革创新,推动事业全方位发展的核心因素是人,而具有核心地位的就是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医院重点围绕研发攻关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临床诊疗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中西医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建设,提供好人才工作的平台。通过大项目、大团队,采用柔性方式引进医疗卫生界“熊猫级”人物。调动各学科力量,推行名誉主任双聘制,鼓励全国的大专家来到祖国西部贡献力量。建立亚专科,培育院内年轻骨干力量。开辟“医工交叉”新赛道,吸引各方面专家共同解决人民健康发展问题。
医工交叉结硕果
医工学专业启新程
近年来,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强大的理工学科实力,医院在以磁外科为代表的医工交叉研究及临床应用上做出了突出成绩。首创磁外科系列治疗模式,自主创建的“磁压榨、磁锚定、磁导航、磁悬浮、磁示踪”五大技术体系日臻成熟。2018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届国际磁外科大会,牵头制定了“国际磁外科发展——西安共识”,以磁外科为代表的医工交叉研究业已成为交大一附院闪亮的名片。在西安交通大学强理工,在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需要医工交叉强质的这样一个背景情况下,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开设医工学专业,在新医科、新理工领域里,在人才培养方式做出了积极探索。
发挥区域“定盘星”作用
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
让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取得均衡布局发展。从2005年开始,医院努力探索符合西部地区特点的协作医院医疗网络建设,以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和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强对市县级基层医院的帮扶,相继在9省建立了156家协作医院,并以一年一度的协作医院院长会的形式,不断总结经验,加强联系,互联互通。建设西北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命运共同体,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共进。坚决落实好国家指令性任务,按照示范性要求,建设好青海、榆林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应对矛盾挑战
医院改革发展如何破局?
随着医院发展越来越快、体量规模越来越大,矛盾和挑战也越来越多,要解决好这些问题,考验的是干部的能力和班子整体的工作水平,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坚持好几个原则:第一,依靠人民、依靠专家来办好医院。很多智慧和解决问题的经验都在基层,要经常到下面去吸取这样的宝贵财富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坚持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 第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在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只要坚持这几条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布局多院区建设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通过两院四区战略布局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目标的实现,服务医院事业发展的整体战略。按照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发展的要求,布局好跨省区的战略输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以阎良东院区为例,遵循一个规划、一个班子、一套制度的总原则,在派驻多名专家后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特别是医保拉通后,为阎良当地乃至渭北地区百姓提供了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并在疫情决胜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编 辑:李思仪
责任编辑:庞 亮